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胡月军这边的商讨结束,赶到客栈的时候,冯硕和严晓峰已经谈好,并且爽快地签好了合约。

胡月军死缠着要粮食,冯硕一脸无奈地说:

“胡老爷,真没了,这次只带了十万石。再多的话就要从别处调拨了,那也要一个月之后了啊。”

胡月军懊悔得肠子都青了。

把冯硕请回家,好酒好菜招待着,满脸恳切地恳求他帮忙弄到粮食。

冯硕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胡老爷,您是南凌最有实力的粮商,所以我第一个就来找您合作。

可您当时拒绝了,我也是没办法,才找的他们。十万石的粮食分了两家卖,我还嫌麻烦呢。要是早和您交易,哪会有这么多事儿啊。”

次日一早,阳光洒满码头。

严晓峰和白梓良兴奋地去码头提粮,冯硕的小厮有条不紊地安排验货、收银子。

胡月军也来到码头,看着严晓峰和白梓良的粮食,每一粒都饱满圆润,毫无坏粮,而且还是新粮。

再看看严晓峰的米铺,一开门价格就卖到三百二十文,还都在抢着买。

胡月军望着那堆积如山的粮食,心中满是懊悔与自责,忍不住喃喃自语:

我的粮啊,我的银子啊......

隔了五六天,一日,冯硕府上的小厮骑着马匆匆赶至胡家府邸。

胡家管家瞧见来人,哪敢有丝毫懈怠,满脸堆笑,恭恭敬敬地将小厮迎进府中。

小厮一进院子,连椅子都顾不上坐,喘着粗气大声问道:

“胡老爷,我家老爷在京城附近调拨了四十万石粮食,您可有兴趣接手?”

胡月军听闻此言,心中猛地一震,他迅速稳住了心神,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沉稳地问道:“具体在什么位置?”

小厮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连忙回应:“就在京城附近。原本这批粮食是打算运往北部的里州和海州。

可如今那边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我家老爷实在不敢冒险运送,所以就想着在南凌寻个买家,尽快处理掉。”

说着,小厮顿了顿,又说道:“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何必舍近求远去别处寻商机呢,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胡月军心里清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一旦错过,恐怕再难遇到。

他定了定神,追问道:“那这粮价如何?”

小厮挺直了腰板,认真说道:“严老爷那边出价三十三贯一石,要是您这边也能给出同样的价钱,我家老爷向来敬重您,便优先卖给您。”

四十万石的粮食啊!

胡月军心中暗自惊叹,冯家不愧是南诏国首屈一指的大家族,手笔如此之大。

他迅速盘算起来,按照当下的粮价,这四十万石粮食价值一千三百多万贯。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几乎等同于国库半年的收入了。

胡家历经数代积累,财富虽比国库还要丰厚些。

但要拿出这一千三百万贯,也几乎要将家底掏空,至少流动资金会被全部抽走。

可他心里也清楚,若自己不出手,这批粮食极有可能被永王的人收入囊中。

当下,地动刚过,洪涝又肆虐横行,西州还爆发了瘟疫,南凌在这几年内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眼下,粮食就是最硬通的货币!

无论是赚取银子、积累人脉,还是养兵买马。

谁手中有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谁就能在这场无形的争斗中占据上风。

想到此处,胡月军对冯硕的小厮说道:“你回去转告冯老爷,这些粮食我全部要了,让他千万别再许给第二家。只是,我筹集银子需要些时间。”

小厮听后,点了点头说:“这倒无妨,我家老爷说了,只要您能在七日内筹集到银子,并且每天至少支付五十万贯,我们便等您七日。可若是过了七日,那可就对不住了,只能另寻买家。”

胡月军还想打听粮食的仓库地址,小厮脸色瞬间一沉,冷冷地说:

“胡老爷,您也是生意场上的行家,自然清楚其中的规矩。如今这粮食的价值不言而喻,在没有拿到银子之前,粮食的存放位置是绝对不能透露的。”

胡月军是太子的人,若是不小心走漏了风声,太子的人说不定真敢把粮食给黑了。

小厮离开后,胡月军一刻也不敢耽搁,迅速开始盘点自家的资金,随后召集全族进行商议。

最终决定,这批粮食与镇国公府、太子府一同吃下。

胡家拿出五百万贯,剩下的八百多万贯,则由太子和镇国公府承担。

毕竟,有银子大家一起赚,有风险也理应共同承担。

而这其中最大的风险,便是囤粮、发灾难财,一旦朝廷日后追究起来,可是要面临杀头抄家的大祸。

只要冯硕交付的不是陈粮、坏粮,这桩生意必定稳赚不赔。

况且有镇国公府和太子参与其中,他自认为脑袋还是安全的。

只要手中有粮,就一定能在这场博弈中胜出。

毕竟老百姓或许能勉强熬过饥荒,可军队能吃土吗?

一旦边疆稍有摩擦,朝廷还不得乖乖掏出银子来应对?到那时,手中的粮食就是最有力的筹码。

此时,太子正在西州赈灾,潘世勋在长江口工程忙碌,胡月军立刻与他们取得联系。

太子和潘世勋一致认为,只要粮食质量没问题,就果断拿下。

要是能想办法抢到手,那就再好不过了!

毕竟四十万石的粮食,那可是能救命的关键物资。

太子的谋士却提出,这粮价过高,不过其他方面倒还在可控范围内。

但众人也都清楚,永王和寿王那两个一心想要夺嫡的人,要是拿到这批粮食,可就麻烦大了。

经过一番权衡与商议,最终,胡家、潘家、太子府联合出手,以一千三百万贯的价格吃下了这四十万石粮食。

冯硕收到银子后,便带着胡月军、陈公公、潘家的人来到建邺城码头的临时仓库。

众人眼前是七处分散的库房,里面存放着粮食。

可令人意外的是,这七处仓库并不在同一个地方,而且这里仅仅存放了二十万石粮食,另外二十万石则储存在京城郊县。

冯硕真是心思缜密,老谋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