第142章 风云暗涌,权力角逐
在朝鲜南方,腥咸海风裹挟着绝望气息,肆意穿梭于每寸土地。德川家光的指令如恶毒诅咒,驱使日本士兵化作残暴匪徒。他们挨家挨户踹门而入,粮食被粗暴抢走,财物被洗劫一空,青壮男子被绳索捆绑强行拖走。村庄里,凄厉哭喊声此起彼伏,处处弥漫着死亡与绝望,民众深陷于侵略者制造的人间炼狱。
而在不远的朝鲜汉阳,景福宫内却宛如另一个世界。议事殿内,烛火摇曳,数位身着薄纱的娇艳歌姬正轻盈舞动,长袖飘飘,与外界的苦难格格不入。空气中酒香四溢,洪承畴斜靠在华贵座椅上,脸颊因醉酒而泛红,眼神迷离。他一手端着酒杯,一手随意摆动,示意歌姬靠近。
“哈哈,这天下如今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还有谁能奈我何?”洪承畴打了个响亮酒嗝,喷着酒气对身旁谄媚的下属说道。下属们满脸堆笑,纷纷附和,可眼中却闪烁着不同光芒,有的是纯粹的阿谀奉承,有的则藏着不甘与怨恨。
朝堂之上,此时的景福宫朝堂,洪承畴的专横跋扈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这天早朝,一位年轻官员鼓足勇气,对洪承畴提出的增加赋税议案表示异议。他刚开口,洪承畴脸色瞬间阴沉,眼中闪过冰冷杀意。
“你这是何意?难道本相的决策还轮得到你这等小辈质疑?”洪承畴声音低沉威严,整个朝堂瞬间安静,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
年轻官员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地:“大人,下官只是担忧百姓生计……”
“住口!”洪承畴猛地拍桌,桌上茶杯都被震得跳起,“你分明是故意作对,来人,把他拖出去,革职查办!”
几个侍卫如狼似虎地冲进来,将官员拖走,朝堂上一片死寂,官员们都低着头,不敢与洪承畴对视。
军队里,洪承畴也在加紧巩固势力。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巴图鲁·图里琛,只因不愿听从他随意调动军队为亲信护送财物,就被洪承畴以莫须有的罪名撤职查办。巴图鲁·图里琛满心悲愤,却又无可奈何。
“我为大清征战多年,大小战役无数,没想到如今竟落得如此下场。”巴图鲁·图里琛在家中,看着摆满架子的战功令牌,老泪纵横,那些令牌见证了他为大清出生入死的岁月,“洪承畴如此倒行逆施,大清的江山恐怕……”回想起往昔驰骋疆场,为守护大清疆土浴血奋战,他的心中满是不甘,可如今却被小人陷害,空有一身本领与满腔热血,却无处施展。
皇宫的隐秘密室里,此时位于景福宫的隐秘密室,烛光摇曳,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而颤抖。孝庄太后身着深色长袍,神色凝重地坐在首位。范文程站在一旁,双手背后,眉头紧锁。他们已与数位对洪承畴不满的官员多次密会。
“洪承畴倒行逆施,长此以往,我大清必将毁于他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双手颤抖,愤怒地说,“他在朝堂排除异己,在民间横征暴敛,军队也被他搞得乌烟瘴气,这是要毁了大清根基啊!”
范文程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太后,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必须尽快行动,不能再坐以待毙。”
孝庄太后微微颔首,眼神坚毅:“诸位皆是我大清忠臣,如今正是齐心协力之时。我们要继续联络更多人,扩大力量,寻找合适时机,一举推翻洪承畴。”
“可是,太后,洪承畴势力庞大,我们该如何行动?”一位年轻官员忧心忡忡地问。
“我们要从朝堂、军队和民间多方面入手。朝堂上,继续联络不满官员,让他们关键时刻支持我们;军队中,寻找忠诚皇室的将领,暗中积蓄力量;民间,关注百姓动向,说不定能找到助力。”范文程缓缓说道,眼中闪烁着智慧光芒。
在民间,洪承畴的横征暴敛让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田野里庄稼枯萎,饿殍遍野;城镇中流民成群,他们衣衫褴褛,眼神满是绝望。
金成武,这个来自朝鲜北方平安道的朴实农民,家中几亩薄田是全家生计。平安道地处山区,土地贫瘠,百姓本就靠微薄收成勉强糊口。然而,洪承畴的爪牙为增加赋税,强行丈量土地,多算他家土地亩数,要求缴纳更多粮食。金成武一家拿不出,父母苦苦哀求,却被爪牙无情殴打。父亲被打成重伤,不久含恨离世,母亲也一病不起,最终也离开了人世。
仇恨的火焰在金成武心中熊熊燃烧,他召集了一群同样受苦的乡亲,在偏僻山谷秘密集会。
“兄弟们,我们不能再任人宰割!”金成武挥舞着手中大刀,双眼通红,“洪承畴这个狗贼,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今天,我们要为家人报仇,为天下百姓讨回公道!”
