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医眷惊鸿:冷王暖妃 > 第136章 《巧设妙计应对,智破税银失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巧设妙计应对,智破税银失窃》

朔月高悬,深秋的寒风如千万根钢针,无情地穿透京城的大街小巷。王府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剧烈摇晃,发出尖锐而孤寂的声响。书房内,烛火在穿堂风的肆虐下剧烈摇曳,将欧阳瀚宇与纳兰暖玉的身影扭曲得忽长忽短。历经整整三十个昼夜的艰难探查,他们终于在皇叔慕容赫炎那荒废已久、弥漫着腐旧气息的旧宅地下密道暗格里,找到了那份承载税银失窃案关键线索的名单。

纳兰暖玉纤细的指尖微微颤抖,缓缓抚过泛黄且带着霉味的纸页,她柳眉紧蹙,声音因愤怒而微微发颤:“王爷,这些人简直丧心病狂!为了一己私欲,竟做出这等祸国殃民之事,全然不顾百姓死活!”欧阳瀚宇伸手轻柔地覆上她的手背,用掌心的温度传递着力量与安抚,沉稳说道:“玉儿,不必动怒。如今铁证在手,他们的恶行再也无处遁形,很快便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原来,每一笔从京城拨出的国库税银,本是朝廷为拯救受灾百姓、助他们渡过难关而筹备的救命钱。可这些贪官污吏却利欲熏心,如同贪婪的饿狼,将赈灾款项瓜分殆尽,致使无数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对上精心编织谎言,蒙蔽皇帝的视听,呈上的奏报全是粉饰太平的虚假内容;对下则肆意欺压百姓,仗着权势中饱私囊。在受灾地区,饿殍遍野,许多家庭为了生存,被迫卖儿卖女,换取那微薄的口粮。更有甚者,只能靠啃食树皮、野草维持生命。百姓们不明真相,对皇帝和官员的怨恨如熊熊烈火,在心中不断燃烧,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数月来,欧阳瀚宇和纳兰暖玉沿着蛛丝马迹层层深入,这桩惊天大案的脉络逐渐清晰。皇叔慕容赫炎凭借国库税银和手中权力的双重威逼利诱,将一众贪官污吏收归麾下。这些蛀虫疯狂贪墨国库税银,致使百姓负担沉重,民生凋敝,国家根基受损。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暗中勾结,妄图发动叛乱,推翻当今圣上,扶持慕容赫炎登上皇位,颠覆整个王朝。好在欧阳瀚宇在为纳兰暖玉家族平反冤案的过程中,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谋略,成功将慕容赫炎绳之以法。然而,那些直接参与贪污国库税银的爪牙,却凭借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和精心布置的掩护,一直逍遥法外,继续蚕食着国家的根基。

得知案情有了重大突破,欧阳瀚宇不敢有丝毫耽搁,决定连夜进宫,向皇帝慕容枫当面汇报。他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腰间悬挂着皇帝亲赐的金色腰牌,在月光下散发着冷冽的光泽。王府门外,侍卫早已备好快马,欧阳瀚宇翻身上马,马鞭一挥,骏马嘶鸣,朝着皇宫疾驰而去。

京城的街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寂静,只有欧阳瀚宇的马蹄声在石板路上回响。很快,他便来到了皇宫巍峨的宫门前。守卫宫门的侍卫见是欧阳瀚宇,又看到他腰间的金色腰牌,立刻行礼放行。欧阳瀚宇策马进入皇宫,沿着宽阔的御道前行,路旁的宫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晃,投下斑驳的光影。

来到书房所在的宫殿前,欧阳瀚宇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等候在一旁的小太监。他整理了一下衣袍,稳步走向书房。守门的侍卫早已认出他,立刻进去通报:“陛下,欧阳王爷求见。”此时,书房内烛火通明,慕容枫正坐在案前,全神贯注地批阅奏折,案几上堆积如山的文书,见证着这位帝王的勤勉。听到侍卫的通报,慕容枫放下手中的朱笔,说道:“让他进来。”

