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 第142章 第一次座谈会顺利召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2章 第一次座谈会顺利召开!

武大郎站在议事厅中央,龙袍加身,却掩不住眉宇间的凝重。

贵族改革初见成效,百姓欢欣鼓舞,可他心里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就好比玩游戏,刚打了个小头目,后面还有更厉害的等着呢!

“这帮老滑头,肯定在使坏心眼呢!”武大郎心里暗想着,目光扫过下方鸦雀无声的贵族们。

一个个表面恭顺,内心说不定正在盘算着如何钻空子呢!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古怪的安静,比潘金莲偷情那晚还怪异。

他深吸一口气,环顾四周。

议事厅金碧辉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面上,映照出斑驳的光影。

可这金碧辉煌之下,却潜藏着暗潮涌动。

“咳咳,”武大郎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诸位大臣,改革初见成效,朕心里很欣慰啊!”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果然,几个老牌贵族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就像躲在草丛里准备偷袭的刺客一样。

“然而,”武大郎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朕也注意到,一些……嗯,‘特殊情况’。”

他故意把“特殊情况”几个字说得很重,目光炯炯,直视着那些心怀不轨的贵族。

几个老家伙脸色微微一变,眼神闪烁,就像被老师点名批评的小学生一样。

武大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

想跟他斗?

哥可是穿越过来的!

“诸位大臣,接下来,咱们好好谈谈……”武大郎大手一挥,示意众人落座。

“今天咱们不开大会,开个……嗯,座谈会!畅所欲言,说说心里话!”他笑眯眯地说着,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聊家常。

贵族们面面相觑,这唱的是哪一出?

这武大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疑惑和好奇像病毒一样在他们中间迅速传播,原本肃穆的宫廷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氛围,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朕知道,改革嘛,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武大郎继续说道,眼神却像扫描仪一样扫过每个人的脸,“就像玩游戏,总得打补丁升级,才能玩得更爽嘛!”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一杯茶,轻轻抿了一口。

“所以,今天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有什么漏洞(bug),尽管提!咱们一起修复它!”

几个老牌贵族交换了一下眼神,这武大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难道是想诱敌深入,然后瓮中捉鳖?

他们心里打着鼓,不敢轻易开口。

这时,一直支持改革的柴进站了出来,“陛下圣明!臣以为,之前的土地分配方案,尚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他侃侃而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紧接着,包拯也站出来补充,“臣附议!此外,赋税征收方面,也需要……”

有了带头的,其他支持改革的贵族也纷纷发言。

他们一个个眉飞色舞,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能被皇帝亲自点名听取意见,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啊!

宫廷中原本凝重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积极和热烈。

武大郎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切,时不时点点头,表示赞同。

他就像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引导着这场“座谈会”的走向。

眼看着制度漏洞一个个被堵上,那些老牌贵族急了。

一位老牌贵族会意,轻咳一声,准备开口……

“哦!这位大人,您有什么高见?”武大郎笑眯眯地望着他,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他被武大郎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噎了一下,仿佛嘴里嚼着苍蝇似的难受。

他干咳两声,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像是在搜索枯肠。

“陛下,臣以为……这改革,是不是步子迈得有点大了?”他阴阳怪气地说道,语气酸溜溜的,像打翻了醋坛子。

“哦?这位大人觉得哪里大了?”武大郎笑眯眯地问道,眼神却像刀子一样锋利,直刺他的心脏。

“这……这土地分配,是不是有点……过激了?”他支支吾吾地说道,眼神闪烁,不敢直视武大郎的目光。

“过激?这位大人,您家良田千顷,自然觉得过激。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呢?他们祖祖辈辈辛勤劳作,却连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都没有,这难道不过激吗?”武大郎语气陡然提高,掷地有声,震得蔡京脸色煞白,冷汗直冒。

另一人见状,连忙跳出来帮腔,“陛下,他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啊!这改革太快,怕是会引起动荡啊!”

“动荡?朕看是你们这些既得利益者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吧!”武大郎毫不留情地揭穿了他们的伪装,语气冰冷得像冬日寒风。

他们脸色铁青,像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却又不敢反驳。

他们愤怒地拍桌子,眼睛瞪得像铜铃,却只能干瞪眼。

宫廷中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仿佛一根拉紧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就在这时,武松、林冲和鲁智深三人不动声色地站到了武大郎身后,像三座巍峨的大山,坚定地守护着他们的领袖。

三人兄弟间的默契,无需言语,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武大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诸位爱卿,朕意已决,改革势在必行!谁敢阻拦,就是与朕,与天下百姓为敌!”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不容置疑。

最终,武大郎采纳了柴进和包拯等人的建议,成功深化了改革。

贵族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明白大势已去,只能乖乖接受。

宫廷中充满了对改革成功的期待,空气中弥漫着希望的味道。

武大郎看着众人,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各位爱卿,今天的座谈会就到这里。回去之后,好好想想,还有什么漏洞,下次咱们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