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重生的我,开局家里有矿 > 第87章 靠山屯里有人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阳稳定了一下情绪,对颜长河问道:“老先生,是不是只要三个月内,将百年老参拿回来就可以?”

赵老爷子点点头说道:“可以是可以,但是越早用药,效果越好。”

听到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杨阳略微的放松了一些。

只要还有一点机会,他就会努力的去尝试一下。

但是杨阳对中草药行业一点也不了解,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颜长河身上。

“老先生,那您知不知道,哪里可能有这种百年老参?”

颜长河不愧是一辈子和中草药打交道的人,果然知道一些人参的消息。

“据我所知,在吉省的长山附近,曾经有人挖到过这种老参。”

“当时有人想要收购,但挖参人没有卖,说是要留着当做传家宝。”

“你要想找这种东西,只能去那里碰碰运气了。”

听到了颜长河的话,杨阳有点失望。

他还以为能直接买人参呢,没想到还是要靠运气。

但转念一样,有点线索总比他无头乱撞要好。

所以他感激的对颜长河说道:“谢谢老先生,我知道了。”

“我明天就出发,看看能不能找到人参”。

从颜长河的屋子出来,杨阳来到了老杨的房间。

老杨本来已经躺下休息了,但看到杨阳进来,又坐了起来。

当看到杨阳一脸失落的脸色,他心里也咯噔一下。

赶忙对他问道:“怎么了,是不是赵老爷子有什么事?”

杨阳点点头,将刚才颜长河的话,对老杨说了一遍。

老杨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后,就对杨阳说道:“你打算怎么办?”

杨阳犹豫了一下,对老杨说道:“我想去吉省。”

老杨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以他对自己儿子的了解,早就猜出来杨阳是不会放弃的。

所以他也没有犹豫,对杨阳说道:“行,那我明天带你去。”

杨阳犹豫了一下,对老杨说道:“爸,要不我自己去吧。”

“你家里那么忙,还要陪着我跑来跑去的,我.....”

还没等他说完,老杨愤怒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放屁,你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我能放心让你自己去吉省?”

“你妈要是知道了,不得扒了我的皮?”

“我是你劳资,你和我还客气个屁啊”

“家里的超市不用管,不然我请那些高管是干什么用的?“

“而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既然答应给赵老爷子养老送终,那我这个当父母的,还能让你忘恩负义不成?”

果然,父亲的爱永远是深沉的。

尽管老杨的话很严肃,但杨阳还是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

杨阳有点哽咽的对老杨说道:“爸,谢谢你。”

老杨听到儿子的话,表情也缓和了许多。

对他笑骂道:“滚蛋,少特么说这些没用的话,赶紧睡觉,明天还得坐车呢。”

听到老杨的话,杨阳的情绪平稳许多。

他对老杨点点头,就回到老爷子的房间,躺在他身边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杨阳和老爷子打了招呼之后,就和老杨一起,踏上了前往吉省的火车。

下午五点,两人到达了白山脚下的白山镇。

看到天色已晚,老杨决定两个人找一个小旅馆住下。

明天一早再去附近的山货市场打听人参的消息。

将随身的洗漱用品放在旅馆房间中,父子二人来到了附近的面馆,准备先解决一下晚饭。

吃饭的时候,杨阳发现,这个面馆的生意很好。

而且老板和很多顾客都很熟悉。

想来这个面馆已经在当地经营了不少年头了。

他心中一动,对面馆老板说道:“大叔,您这手艺真不错,面馆开了挺多年了吧”。

老板听到杨阳夸奖他的手艺,立刻笑容满面。

“哎,你这孩子会说话,我这面馆已经开了二十年了,都是回头客。”

听到老板的话,杨阳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道。

“哎呀,那时间可不短了,那这周边的大事小情肯定瞒不过您嘞”

“那是,这镇上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

面馆老板被杨阳吹捧的很高兴,满脸自信的对杨阳吹嘘道。

杨阳见话题聊的差不多了,就顺着老板的话,引入了主题。

“哎呀,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和我爸准备给家里老人买根好人参,您知道上哪里买么?”

杨阳的话音刚落,还没等面馆老板说话,周围的顾客就抢先说道:“这不巧了么,我这手里就有啊”。

“李二,你特么少忽悠人,你手里有个屁的人参,你想干什么我还不知道?”

或许是面馆老板觉得杨阳顺眼,不想让他受骗。

听见那个顾客的话,直接不客气的揭穿了他。

很显然,面馆老板在附近很有威望。

李二听见他的话,并没发怒,只是讪讪的笑了笑,也不再说话。

看到李二放弃了骗人,面馆老板才转头对杨阳他们说道:“你们要真想买好人参,就去东边的屯子里转转。”

“那里住的都是赶山的人,我听说前几年,还有人挖到了百年的老参。”

面馆老板的话,让老杨父子都兴奋起来。

他没想到只是碰运气的行为,居然给了他这么大的惊喜。

谢过面馆老板之后,两个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小旅馆。

坐在床上,杨阳对老杨到说道:“爸,我看咱们明天也别去山货市场了,直接去东边的屯子吧”。

老杨也同意杨阳的意见,“嗯,我看行,咱们明早直接去屯子里打听打听。”

面馆老板所说的屯子,叫做靠山屯。

屯子里的人,绝大部分靠着赶山为生。

此刻,杨阳和老杨正走在屯子里,到处和人打听谁家有上好的山参。

父子二人一连转了大半个屯子。

不要说百年的山参了,就连20年以上的人参,也只见到了一根。

眼看着就剩最后一家还没问过,父子二人怀着最后的希望,敲响了这家的大门。

开门的是一个年过6旬的老者,他满脸疑惑的对父子二人问道:“你们找谁?”

老杨对老者解释道:“大爷,我们想问问,您家里有没有百年以上的野山参,我们....”

老者听到老杨的话,顿时脸色一变。

没等老杨把话说完,就一脸怒容的对他说道:“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