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 第128章 镖师商会书热卖,酒楼邀客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8章 镖师商会书热卖,酒楼邀客来

在几百里外的清河村,苏婉清正忙得焦头烂额。印刷车间里,一摞摞摆放整齐的书籍仿佛等待检阅的士兵,苏婉清望着这些成果,心中满是欢喜与期待。依照刘正轩的计划,这些书籍终于能够在县城的镖师商会出售了。

她带着李思敏和两位英姿飒爽的女镖师,脚步匆匆地去寻找宋成杰。在县城的一个小巷子里,宋成杰正被一群小乞丐簇拥着。苏婉清从荷包中拿出十两银子,递到宋成杰面前,轻声说道:“宋成杰,明日镖师商会要出售一批珍贵书籍,烦劳你带着你的小伙伴们去全城宣扬。茶楼、学院、妓院这些文人墨客常出没之处,一定要仔细告知。”

宋成杰眼睛一亮,双手接过银子,信誓旦旦地说:“苏姑娘放心,小的们必定全力以赴。”

接着,苏婉清一行来到镖师酒楼。刚一进酒楼,喧闹之声便迎面扑来。刘正强正忙着招呼客人,夏茹雪在柜台后算账。

苏婉清走上前去,说道:“大哥大嫂,明日商会售书,我想从酒楼抽调两位镖师帮忙维持秩序。”

刘正强爽快地应下:“好的妹子,没问题。”

苏婉清又走到刘正轩母亲张会兰身边,张会兰拉着她的手,眼中满是关切:“婉清啊,村里如今状况如何?”

苏婉清微微欠身,说道:“村里拆迁的乡亲们都已住进集体楼房。纺织厂早已建好开工,爷爷奶奶帮忙找来的村里女子,我安排家里绣娘帮着管理。简单工序让乡亲们做,纺织印染熨烫等关键工序由绣娘把控。其他厂也运行正常。”

苏婉清微微停顿继续说道“下河村陶瓷厂也建好开始生产,只是大家都不熟悉工艺,生产出的陶罐不知是否合乎正轩要求?只有等他回来了亲自去看看。”

张会兰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正轩不在,辛苦你了。”

苏婉清浅笑:“婆母,这是儿媳应当做的。正轩外出,我理应多操心些。”

次日清晨,镖师队长凌峰带着镖师们,推着装满书籍的推车缓缓向商会行进。苏婉清跟在一旁,微风轻轻拂动她的发丝,撩起她的裙摆。

宋成杰带着小伙伴们不辞辛劳、四处奔走宣传,镖师商会的售书活动宛如一颗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消息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引得众人纷纷涌向商会。

活动当日,商会被围堵得水泄不通,人潮汹涌却秩序井然。众人目光炽热,满怀期待,那眼神恰似夜空中璀璨闪烁的繁星。在此次售卖的众多书籍当中,《梦红楼》的精装本仿若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即便售价高达十两银子,但其魅力非但未减,反而使得众人的热情愈发高涨。

那些处在队伍前端的人,双手紧紧攥着钱袋,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手臂微微颤抖,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心中既忧虑所带钱财不足,又惧怕轮到自己时心仪的书籍已然售空。当终于将《梦红楼》稳稳捧在手中的那一刹那,他们的脸上绽放出如获至宝的光彩,小心翼翼地将书拥在怀中,仿佛那是世间罕有的珍宝,眼神中满是满足与自豪。

一旁摆放的《西厢记》同样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引得年轻男女们心驰神往。姑娘们手持丝帕,半遮粉面,眼神中透露出羞涩与憧憬,悄悄与身旁的女伴低语着书中崔莺莺与张生的浪漫情节,双颊绯红,似是被书中的情感深深感染。公子们则故作镇定,可眼神却不时飘向《西厢记》的书堆,手指轻轻摩挲着书页,似在想象着书中描绘的美好爱情,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各类学习书籍如《诗经》《尚书》等也深受学子们的青睐。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书堆,手指不由自主地轻轻翻动书页,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投身于知识的浩瀚海洋,尽情汲取智慧的养分。

书生们身着一袭长衫,身姿挺拔,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与虔诚。有的微微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极力张望,手中的折扇早已被抛诸脑后;有的则悄悄整理衣袖和衣冠,试图维持儒雅的风度,然而微微颤抖的衣角却泄露了他们内心的激动。购得书籍后,他们将书紧紧抱在胸前,嘴角上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然望见自己在学问之路上步步登高的曙光。

富家公子们手摇着洒金折扇,迈着悠然的步伐,看似淡定从容,可那急切的眼神却难以掩饰内心的渴望。他们看似漫不经心地与旁人交谈,实则耳朵时刻留意着售书的动静。成功购得心仪书籍后,便轻轻扬起下巴,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将书优雅地递给身旁的仆人,动作潇洒而不失尊贵,仿佛这些书籍是他们身份与品味的象征。

闺阁小姐们手持手帕,莲步轻移,彼此交头接耳,轻声细语地讨论着书中的内容。“听闻这《西厢记》里的词句婉转优美,若能于闺阁之中细细品味,定是一番别样滋味,只是可别让人瞧见了,不然定会说我失了矜持。” 一位小姐红着脸,用手帕半掩着嘴轻声说道。买到书后,她们迅速将书藏于袖中,如同守护着最为珍贵的秘密,眼神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脸颊也因兴奋而染上了淡淡的红晕。

绣娘们热情地为众人介绍书籍。一位绣娘拿起一本《梦红楼》,声情并茂地诵读着:“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不一会儿,她又拿起《西厢记》,念道:“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那优美的词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对这些书籍愈发向往。

镖师们尽职尽责地维持着秩序,众人有序地排队购买。一本本精美的书籍在人们手中传递,承载着知识与文化的力量。

没过多久,带来的书籍便销售一空,后面未买到书的人纷纷围拢过来,焦急地询问下次售书的时间。绣娘依照苏婉清的嘱咐回答:“制作书籍费时费力,半月之后或许会再次售卖。”

苏婉清望着这热闹非凡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深知,自己正在一步步实现刘正轩的期望。

此次售书活动不仅让书籍在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还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那些未能买到书的人,满脸失落却又满怀期待,有的不停地跺脚,手中的帕子被揉得皱皱巴巴;有的则眼巴巴地望着书摊,久久不愿离去。

这一场景不仅彰显出此次售书活动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还为后续的售书活动积累了大量潜在客户,营造了浓厚的市场期待氛围。刘正轩所传授的饥饿销售法大获成功,使得人们对镖师商会后续出版的书籍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与期待。

一连数日,刘正轩都将自己关在府内,全神贯注地写写画画,纸上逐渐呈现的文字和图案,仿佛是他为未来精心描绘的宏伟蓝图。

李舜华多日未曾见到刘正轩,心中的思念如同春日里疯长的藤蔓,愈发浓烈。这天,她精心梳妆打扮后,径直前往刘正轩的府中。

在书房见到刘正轩的瞬间,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那是久别重逢的喜悦。一番温柔的寒暄过后,李舜华秀眉微蹙,埋怨道:“正轩,你这书房竟也不备些糕点,干坐着实在无趣。”

说罢,她如蝴蝶般轻盈地奔向厨房。厨娘知晓她是侯爷之女,连忙满脸堆笑地装了一盘新制的糕点。李舜华心满意足地回到书房,与肖静岚一同品尝糕点,那模样仿若世间最美的画卷。

刘正轩看着她俩可爱的样子,心中既觉得好笑又感到温暖。他趁机问道:“舜华,侯爷找合作方的事情,结果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