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职场之记 > 第243章 谈判风云与内心博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3章 谈判风云与内心博弈

第243章 谈判风云与内心博弈

距离与国际知名企业的正式谈判只剩三天,公司里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周江和林靓深知,这次谈判的成败不仅关乎公司的未来,也将深刻影响他们各自的职业发展轨迹。他们带领团队日夜加班,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反复打磨。

周江对技术方案进行了最后的优化,确保在面对合作方各种技术疑问时都能给出完美解答。他组织技术团队进行模拟谈判,让成员们扮演合作方技术专家,提出各种刁钻问题,以提升团队的应变能力。同时,他还深入研究了合作方过往的技术合作案例,寻找技术融合的最佳切入点。

林靓则专注于完善市场策略和谈判话术。她带领市场团队对合作方的市场动态进行了实时跟踪,分析最新的市场数据,以便在谈判中能够准确把握合作方的市场痛点和需求。为了使谈判更具说服力,她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成功合作案例,制作成精美的演示文档。

在谈判前一天的内部预演中,周江和林靓再次产生了分歧。当模拟谈判进行到合作权益分配环节时,周江认为公司应在技术专利共享方面保持谨慎,以保护自身的技术优势;林靓却觉得,从市场拓展的角度看,适当放宽技术专利共享条件,能够展现公司的诚意,争取到更有利的合作条款,如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长期的合作期限。

“技术是我们的核心资产,一旦过度共享,未来可能会面临技术被模仿、市场被挤压的风险。”周江表情严肃,语气坚定。

林靓皱了皱眉头,反驳道:“可如果我们不做出一定让步,合作方可能会觉得我们缺乏诚意,直接终止合作。从长远的市场利益来看,这次合作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拓展机会远远超过技术专利的短期风险。”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其他团队成员都不敢出声,默默地看着他们。僵持了片刻后,周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争下去不是办法,我们都再想想,明天早上再碰一次。”

回到办公室,周江坐在办公桌前,反复思考林靓的话。他意识到,林靓从市场角度出发的考虑并非毫无道理,单纯地坚守技术专利可能会让公司错失这次难得的合作机会。但他心中仍有顾虑,技术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旦放松保护,后果难以预料。

林靓也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重新审视整个谈判方案。她理解周江对技术专利的重视,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时候必须要做出一些冒险的决策。她开始思考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既能满足合作方对技术共享的需求,又能最大程度保护公司的技术权益。

第二天一早,周江和林靓再次来到会议室。这一次,两人的态度都有所缓和。周江率先打破沉默:“我想了一晚上,觉得可以在技术专利共享上设置一些条件,比如限定使用范围和时间,这样既能显示我们的诚意,又能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

林靓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办法不错,我也想了一些补充方案。我们可以在合作条款中增加一些关于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的内容,让合作方承担一部分市场风险,这样即使技术共享有一定风险,我们也能从市场收益中得到弥补。”

经过一番讨论,两人终于达成了共识,制定出了一套更加完善的谈判方案。在前往谈判地点的路上,周江和林靓坐在同一辆车上,气氛却有些微妙。他们都清楚,接下来的谈判将是一场硬仗,而他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将在这场谈判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谈判正式开始,合作方派出了强大的谈判团队,提出了一系列严苛的条件和尖锐的问题。周江和林靓分工明确,周江负责解答技术相关问题,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冷静的应对,赢得了合作方技术团队的认可;林靓则在商务条款和市场策略方面据理力争,巧妙地运用准备好的案例和数据,成功说服合作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

然而,谈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谈到技术人员交流培养环节时,合作方提出了一个让周江和林靓都有些意外的要求:派遣大量技术人员到公司内部参与核心技术研发,这让周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担心核心技术泄露;林靓则从合作大局出发,认为这是一个加强双方合作深度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两人在谈判桌下用眼神交流,传递着各自的想法,一场无声的较量在他们之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