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 第37章 地道战?寿春城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章 地道战?寿春城破!

夜色如墨,寿春城内外皆是一片沉寂,唯有偶尔传来的更鼓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黄巾军的营地中,火把星星点点,映照出一张张坚毅的脸庞。

士卒们手持工具,在夜色掩护下,悄无声息地挖掘着通往寿春城的地道。

“快!再快点!”一名身着黄巾军服的将领低声催促,眼神中满是决绝。

与此同时,寿春城四门外,黄巾军士卒轮番上阵,手执锣鼓,奋力敲击,那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要将夜空撕裂。

鼓声、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道无形的屏障,掩盖着地道挖掘的细微动静。

寿春皇宫大殿内,袁术身披锦袍,手持金樽,醉眼朦胧地望着殿中的歌舞升平。

酒香四溢,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他仿佛已将外界的纷扰抛诸脑后。

“陛下,切不可大意啊。”阎象在一旁,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

袁术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哈哈一笑:“阎公多虑了,那刘羽不过是个跳梁小丑,何足挂齿?”

阎象摇了摇头,语气担忧:“陛下,那刘羽狡猾多端,不可不防。若是他真的挖地道攻城,我等将措手不及。”

袁术的笑容渐渐收敛,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这时,杨弘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陛下勿忧,属下已命人在城墙下埋设了水缸,用于监听,若有地道挖掘之声,水缸中的水定会泛起涟漪,我军便可及时察觉。”

袁术闻言,脸上露出满意之色,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有杨先生在,吾心安矣。”

说罢,他再次举起金樽,一饮而尽,仿佛要将所有的烦恼都随着酒水吞下。

就在这时,城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那声音比之前的更加密集,更加震耳欲聋。

袁术等人脸色一变,纷纷站起身来,望向城外的方向。

“敌袭!快!登城御敌!”袁术大喝一声,率先向城楼奔去。

阎象、杨弘等人紧随其后,一路上,宫灯摇曳,映照出他们紧张而坚定的身影。

登上城楼,袁术放眼望去,只见城外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

然而,当他的目光穿透火海,却发现那黄巾军只是虚张声势,并未真正攻城。

“哼!虚惊一场!”袁术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不屑之色。

阎象却并未放松警惕,他仔细观察着城外的一切,试图从那些火光与喊杀声中,捕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陛下,虽无真正敌袭,但还需加强戒备,以防万一。”阎象沉声道。

袁术点了点头,神色稍缓:“阎公所言极是,传令下去,加强城防,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一夜之间,黄巾军多次击鼓,声震四野,仿佛要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攻城大战。

然而,每当袁军匆忙登上城楼,准备迎敌之时,那鼓声却又戛然而止,只留下空旷的夜色和袁军将士们紧绷的神经。

“陛下,此乃袭扰之计,意在消耗我军士气与体力,无需理会。”杨弘立于袁术身旁,分析着局势。

袁术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点了点头:“杨先生所言极是,传令下去,各军加强戒备,但不必出城迎战。”

阎象却眉头紧锁,忧心忡忡:“陛下,黄巾军此举看似简单,实则可能暗藏玄机,万一……”

“阎公勿忧,杨先生已有对策。”袁术打断了阎象的话,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杨弘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陛下放心,我已命人分两队轮值,一夜轮换,既能保证休息,又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袁术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大步流星地回到了宫中,继续他的享乐生涯。

而城外的鼓声,也渐渐成了他耳中的背景音,不再引起丝毫波澜。

五日时光,转瞬即逝。

这五日里,黄巾军营地中的灯火彻夜未熄,地道挖掘的进度一日千里。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地道挖通了。

甘宁、吕蒙二人,身着夜行衣,手持利刃,率领着一队死士,悄无声息地通过地道,潜入了寿春城内。

“兄弟们,立下大功的时候到了!”甘宁低声道。

一众士兵人人神色振奋,眼中全是对胜利的渴望。

与此同时,寿春城外。

刘羽率领着背嵬军,在城外整装待发。

他望着那高耸的城墙,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今夜,便是破城之时!”

地道之内,甘宁等人小心翼翼地穿行,终于来到了城内的一处偏僻角落。

他们迅速解决了巡逻的袁军,换上了袁军的服饰,准备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吕蒙厉声喝道:“点火,发信号!”

“兄弟们,动手!”甘宁一声令下,死士们纷纷涌向城门,与城外的背嵬军遥相呼应。

寿春城内,一片混乱。

寿春守城的袁军士兵们顿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得措手不及,四处逃窜。

而此时的寿春金殿内,却是烛火摇曳,酒香与脂粉气交织成一片迷离之景。

袁术半倚在龙椅上,双颊泛红,眼神迷离,显然已有了几分醉意。

他忽地拍案而起,高声喝道:“来人,传朕之命,召后宫嫔妃前来侍奉!”

话音未落,一名侍女匆匆而出,正欲前去传令,却见一人身着华丽宫装,面容端庄,步履匆匆而来,正是袁术之妻,皇后虞氏。

虞皇后身后,还紧跟着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眉眼间与袁术有几分相似,乃是袁术之女,袁瑾。

“陛下,切不可再沉迷于酒色之中,国事为重啊!”虞皇后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忧虑。

袁术闻言,怒目圆睁,酒意上涌喝道:“朕乃天下之主,享乐一番又有何妨?你这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国家大事!”

虞皇后闻言,泪眼婆娑,却仍坚持道:“陛下,臣妾并非不知轻重,只是如今局势危急,外有强敌环伺,内忧亦未曾平息,陛下若再如此,恐国将不国啊!”

袁术怒火中烧,挥手便令御林卫上前:“来人,将这不知好歹的妇人拉下去,斩了!”

袁瑾见状,惊恐万分,跪倒在袁术面前,泪如雨下:“父皇,求您开恩,母后也是为了父皇,为了袁家啊!”

袁术一脚踹开袁瑾,怒喝道:“朕意已决,休要多言!”

御林卫领命,上前架起虞皇后,虞皇后回首望向袁瑾,眼中满是不舍与哀怨,终是被拖出殿外。

袁瑾趴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被带走,无能为力。

夜色深沉,寿春城内却是一片喧嚣。

杨弘神色慌张,一路奔至金殿,未及行礼,便急切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妙,黄巾军已攻破东门,杀进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