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着董不凡的建议,董保国和王晓英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思考起来。

老妈王晓英率先说道:“这个想法不错,到时分红的时候,让投资的这些人看报表就行,不参与管理和工作,就没有了狗屁倒灶的事,大壮管理上也会轻松不少。”

老爸董保国本想给自家侄子争取个职位,可董不凡遇见性的建议,还是比较中肯的。

对于自家成年的几个侄子,董保国也是一言难尽,既没有做事的头脑,也没有俯下身来任劳任怨的品格,让他们管理也是白瞎。

三人商量的差不多了,二凡就来到院里准备吃饭了。

老妈王晓英赶紧去厨房做饭了,老爸董保国也是把商量好的事情,电话通知下去,董保国这边的亲戚给100万的额度,王晓英这边的亲戚也是100万的额度,不偏不向。

通知好后,确定了明天,凡是有意向的亲戚过来家里商量一下,得到答复后,董保国也算松了一口气。

很快时间到了第二天一大早,董不凡的家里大伯、叔叔、姑姑、堂哥都过来了。

首先就是董保国说道:“大家都到齐了,那我就说一下。大家都知道我投了一个养猪场,今年赚了一些钱。

可今年赚的钱也就是投资的一半,加上工资和后期的花费,也才回来三分之一。

按今年这种利润,是要三年才能回本,可之前凡凡给养猪行业做了一下估算,过完年后,毛猪就会降价,不会出现今年这种高利润。

我之前在电话里也说了,虽然每年都有分红,但是什么时候回本,可就不确定了。

这次大家都让我帮忙找个赚钱的法子,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个。下面就看大家这么选择了。”

董保国这边的亲戚议论了起来,姑姑说道:“二弟这个办法不错,就是没有这么高的利润,几年也是能回本的,等回本了,不就是年年都有利润了。”

叔叔说道:“二哥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还是有的赚的,毕竟这个还比较稳定的。”

二堂哥想说些什么,估计心里也知道自己那些想法也不会受到支持,就没发言。

议论好后,亲戚们都决定投资,至于份额的关系和后期对于养猪场的管理,董保国电话里都说明了。

于是,亲戚们很快就报好了自己投资的份额,以后股份只能内部买卖,不能出售出去。

最后还差20万,董不凡以自己的名义补齐了100万。

当然今天只是商量投资的事,至于怎么给钱还是要走正规程序的,董不凡可不想落个非法集资的名义。

商量好投资的事情,亲戚们的氛围就轻松了很多,男人们聊起天来,女人们就准备起了午饭。

女人们在厨房里一边忙碌一边聊天。

大伯母笑着说:“这事儿啊,多亏了不凡那孩子,脑瓜子灵活。”

四婶跟着应和:“是啊,不然咱们哪有这么稳当的赚钱机会。”

客厅里,男人们的话题则更加宽泛。

大伯父拍着董保国的肩膀说:“老二啊,你家不凡真是有出息,以后肯定能干大事儿。”

董保国一脸欣慰:“大哥,这小子主意多着呢。”

堂哥们凑在一起讨论着各自的生活计划,大堂哥说:“这下投了资,心里踏实多了,我打算再找点别的副业做做。”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饭菜陆续上桌,满满当当摆了一大桌。

大家围坐在一起,董不凡举起酒杯:“感谢各位叔伯姑婶堂哥相信我们家,咱们一起祝这投资顺顺利利。”

众人响应,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亲情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浓厚。

搞定完董不凡父辈这边的亲戚,董不凡一家,又要去忙碌老妈那边的亲戚。

翌日,董不凡一家就来到姥姥居住的小区这里。

刚到楼下,姥姥和姥爷就站在单元门口迎接。

看到董不凡,姥姥脸上笑开了花,眼睛眯成一条缝,忙不迭地拉着他的手说:“哎呀,我的凡凡,可算回来了,外面的事都忙完了吧!”

董不凡笑着,赶紧说道:“姥姥,都忙完了。”

姥爷也是满脸笑容,不断打量着董不凡,直夸:“不凡呐,你可真是越来越有本事了。”

进了屋,姥姥紧紧握着董不凡的手不肯松开,嘴里念叨着:“凡凡,你买的这房子住着真舒服,你姥爷给人家盖了一辈子的房子,到老了也没让我住上这么好多房子,这次是享了凡凡的福了。”

姥爷在一旁不住地点头:“现在像凡凡这么孝顺的年轻人可不多喽。这房子住着真舒坦,周围邻居都羡慕我们呢。”

董不凡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姥姥、姥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姥姥又赶忙去拿各种好吃的塞给他,一边拿一边说:“你这孩子就是好,不仅给我们房子住,还带来这么多好吃的,你也尝尝。”

姥爷则坐在旁边,眼睛里满是骄傲,跟董保国说:“你可得好好培养不凡,这孩子将来不得了。”

一家人就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开始商量起老妈这边亲戚投资的事情。

很快,姥姥住的这里,舅舅和姨都来了,几个成家的表哥表姐也来了。

又是一样的发言,不过这次换成老妈讲的话。

这次这些亲戚没有太过啰嗦,因为大表哥就是实际管理者,对于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大家知道的比较全面。

在几家报好投资的数额后,这次是大表哥统计好的,最后差的10万,是大表哥以他儿子的名义补齐的。

正事忙完,除了在镇上开理发店的三姨要回去忙碌,剩下的都留下忙碌午饭了。

人多力量大,很快两桌饭菜就做好了。

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就开吃起来。

期间,大表哥喝的多了点,对董保国和王晓英一直说着感谢的话。

最后还是三表哥把他送回家的。

姥姥和姥爷在整个饭局,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一直乐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