欧阳瀚宇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书房,单膝跪地,声音坚定:“臣欧阳瀚宇,参见陛下!”慕容枫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中带着几分期许:“瀚宇,起来吧。税银失窃案调查得如何了?可有进展?”欧阳瀚宇起身,从怀中取出那份名单,双手呈上,说道:“陛下,幸不辱命。经过一个月的秘密探查,臣已查明当年参与贪污税银的官员名单。这些人不仅贪墨国库,还曾密谋拥护皇叔慕容赫炎造反。这份名单,是臣在皇叔慕容赫炎旧宅的密道暗格里发现的。”

慕容枫接过名单,目光匆匆扫过,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墨,眼中满是愤怒与震惊:“没想到,这些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瀚宇,你做得很好。可这税银,朕明明是批给受灾百姓的,怎么会被贪污至此?”欧阳瀚宇向前一步,神色凝重地说:“陛下,每次拨下的赈灾税银,都被这些贪官瓜分。他们对上欺瞒陛下,对下鱼肉百姓,致使受灾地区民不聊生,百姓对朝廷的怨念极深。若不及时处理,恐生大乱。”

慕容枫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双手紧握,怒声说道:“这群贪官,简直罪无可恕!瀚宇,你有何打算?”欧阳瀚宇将早已拟定好的计划,条理清晰地向慕容枫汇报了一遍。他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假消息麻痹敌人,如何部署兵力实施抓捕,以及后续审讯定罪的步骤,还提及要尽快重新调配物资,安抚受灾百姓。慕容枫听后,沉思良久,微微点头说道:“此计甚妙。朕命你全权负责,务必将这些贪官污吏一网打尽,还我朝一个清明,也给百姓一个交代。”

“臣领旨!”欧阳瀚宇再次行礼,言辞铿锵有力。随后,他告辞离去。回到王府,欧阳瀚宇将与皇帝商议的结果告知了纳兰暖玉。两人又仔细商讨了一番,从行动的细节,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应对。

几日后,京城街头巷尾突然传遍了一则惊人消息:欧阳瀚宇身染重病,生命垂危,王府上下乱作一团。身着素衣的侍女们在府门前匆匆奔走,太医们神色凝重地进进出出,府中不时传出阵阵哭声。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到了那些贪官污吏的耳中。

那些贪官污吏听闻后,起初还心存疑虑,暗中派心腹乔装打扮,混入王府打探。但随着王府中传出的哭声和哀嚎声越来越多,他们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在他们看来,欧阳瀚宇一死,再无人能威胁到自己,于是纷纷开始行动,试图销毁罪证,转移财产,为逃脱制裁做准备。

就在这些贪官污吏自以为得计之时,欧阳瀚宇正身着夜行衣,隐匿在黑暗之中,密切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藏身于一处隐蔽的楼阁之上,手中拿着特制的望筒,将各个贪官污吏的府邸尽收眼底。待时机成熟,他果断发出信号,事先埋伏好的王府护卫和朝廷官兵如猛虎出山般,兵分多路,对贪官污吏的府邸展开突袭。

行动前,欧阳瀚宇对每支队伍的任务都进行了详细部署:一队负责封锁贪官污吏府邸的前后门,防止他们逃脱;一队专门搜寻可能藏匿罪证的密室、地窖;还有一队则负责抓捕府内人员,确保行动万无一失。随着信号弹升空,官兵们如潮水般冲进府邸。

在宰相府,熟睡中的宰相被嘈杂声惊醒,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官兵们团团围住。他试图反抗,却被官兵轻易制服。官兵们在他书房的暗格里,搜出了大量金银财宝和记录贪污往来的账本。在吏部尚书府,尚书发现情况不妙,企图从后门溜走,却被早已守候在那里的官兵逮个正着。经过一番仔细搜查,不仅找到了藏匿的税银,还发现了他们谋反的信件。

