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 第124章 拍场火热竞争烈,正轩多获利终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拍场火热竞争烈,正轩多获利终捷

李充和王羲之也一同前来,李充身着青色长袍,风度翩翩,王羲之身着白色长袍,仙风道骨,手中还握着一把折扇。

拍卖会的场地布置得极其奢华,红色的地毯从入口一直延伸至拍卖台,四周悬挂着华丽的丝绸帷幕。

拍卖台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用瘦金体书写着“晋朝第一拍卖会”,几支巨大的红烛将现场照得明亮,营造出神秘又高贵的氛围。

拍卖会由一位身着青花瓷旗袍、仪态大方的绣娘主持。她缓缓走上拍卖台,微笑着扫视台下众人,声音清脆地说道:“各位尊贵的来宾,欢迎来到晋朝的首场拍卖会。今日的拍卖品乃是均由钢铁打造、刻字且削铁如泥的宝剑,共计三十把。本次拍卖会的规则如下:竞价者叫价结束后,我会报价三次,若三次过后无人再加价,拍品则归叫价者所有。现在,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拍卖的盛宴。”

然而,由于这是晋朝的首次此类拍卖会,人们对规则尚不熟悉,现场顿时有些嘈杂。绣娘耐心地再次解释了一遍,大家这才渐渐明白。

第一把宝剑被小心翼翼地呈上,剑身闪烁着冷冽的寒光。剑身两面用瘦金体刻着苍劲有力的诗文“剑指苍穹破敌胆,刀挥寒影战旗扬”。绣娘轻念诗文,同时将宝剑高高举起,以便众人都能清晰看到。剑身上的刻字在烛光的映照下,如同跳动的火焰,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那钢铁的质地,光滑坚硬,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它的非凡品质。

绣娘报出起拍价:“这把宝剑,起拍价三百两。”话音刚落,侯爷的女儿李舜华毫不犹豫地叫价:“三百五十两。”

众人循声望去,认出是李舜华后,便无人再加价。绣娘按照规则报价:“三百五十两,第一次。”“三百五十两,第二次。”“三百五十两,第三次。成交!这把宝剑归李舜华小姐所有。”

在后台看到这一幕的刘正轩,心中一动,决定前往李舜华所在的包厢。踏入包厢,刘正轩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他先是对着卫夫人恭敬地行了一礼,言辞恳切地说道:“卫夫人,今日能得见您大驾光临拍卖会,实乃令此处光彩照人。您的风姿绰约,更是令人由衷赞叹。”卫夫人微微点头,回以优雅的微笑。

接着,刘正轩转向李充和王羲之,拱手行礼道:“李兄、王兄,人生何处不相逢,咱们又在此相聚了。”

李充与王羲之赶忙回礼,包厢内一时气氛融洽和谐。一番寒暄过后,刘正轩转向李舜华,从怀中掏出四百两银票,双手奉上,诚挚地说道:“舜华小姐,方才见您成功拍下宝剑,实乃大喜之事。这四百两银票还请收下,聊表我的心意。”

李舜华微微一愣,随即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毫不客气地接过银票,娇声道:“那便多谢刘公子了。”众人见此,皆露出会心的微笑,包厢内的气氛更加温馨愉悦。

随着拍卖的继续,众人逐渐熟悉了规则,气氛也愈发紧张起来。

紧接着,第二把宝刀登场。这把刀上的刻字更为精美,诗文也更加豪迈:“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绣娘介绍道:“此刀同样是钢铁所铸,削铁如泥,刻字更是出自名家手笔。起拍价三百五十两。”众人的目光瞬间被这把宝刀吸引。杨武将军郭诵的部将耿稚迫不及待地举手:“三百六十两。”绣娘随即报价:“三百六十两,第一次。”

这时,一位富商加价:“三百七十两。”绣娘接着报价:“三百七十两,第一次。”“三百七十两,第二次。”

就在此时,耿稚再次出价:“三百八十两。”绣娘继续报价:“三百八十两,第一次。”“三百八十两,第二次。”“三百八十两,第三次。成交!这把宝刀归这位将军所有。”

接下来的几次拍卖,激烈的竞价场面不断上演,有的宝剑甚至经过三四次报价才最终确定归属。

随后,又一把宝剑呈上拍卖台。一位满脸精明的商人猛地举手,大声喊道:“四百两!”绣娘报价:“四百两,第一次。”“四百两,第二次。”“无人加价,这把宝剑归这位先生。”

众人一片哗然,纷纷看向他。一位年轻公子不服气,红着脸再次举手:“四百一十两。”商人哼了一声,继续抬高价格:“四百二十两。”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气氛紧张而热烈。

周围的人被他们的竞价所感染,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有人猜测这把宝剑最终会落入谁手,有人则感叹这场拍卖会的激烈程度。那些王公贵族们有的露出不屑,认为商人过于张扬;有的则暗自思考是否要加入竞价,毕竟这样的宝剑实属难得。

随着竞价的持续,气氛愈发紧张。每一次加价都仿佛在众人的心弦上重重拨弄了一下,让人心跳加速。人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拍卖台上的宝剑,似乎那已不是一件物品,而是荣耀的象征。

那位商人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却透着坚定和决绝。年轻公子也毫不示弱,呼吸微微急促,紧紧咬着嘴唇,似乎在斟酌下一步的出价。周围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静静等待着下一轮的竞价。

“四百五十两!”商人再次抬高价格,声音微微颤抖,显然已下了很大的决心。绣娘报价:“四百五十两,第一次。”“四百五十两,第二次。”年轻公子犹豫了一下,还是举手喊道:“四百六十两。”

此刻,整个拍卖会现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人们似乎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刘正轩训练的镖师们也紧张地注视着这场竞价,他们巧妙地充当“托儿”,时而露出惊叹的表情,时而参与竞价,成功地抬高了价格,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贵族公子也被吸引,优雅地举手:“四百七十两。”年轻公子犹豫再三,最终无奈放弃。商人咬咬牙,加价道:“四百八十两。”

贵族公子依旧不慌不忙,淡定地加价:“四百九十两。”最后,商人无奈摇头,选择放弃竞价。这把宝剑经过绣娘三次报价,最终以四百九十两的价格归贵族公子所有。

李舜华不禁感叹道:“这拍卖竞争真是激烈异常,精彩绝伦!”卫夫人微微点头:“确实出乎意料。”

李充说道:“如此场面,足见这宝剑魅力非凡。”

王羲之微笑着说:“此乃新奇之景。”

随着拍卖的推进,现场的气氛愈发火热。每把宝剑的出现都会引发一场激烈的竞价大战。人们纷纷举手,喊出越来越高的价格。

“五百两!”身材魁梧的武将郭默大声喊道,眼神中充满了对宝剑的渴望。

“五百一十两!”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也毫不退缩,虽然看上去文弱,但竞价时异常坚决。

郭默瞪了书生一眼,再次加价:“五百二十两!”书生微微皱眉,但还是坚定地举手:“五百三十两。”两人你来我往,价格不断上涨。

周围的人都被他们激烈的竞价所吸引,纷纷加油助威。那些王公贵族们有的露出赞赏的目光,觉得武将郭默的豪迈和书生的执着都令人钦佩;有的则在心里盘算着自己是否要出手,毕竟这样的场面实属罕见。

“五百五十两!”郭默咬着牙喊道,额头已布满汗珠。

书生犹豫了一下,最终摇头放弃。经过绣娘三次报价,郭默成功拍到了这把宝剑,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接下来的每把宝剑都引发了激烈的竞价,场面火爆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