众人纷纷响应,眼神中充满愤怒和坚定。
“可是,我们该怎么做?我们都是普通百姓,没什么武器,也不懂兵法。”一位年轻小伙子担忧地说。
“我们先收集武器,锄头、镰刀都能用上。而且,我听说朝鲜王世子李焞逃到了大明共和国的南京,他心系朝鲜百姓,我们想办法和他取得联系,说不定能得到指引。”金成武说道。
于是,他们开始四处收集武器,金成武还派了一位机灵的兄弟,乔装打扮后前往南京寻找朝鲜王世子。历经艰难险阻,穿越重重关卡,终于与王世子李焞取得联系。王世子李焞和世子妃朴雅妍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承诺给予支持和指导,让他们等待合适时机再行动。
与此同时,在朝鲜南方,德川家光的一系列恶行引起了大明共和国黑衣人情报部朝鲜地区情报组组长蔡忠的警觉。情报部的隐蔽密室里,灯光昏暗,气氛压抑。蔡忠身材魁梧,一脸严肃,眉头紧锁,手中紧紧握着一份情报。
“德川家光在朝鲜大肆掠夺资源,抓壮丁扩充兵力,其野心昭然若揭。”蔡忠将情报递给身旁同僚,神色凝重,“从这份情报来看,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压榨朝鲜,还在军事上不断扩充力量,显然是想在东亚地区扩大势力范围。而且,我还探查到,日本内部对于是否继续深入侵略朝鲜也存在分歧,酒井忠胜、阿部忠秋等主张慎重出兵,而井伊直孝等年轻将领则急切主战。清军那边,洪承畴也在加紧巩固势力,对朝鲜百姓横征暴敛 。”
“是啊,朝鲜局势变化极有可能影响整个东亚格局。要是日本和满清在朝鲜站稳脚跟,下一步说不定就会对我们大明共和国或者其他周边国家动手。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另一位情报人员忧心忡忡地说。
蔡忠微微点头:“继续密切监视各方动态,尤其是日本和满清军队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以及作战计划,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很快,这份情报被紧急送到了最高决策会议室。李正亮坐在会议桌一侧,身着整洁正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此刻他正扶了扶眼镜,神色专注地听着汇报。
一位身着笔挺军装的将军站起身,神色忧虑:“我认为,我们民义军应该立即出兵干预。日本和满清在朝鲜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地区和平与稳定,如果不及时制止,等他们发展壮大,后果不堪设想。”
李正亮微微皱眉,急切地说道:“将军所言虽有道理,但出兵绝非小事。一旦出兵,必然引发战争,战争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让无数百姓生灵涂炭。而且,日本和满清军队也并非不堪一击,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这时,坐在会议桌首位的我目光坚定,缓缓开口:“我考虑出兵,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如今满清与日本在朝鲜的行径越发猖獗,他们极有可能结盟。一旦结盟,我们大明共和国的沿海地区将直面威胁,海上贸易航线也会变得岌岌可危。我们的商船随时可能被打劫,沿海经济发展必然受阻。为保沿海安宁,我们不得不将大量军事力量和注意力转移到沿海和海军上,这无疑会极大地牵制我们的发展。而朝鲜,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若能将其纳入掌控,不仅能消除这些潜在威胁,还能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国防部长韩靖听后,神情一振:“若要出兵,我愿挂帅出征!我定当全力以赴,率领民义军扬我国威,先将日寇和满清赶出朝鲜,再实现对朝鲜的全面掌控 !”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众人纷纷开始热烈讨论。
后勤部长赵铁柱神色担忧:“出兵需要海量物资,粮食、武器、药品,每一样都得筹备充足。朝鲜半岛地形复杂,运输路线也得提前规划好,否则一旦后勤跟不上,前线战事就会陷入困境。朝鲜多山地,道路崎岖,我们的运输车队在行进过程中很可能遭遇阻碍,必须提前做好应对方案,比如准备合适的运输工具,开辟多条备用路线。”
情报部长苏瑶接着说:“情报至关重要。蔡忠他们已经在密切关注了,但还远远不够。我们得深入满清和日本内部,搞清楚他们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战略意图,甚至是他们高层的决策倾向,为出兵提供精准情报支持。比如,我们需要了解日本军队中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势力消长,以及满清内部对于朝鲜局势的不同看法,这些都可能影响他们的行动决策。”