随着税银失窃案的成功告破,皇帝慕容枫立即下旨,将税银用于赈灾。欧阳瀚宇手持圣旨,不辞辛劳,亲自前往受灾地区。他事无巨细,严格监督每一笔税银的流向,确保每一锭银子都花在百姓身上。同时,朝廷将案件真相昭告天下,在全国的公告栏上张贴详细案情,让百姓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灾区,欧阳瀚宇组织人力物力,为百姓重新搭建家园。他指挥工匠建造房屋,给每家每户分发建筑材料;从各地调配粮食,设立粥厂,确保百姓能吃上饱饭;还运来大量衣物,分发给缺衣少食的民众。灾区百姓得知真相后,对皇帝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往日的怨言满腹,转变为感恩戴德。他们纷纷传颂皇帝的圣明和欧阳瀚宇的功绩,整个国家在这场风波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与祥和。而欧阳瀚宇和纳兰暖玉,也在携手经历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后,感情愈发深厚,继续为守护国家和百姓的安宁而不懈努力。

当最后一片冬雪在暖阳的轻抚下悄然消融,京城像是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在春日暖阳的沐浴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阳光穿透淡薄的云层,如同一缕缕金色的丝线,为京城的大街小巷披上一层熠熠生辉的纱衣,连古老的城墙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在成功侦破税银失窃案,受灾地区逐渐重焕生机之后,欧阳瀚宇与纳兰暖玉并未有丝毫懈怠,凭借着对正义的执着和对国家、百姓的责任感,将敏锐的目光投向朝廷内部更深层次的沉疴痼疾。

一日午后,王府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纳兰暖玉正在悉心整理典籍,一份尘封已久、边角泛黄的关于各地官仓储备的陈旧卷宗,悄然映入她的眼帘。她轻轻拂去卷宗上的灰尘,随着翻阅的深入,原本温婉的眉头逐渐蹙起。这份卷宗纸张陈旧、墨迹斑驳,上面的数据错漏百出,前后矛盾之处随处可见。凭借着过往协助欧阳瀚宇办案积累的经验,这一异常情况瞬间引起了她的高度警觉。

她怀揣着卷宗,脚步匆匆地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欧阳瀚宇处理公务的厅堂。此时,欧阳瀚宇正伏案审阅公文,见纳兰暖玉神色凝重地走进来,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务。纳兰暖玉将卷宗递到他面前,语气急切地说道:“王爷,你细瞧这份卷宗,各地官仓储备记录混乱不堪,账目逻辑漏洞百出。有些数据前后相差甚远,明显是人为篡改,我严重怀疑其中暗藏不可告人的秘密。”欧阳瀚宇接过卷宗,剑眉紧锁,逐页仔细翻阅。他时而微微摇头,时而陷入沉思,沉吟片刻后,目光变得愈发深邃凝重:“玉儿,你所言极是。近年来,虽未爆发大规模的灾荒,但民间却时常传出缺粮的消息,百姓们为了糊口,不得不节衣缩食,甚至有人背井离乡去逃荒。结合这份卷宗来看,背后必定大有文章,说不定又是一群贪官在从中作梗。”

两人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投身到秘密调查之中。为了获取最真实的线索,他们乔装成普通百姓,融入京城的市井生活。欧阳瀚宇扮作一个朴实的卖货郎,挑着担子穿梭于大街小巷;纳兰暖玉则化身成一位温婉的绣娘,在集市上摆摊刺绣。他们穿梭于京城的茶馆酒肆、集市码头,和百姓们唠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收集零散的信息。在茶馆里,欧阳瀚宇一边给茶客们递茶,一边留意他们的谈话,听到一位老者叹息道:“最近粮价又涨了,普通人家都快吃不起饭了,可官仓那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在码头,纳兰暖玉看到一群搬运工在抱怨:“每次运来的粮食数量都对不上,也不知道那些当官的在搞什么鬼。”

与此同时,欧阳瀚宇暗中联络各地忠诚可靠的线人。这些线人分布在各个阶层,有的是衙门里的小吏,有的是民间的义士。他们冒着风险,收集关于官仓的情报,并通过秘密渠道传递给欧阳瀚宇。经过多日的艰苦探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在税银失窃案的余党之中,仍有部分官员贼心不死,他们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官仓。这些蛀虫通过篡改账目、虚报损耗、伪造单据等手段,大肆侵吞官仓粮食,再将这些本应用于救灾济民的粮食,高价倒卖给不法粮商,从中谋取巨额暴利。

