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笼罩在一片萧索之中。太子远在南疆,军报频传捷音,可京中的局势却在悄然变化。

二皇子的马车几乎每日都会出现在京城各处。青色的车帘在风中摇曳,车夫打着寒颤,却不敢有丝毫怠慢。

今日是施粥,明日是送炭,后日又去慰问老兵。这般勤政爱民的姿态,让不少京中百姓纷纷称赞。可细心之人却发现,他每每露面,身边总会\"恰巧\"出现几位朝中重臣。

\"二皇子殿下真是仁心仁德啊!\"城中最大的茶楼里,说书人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二皇子如何在寒风中亲自为老人披上棉衣,\"那老人家感动得直磕头,二皇子连忙扶起,还说'老人家莫要如此,您是长辈啊'。\"茶客们连连点头,有人抹着眼泪说\"咱们大虞有这样的皇子,实在是百姓的福气\",丝毫没注意角落里那个默默饮茶的灰衣人。

这个灰衣人正是皇上派来的暗卫。他不动声色地听着周围的议论,目光扫过茶楼里三教九流的人群。

商贾富户们争相传颂二皇子的善举,文人雅士们吟诗歌颂其德行,就连市井小民也在称赞二皇子亲民。

皇宫,御书房。

\"陛下,二皇子今日又去了丞相府。\"暗卫跪地禀报,\"此番停留了两个时辰。期间丞相府派人出去了三次,每次都带着厚厚的信件。\"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眉头深深皱起。案上堆着厚厚的奏章,大多都在歌颂二皇子的仁政。

早朝时大臣们对二皇子的赞誉之词还回响在耳:\"二皇子殿下体恤民情,爱民如子,实乃社稷之福...\"。

这般刻意的举动,哪里是什么爱民,分明是在收买人心。

\"丞相府可有异动?\"皇帝沉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凌厉。

\"回陛下,表面上一切如常。只是近来出入丞相府的信件比往常多了三成。属下暗中查过,那些信件大多都送往各个重臣府邸。\"暗卫额头沁出冷汗,他知道这消息必定会惹得龙颜大怒。

果然,皇帝重重地拍了下案几,茶盏都跳了起来。他站起身,负手望向窗外。院中梅树傲雪绽放,枝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梅,清冷肃穆。可这美景却衬得他心中更添几分寒意。

太子远在南疆,每次军报传来,都是告捷的消息,从无半句邀功请赏之语。反观二皇子,却在京中大肆布局,笼络权贵,这般举动,如何能不让他心生警惕?

\"宣二皇子觐见。\"良久,皇帝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没过多久,二皇子就跪在了御书房内。他穿着一身素净的便服,衣着朴素得几乎有些刻意。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恭,既不显得太过谄媚,也不会让人觉得倨傲。

\"儿臣叩见父皇。\"二皇子的声音恭敬中带着一丝颤抖,似是因为天寒地冻而发抖,又似是因为心虚而战栗。

\"免礼。\"皇帝淡淡道,声音不带丝毫温度,\"朕听闻你近来在民间很是活跃?几乎每日都在施粥送炭?\"

\"回父皇,儿臣见天寒地冻,百姓艰难,实在不忍坐视。况且太子兄长在南疆,儿臣在京中,更应当为父皇分忧,为百姓解难...\"

\"是么?\"皇帝冷笑一声,打断他的话,\"那朕且问你,为何要在军中安插亲信?体恤民情,需要打探军机吗?\"

二皇子身形一颤,额头瞬间沁出冷汗。他没想到父皇连这件事都知道了。他强自镇定,连连叩首:\"儿臣不敢!儿臣只是想为父皇分忧,体察民情,绝无他意!太子兄长在外征战,儿臣只是想多了解些军情,好为兄长分忧...\"

\"够了!\"皇帝厉声喝断,语气中满是怒气,\"你可知太子在南疆如何?捷报频传,却不曾向朕要过一兵一卒,更未向朕讨要过一分一文。他带兵打仗,为的是社稷安稳;而你在京中,却处处暗藏玄机,笼络权贵。二皇子,你让朕很失望。\"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贵妃顾不得宫中礼仪,匆匆而至。她一进门就跪了下来,眼泪盈眶:\"陛下明鉴!二皇子确实只是想为陛下分忧啊!他年幼时就受陛下教诲,说为君者当以百姓为念。如今他所作所为,无非是想践行陛下教诲……\"

皇帝看着这对母子,心中升起一丝厌烦。

他当然知道贵妃在宫中也没闲着,暗中结交后宫妃嫔,为二皇子铺路。这对母子,一个在朝堂上下活动,一个在后宫中经营,好一出默契的双簧。

\"贵妃请回吧,朕乏了。\"皇帝挥了挥手,声音疲惫,\"二皇子也退下吧,好好想想今日的话。\"

待二人离去,皇帝独坐案前,良久没有动作。

直到更夫的梆子声传来,他才提起笔,给太子写了一封密信。信中写道:\"为君者,当以安民为本,而非笼络人心。太子远在南疆,更要谨记此言。朕虽年事已高,却看得真切:真正的王者之心,不在权术,而在为民...\"

贵妃寝宫中,二皇子跪在母亲面前,眼中满是不甘:\"母妃,儿臣真的错了吗?儿臣不过是想在父皇面前表现一二,为何会惹得父皇如此动怒?\"

贵妃看着儿子,轻叹一声:\"不是你争取有错,而是走错了路子。帝王之路,明争不如暗取,可你却把路走窄了。你做得太明显了,让你父皇看出了你的野心。这可不是好事啊...\"

\"望母妃指点,儿子该怎么做?\"二皇子对贵妃深深的跪下。

贵妃这些年的布局,他是看在眼里的,贵妃一定有后手,这次自己贿赂朝中重臣,那也是有贵妃的手笔在的。

\"放心吧,皇上不会做什么的,你先收敛些时日,容我想想。\"贵妃看着二皇子,叹了口气,这个儿子除了在男女关系上一团乱,在政事上还算上心,这就够了。

夜深了,京城渐渐安静下来。皇宫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唯有御书房的灯火彻夜未灭。皇帝站在窗前,望着南方的天空,目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