海军总司令郑森也发言道:“海军随时待命,若出兵,我舰队定能掌控朝鲜海域,切断日本海上补给线,同时防范满清海上力量,配合陆军对朝鲜的占领计划。但海军作战需要与陆军协同配合,作战计划必须细致周全。海军在海上作战时,需要准确掌握陆军的登陆地点和时间,以便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和掩护。”
陆军总司令李海皱着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陆军方面,挑选精锐部队不成问题,制定作战方案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但朝鲜境内情况复杂,我们要与朝鲜境内的反抗力量紧密合作,像李泰宇、朴英等将领和金成武这样的民间力量,都是我们可以联合的对象。可如何有效整合这些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商讨。比如,我们要考虑如何统一指挥,如何协调各方的作战行动,避免出现混乱和冲突。”
经过一番激烈的探讨,出兵的大致方向和策略逐渐明晰。而我深知,与朝鲜王世子的沟通至关重要。
我安排了最得力的使者,秘密前往朝鲜王世子李焞的居所。见到王世子后,使者恭敬地转达我的话:“王世子殿下,我大明共和国愿助您一臂之力,援朝灭寇。满清和日寇皆是侵略者,他们的恶行天理难容。我大明民义军实力雄厚,装备精良,定会全力以赴,帮您夺回朝鲜的安宁。我们的目标是彻底将日寇和满清势力赶出朝鲜,并协助朝鲜进行重建,在这个过程中,朝鲜与我大明共和国也将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共同发展 。我们之所以出兵,一来是实在不忍看到朝鲜百姓深陷水火,二来也是为了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满清和日本的野心若不遏制,整个地区都将永无宁日。”
王世子李焞听到这番话,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紧接着激动得眼眶泛红,双手微微颤抖:“真的吗?贵国真愿意伸出援手?这些日子,我日夜忧心朝鲜百姓,看着国家被侵略者践踏,我却无能为力,痛苦万分。如今听到这个消息,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
世子妃朴雅妍也在一旁不住点头,眼中满是期待,轻声说道:“朝鲜苦侵略久矣,若得贵国相助,定能重获新生。”
王世子李焞稍作平复后,急切地询问:“不知贵国具体打算如何行动?我朝鲜虽国力衰微,但仍有不少忠义之士,定会全力配合!像金尚宪、李泰宇将军他们,一直都渴望能赶走侵略者。”
使者将初步的出兵计划和联络朝鲜境内反抗力量的想法告知王世子,着重强调了大明共和国占领朝鲜后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王世子不住点头,兴奋地说:“我会立即着手联络朝鲜的各方势力,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金成武等人领导的反抗队伍一直活跃在民间,他们对侵略者恨之入骨,得知大明相助,定会士气大振,积极配合!还有我朝鲜的诸多将领,李泰宇坚守安州,朴英曾击退清军,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爱国之心。”
随后,王世子李焞和世子妃朴雅妍马不停蹄地开始行动。他们先设法与坚定主战的礼曹判书金尚宪建立联系,金尚宪听闻后,激动地拍案而起:“天不亡朝鲜!有大明共和国相助,何愁侵略者不除!”
接着,王世子又通过秘密渠道对接上安州守将李泰宇,李泰宇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我愿率领安州将士,听从大明民义军指挥,与侵略者决一死战!”
他们还运用隐秘的联络方式联系到年轻将领朴英,朴英当即表示:“我定当竭尽全力,配合大明军队,将日寇和满清赶出朝鲜!”
而在朝鲜,金成武等人在王世子的指导下,不断壮大反抗力量,他们听闻大明共和国即将出兵,士气大振,加紧训练,准备与大明民义军一同对抗侵略者和压迫者。
洪承畴依旧沉浸在权力的美梦中,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浑然不觉;孝庄太后和范文程等人还在为推翻洪承畴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德川家光还在朝鲜肆意妄为,却不知自己的行为已引发了一场足以改变整个东亚格局的大变动。
一场改写天下命运的风暴正在猛烈袭来,所有人都将被无情地卷入这场历史洪流。无论是朝堂上的权力争斗,还是民间的反抗浪潮,亦或是国际间的复杂局势,都将在这场风暴中激烈碰撞、交织。身处其中的人们,无论高低贵贱,都无法预知未来命运,只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奋力前行,或成为历史的推动者,或沦为时代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