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解决了寄生虫病的科普后,胡秋水发现前来医馆就诊的风湿病患者不在少数。岭南气候潮湿,雨水充沛,这种环境极易让风湿之邪乘虚而入,侵害百姓的身体健康。于是,胡秋水决定再次举办一场科普活动,帮助大家了解风湿病。

活动当日,集市上人头攒动,胡秋水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乡亲们,今天咱来聊聊这风湿病。在中医里,风湿病又被称作‘痹症’,根据感受邪气的不同和症状表现,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行痹。”胡秋水一边比划,一边解释,“这类痹症主要是风邪侵袭人体导致的。风性善行而数变,所以行痹的特点就是疼痛部位游走不定,今天这儿疼,明天可能就跑到那儿疼了,就像风一样捉摸不定。大家可以想象,风在身体里到处乱窜,气血运行受阻,就会产生疼痛。”

“接着是痛痹。”他加重了语气,“痛痹多由寒邪为主侵犯人体。寒主收引、凝滞,寒邪就像冬天的冰霜,让血脉收缩,不通则痛。所以痛痹的疼痛特别剧烈,得热则减,遇寒加重。大家想想,大冬天手脚被冻得生疼,是不是这个道理?”

“还有着痹。”胡秋水接着说,“这是湿邪偏盛引起的。湿邪重浊黏滞,就像南方的梅雨天气,又湿又闷。患着痹的人,关节会有沉重、肿胀的感觉,疼痛部位固定,肢体困重,怎么都使不上劲。”

“最后是热痹。”他顿了顿,“热痹是感受热邪,或者风寒湿邪日久化热导致的。关节会红肿热痛,摸上去发烫,还伴有发热、口渴等症状,就像身体里有一团火在烧。”

台下的百姓们听得聚精会神,有人不禁点头,似乎在对照自己的症状。一位老者问道:“胡先生,那这风湿病该咋预防呢?”

胡秋水微笑着回答:“预防风湿病,关键在于避免风、寒、湿、热等邪气入侵。首先,居住环境要保持干燥、温暖,避免潮湿阴冷。像咱们岭南雨水多,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床铺、衣物也要勤晒。其次,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关节部位,切不可贪凉。运动也很重要,适量运动能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让身体的抵抗力变强。但要注意,运动后不要立刻用冷水洗澡,也不要对着风口吹。”

“那要是得了风湿病,该怎么治呢?”又有人问道。

胡秋水耐心地说:“中医治疗风湿病讲究辨证论治。对于行痹,治疗时以祛风通络为主,佐以散寒除湿,常用防风汤加减。防风就像开路先锋,能驱散风邪,让气血运行恢复正常。痛痹则以散寒止痛为主,温经通络,乌头汤是常用方剂,乌头能祛寒止痛,让被寒邪凝滞的血脉重新通畅。着痹以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为法,薏苡仁汤是不错的选择,薏苡仁能利水渗湿,把体内的湿邪像排水一样排出去。热痹需要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加味可清热泻火,让体内的热邪消散。除了服药,还可以配合针灸、推拿等疗法。针灸能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推拿则能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百姓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位中年妇女感激地说:“胡先生,您讲得太明白了,我们以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胡秋水欣慰地看着大家,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又能为百姓的健康带来一份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