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凌梓的一切事宜全部料理好,已经是一周后的事了。
凌桑锁上凌梓家大门的那一刹那,下意识抬头看了看天。
崇海这片天,关于凌梓的一切,也全部消散了。
不久后,人们就会遗忘她糕点的味道。
那些顾客们,很快会找到新的合意的店铺。
他们偶尔会不会也想念凌梓独一无二的手艺呢?
但至少,人们在她渐渐消散的时间里,不会留下任何不好的揣测。
任何人在将来的任何时候提起她,都只有惋惜。
这么想想,似乎两百万花得很值了……
在机场,小闫最后给了凌桑一个狠狠的拥抱。
因为她知道,凌桑再也不会回来,她们再也不会见面。
永别向来是悲戚的,但她们之间却没有那种感觉。
因为她希望凌桑再也不要回来这个令她不快乐的地方。
哪怕余生只能在遥远的两端彼此想念……
多亏小闫的照顾和陪伴,这一周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难熬,凌桑倍感安慰。
原本想要留给凌梓的小电驴,现在成了小闫的。
她才刚20岁,远比自己勇敢。
这样的钢铁森林里,凌桑待得毛骨悚然。
她还要迎接未来一次又一次冰冷的冲击。
但愿,以后她还能遇到像凌梓这么好的朋友,上司,老板……
再见了,崇海!再也不见吧。
江璟灏所谓的让凌家不好过,就是利用他们的关系不让银行贷款给凌家。
本来想回去后贷款把欠江家的两百万还清,可是想法落空了。
两百万,对江家来说可能就是零花钱,但对凌桑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却是一笔巨款。
帮凌梓还完贷款,加上家里的积蓄,总共不过五十万,还差很多。
“把房卖了吧。”凌妈妈拍板道,“钱我们可以慢慢再赚。
现在因为上班,我们先随便在县城里租个小房子凑合着。
等我们老两口退休了,有了退休金。
去镇上买2000块一平的房子,日子照样过。”
“到镇上还更好呢!买个一楼,带小花园的。
平时种种菜、养养花,空气还好。
到时候我买个老头乐,天天带着你妈兜风去!”
凌爸爸附和道。
“要带棚的那种哦,我可不风吹日晒。”
“那是必须的!”
康县不是大城市,房地产并未炒起来,再加上他们又是急卖。
以至于即便卖了房,还差七八十万。
没办法,凌桑只能厚着脸皮去借。
跟学长学姐、导师、亲戚……能想到的不会对自己甩脸子的人都借了一遍。
在元旦来临之前,他们将将凑够两百万。
刚把钱打给江家账号,那个疯子又出幺蛾子!
凌爸爸在国企车间当工人,三十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样的员工,厂子一般都是平稳保到退休的。
可不知怎么的,就因为他在车间打了个盹,被辞退了。
那么多人都会偶尔偷个懒,为什么只针对他?
凌爸爸上访了很多次,仲裁也去了。
甚至想退一步,办个内退也行。
可公司说了,就是赔再多钱,也是辞退。
还差五年就退休了,任何公司都不可能为这点小事辞退老技术工。
除非有人从中作梗。
接下来还有凌桑。
江璟灏给学校寄了举报信,举报她偷挂职称。
在私立医院号称是主任医师,诈骗。
好在私立医院从一开始就深谙营销套路,怕自己被搞,留了话术陷阱。
当初跟凌桑的合同,明确写的是科室主任。
广告词那些物料,都可以作为不带医广审核备案的错别字,下架处理。
而且凌桑入职是经过导师同意的,论文也对科研有实质性帮助。
校内学委、团委挨个审问过后,只做了书面检讨。
未予处分。
江璟灏这才没能得逞。
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沿途的天空处处绽放着烟花。
凌桑这才意识到,原来今晚是跨年夜。
从凌梓去世那天到现在,她没有一刻停下。
忙碌的时间其实并不难熬,也不痛苦,至多只是麻木而已。
她还要谢谢江璟灏的不放过。
好像不知不觉,就活到了新的一年。
如果悄无声息,漫无目的,说不定她现在被懊悔折磨的快精神崩溃了。
这是凌桑此生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新年。
出租屋一室一厅的格局被凌家改造成两个卧室。
爸爸住客厅,她和妈妈住卧室。
改造后的客厅不光承担了卧室的作用,还包括厨房和餐厅。
卫生间很小,洗澡会淋湿马桶,所以不敢套马桶垫。
冬天坐上去,需要一定心理准备。
为了省钱,他们并未交暖气费。
只有一台电暖气为这个冰冷的家提供些许温暖。
一家人缩在逼仄的空间里,妈妈剁了饺子馅,爸爸在擀皮,凌桑一个又一个认真包着饺子。
猪肉芹菜馅儿的,凌梓最爱的口味。
“妈,你看我包的,怎么都不如凌子的好看。
她第一次包我记得就特别漂亮,像个元宝一样。”
凌桑故作轻松地说道。
“要不说谁做什么都是天定的呢。
你小时候在池塘边捏着只青蛙你记得吗,给人家蜕皮。
‘嗖’地一下,完整扯下来了,把周围几个孩子吓个半死。
你瞅瞅,现在拿手术刀了。”
爸爸笑笑回忆起来,“我们凌子啊,干什么都不开窍,笨笨的。
但捏个橡皮泥,活灵活现的。
最爱趴案板上看你妈揉面,果然长大了成和面的了!”
“哈哈哈哈……”妈妈像是被爸爸风趣的语气逗到;
又像是回忆起她们姐妹俩小时候快乐的时光。
笑得前仰后合。
“可惜,凌子做的点心,你们都没能亲口尝尝。”凌桑怅然道。
“我可不爱吃你们年轻人的玩意儿,血糖高,不适合我们老年人。”
凌妈妈故作轻松地摆摆手。
“也是。”凌桑笑笑。
其实凌梓做的甜品很多都不怎么甜,很顺口。
可再说下去,更添遗憾。
饺子煮熟后,凌妈妈先捞了几个放在凌梓遗像下的盘子里,随手点了三炷香。
在这个家里,煮熟的饺子永远是凌梓先吃,哪怕如今人已不在。
妈妈也不想破坏这个规矩。
“妈,后天我回京安了,你和爸要照顾好身体,别让我操心。”
饭桌上,凌桑嘱咐道。
“回去吧,好好做研究,好好念书,未来长着呢。
咱都要把日子过好,这样凌子才会安心。”
对,不能消沉,不能被打倒!
凌梓在天上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