欧阳瀚宇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官仓亏空不仅直接威胁到百姓的生计,更可能动摇国家的根基,引发社会动荡。为了彻底铲除这一毒瘤,他决定再次进宫面圣。夜幕笼罩京城,欧阳瀚宇身着庄重的朝服,手持写满调查结果的奏章,在侍卫的护送下前往皇宫。宫墙巍峨,红灯高悬,在月光的映照下,投下长长的阴影。欧阳瀚宇穿过一道道宫门,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来到皇帝慕容枫的御书房,他恭敬地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见到皇帝后,他将官仓亏空的详细情况如实汇报,从发现卷宗异常,到乔装调查,再到掌握的证据,一一阐述清楚,并呈上多日来收集的如山铁证。慕容枫听完汇报,龙颜大怒,猛地一拍龙案,桌上的笔墨砚台都跟着晃动起来:“这些贪官,竟敢顶风作案,屡教不改!瀚宇,朕命你全权负责此案,务必彻查到底,将这些害群之马严惩不贷!”

领命之后,欧阳瀚宇立即回到王府,与纳兰暖玉一同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抓捕计划。为确保行动万无一失,他精心挑选了一批训练有素、忠诚可靠的官兵,将他们分成多个行动小组,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和职责。负责包围府邸的小组,要在行动开始后迅速封锁各个出入口,防止嫌疑人逃脱;负责抓捕的小组,要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嫌疑人,避免发生冲突;负责搜查的小组,要仔细搜查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考虑到涉案官员可能会提前得到消息并销毁证据,欧阳瀚宇将行动时间定在深夜。

深夜,月光如水,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一队队官兵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向目标府邸逼近。他们身着黑衣,脸上蒙着黑巾,脚步轻盈,动作敏捷,宛如夜空中的幽灵。在户部侍郎府外,官兵们迅速完成了对府邸的包围。负责抓捕的小队长轻轻叩响大门,压低声音说道:“送紧急公文!”待府内仆人打开门的瞬间,官兵们如潮水般涌入。熟睡中的户部侍郎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群官兵已经冲进卧室,将他团团围住。侍郎看着眼前荷枪实弹的官兵,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双腿发软瘫倒在地。面对官兵出示的如山铁证,他自知无法狡辩,只得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在其他涉事官员的府邸,抓捕行动同样进展顺利,涉案人员无一漏网。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浮出水面,官仓亏空的规模远超众人想象。欧阳瀚宇一面安排经验丰富的账房先生清查账目,全力追回被倒卖的粮食;一面组织工匠和民夫修缮各地受损的官仓,并建立起一套更加严格、科学的监管制度。在纳兰暖玉的协助下,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引入多方监督机制,邀请民间代表参与官仓管理的监督,确保官仓管理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与此同时,为了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皇帝慕容枫下旨,将追回的粮食分发给受灾地区和贫困百姓。欧阳瀚宇再次不辞辛劳,奔赴各地,亲自监督粮食的发放工作。他深入田间地头、村落集市,与百姓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发放现场,他仔细核对每一个百姓的信息,确保每一位百姓都能领到应得的份额。百姓们手捧着粮食,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对朝廷的信任也逐渐恢复。街头巷尾,人们都传颂着欧阳瀚宇和纳兰暖玉的功绩,称赞他们是百姓的救星。

经过这次事件,朝廷内部的风气焕然一新,官员们纷纷收敛行为,不敢再肆意妄为。欧阳瀚宇和纳兰暖玉也因屡次为国家和百姓排忧解难,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一个春日的午后,他们携手漫步在王府花园,园内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花蕊间忙碌穿梭,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

纳兰暖玉靠在欧阳瀚宇的肩头,轻声说道:“王爷,希望往后的日子,天下太平,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欧阳瀚宇紧紧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而深情:“玉儿,有你在我身边,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都能守护好这江山社稷,给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春日的微风拂过花园,带着丝丝花香和泥土的芬芳,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传奇故事。而他们的传奇,正如这春日的繁花,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书写,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