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 第61章 证据初呈,安乱阴云渐显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章 证据初呈,安乱阴云渐显形

李豪猛地一拍桌子,“啪”的一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响亮,他眼中精光闪烁,那眼神犹如寒星般锐利:“去,把之前搜集到的安禄山私自铸造兵器、囤积粮草的证据都拿来!”张良领命而去,很快便捧着一堆卷宗回来。

李豪接过卷宗,手指触摸着那粗糙的纸张,仔细翻阅着,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胜券在握的神情:“安禄山,你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却不知早已露出了马脚!”

翌日清晨,阳光洒在大明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刺目的光芒。

李豪带着这些证据,脚下的靴子踩在石板路上发出“噔噔”的声响,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大明宫。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

李隆基高坐龙椅,面色阴沉得像暴风雨中的乌云,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窃窃私语的声音如同嗡嗡的蚊虫声在耳边回荡。

李豪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些目光犹如实质般落在他身上。

他径直走到大殿中央,将手中的卷宗重重地放在地上,“砰”的一声,仿佛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父皇,儿臣有证据证明,安禄山意图谋反!”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就像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掀起巨大的波澜。

杨国忠立刻跳了出来,指着李豪的鼻子骂道:“盛王,你血口喷人!安禄山乃我大唐忠臣,你竟敢诬陷他谋反,居心何在?”他的声音尖锐刺耳,如同夜枭鸣叫。

李豪冷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一丝不屑,不慌不忙地打开卷宗,将安禄山私自铸造兵器、囤积粮草的证据一一呈上,眼睛直视着杨国忠,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伪装。

“这些都是安禄山亲笔签署的文书,以及各地官员的证词,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他的狼子野心吗?”李豪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杨国忠哑口无言。

他脸色涨红,像煮熟的虾子,却无力反驳,只能支支吾吾地狡辩道:“这些……这些都是伪造的!你……你这是栽赃陷害!”

李豪怒极反笑,笑声中带着一丝愤怒的颤抖:“栽赃陷害?杨国忠,你敢不敢当着陛下的面,与我对质?”他逼视着杨国忠,杨国忠不敢与盛王对视,眼神闪烁,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李豪似乎都能听到他那急促的心跳声。

“陛下,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仔细查证。”就在这时,李林甫站了出来,慢条斯理地说道。

李林甫捻着胡须,慢悠悠地说道:“盛王殿下所呈证据,虽指向安禄山,但尚不足以完全定论。边关将领拥有一定自主权,铸造兵器、囤积粮草,也可能是为了加强边防,防范外敌入侵。何况,这些文书真伪难辨,证词也可能是受人指使,不得不谨慎啊。”他的声音平静得如同古井无波,但在李豪耳中却格外刺耳。

李林甫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原本有些动摇的大臣们,此刻又纷纷点头称是,怀疑的目光再次投向盛王。

李豪环顾四周,看着一张张或怀疑、或冷漠、或幸灾乐乐祸的脸,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孤独感。

他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荒漠,孤立无援,周围只有呼呼的风声,像是在嘲笑他的无助。

一种压抑的氛围,如同无形的巨手,紧紧地扼住了他的喉咙,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胸膛像是被重物压住,沉闷难受。

难道,自己的一片赤诚,终究要付诸东流吗?

难道,这大唐的命运,真的要葬送在安禄山的手中吗?

就在这时,一个清瘦的身影站了出来。

正是诗圣杜甫。

他拱手向李隆基行了一礼,动作不紧不慢,然后朗声说道:“陛下,臣以为,盛王殿下所言并非空穴来风。安禄山近年来骄横跋扈,拥兵自重,其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如今虽证据尚不完全,但值得我等重视,不可掉以轻心啊!”杜甫的话语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照亮了李豪的心房,那声音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

李豪感激地看向杜甫,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杜甫的仗义执言,也让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开始重新思考。

高力士察言观色,走到李隆基身边,他的脚步很轻,几乎听不到声音,低声说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不如先派人前往范阳暗中调查,待证据确凿之后再做定夺。”李隆基沉吟片刻,缓缓点了点头:“准奏。” 他看向盛王,眼神复杂,有怀疑,有欣慰,也有担忧:“环儿,你的忠心父皇明白,但此事还需谨慎。安禄山战功赫赫,朕也希望他是清白的。”

李豪心中一沉,他深吸一口气,能感觉到空气凉凉地进入鼻腔,压抑住心中的怒火,沉声道:“儿臣明白,但望父皇早做决断,以免养虎为患!”

李隆基挥了挥手:“退朝!”

李豪转身离开大殿,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轻蔑的冷笑:“不自量力……”那声音就像冰冷的箭,刺进他的后背。

李豪走出大明宫,抬头望着天空,万里无云,阳光刺眼,却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

漫步在御花园,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但他却无心欣赏,李豪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此刻的愤怒和沮丧于事无补,他必须找到更多的证据,才能彻底揭穿安禄山的阴谋。

“殿下,”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李豪回头一看,是岑参。

岑参快步走到盛王面前,他的脚步声在安静的御花园里显得格外清晰,拱手说道:“殿下,臣有一些东西要呈给您。”他从怀中掏出一份卷宗,递给盛王。

李豪接过卷宗,手指触碰到卷宗的瞬间,仿佛触碰到了希望,仔细翻阅起来。

卷宗上记载着安禄山近年来在范阳的军事部署,包括兵力调动、粮草运输、武器装备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虽然看似平常,但经过岑参的分析和整理,却透露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安禄山正在秘密集结军队,准备发动叛乱!

“这些都是臣根据范阳传来的消息,以及一些边关将士的证词整理而成。”岑参解释道,“安禄山的军事部署,早已超出了正常的防御需求,其目的显然是另有所图。”

李豪看完卷宗,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那希望如同小火苗在心中跳动。

岑参的这份证据,无疑是对自己之前所呈证据的有力补充。

有了这份证据,再加上自己之前的调查结果,足以证明安禄山的狼子野心!

“岑大人,你立了大功!”李豪激动地说道,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明日早朝,你与我一同面见圣上,将这些证据呈上去!”

翌日早朝,李豪再次将安禄山谋反的证据呈上,并详细阐述了岑参的调查结果。

这一次,朝堂上的气氛与上次截然不同。

一些有军事见解的大臣,在听完李豪和岑参的陈述后,开始对安禄山产生怀疑。

“安禄山的军事部署,确实有些不寻常……”一位老臣沉吟道,他的声音低沉而稳重。

“如果他真的只是为了防御外敌,为何要如此大规模地集结军队?”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难道……”一位武将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骤变,眼睛瞪得大大的,“难道安禄山真的要……”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了他想说什么。

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落针可闻,仿佛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

杨国忠脸色铁青,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那汗珠缓缓滑落,他意识到,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

他刚要开口反驳,却听到盛王的声音再次响起:“诸位大人,安禄山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立刻采取行动,阻止这场叛乱!”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在大殿中回荡。

“殿下所言极是!”一位大臣站了出来,高声说道,“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附议!”

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出来支持盛王,朝堂上的气氛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杨国忠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末日。

“陛下,”杨国忠颤抖着声音说道,“臣……”

“够了!”李隆基突然怒喝一声,那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打断了杨国忠的话。

他猛地站起身来,衣袍随风而动,目光如炬,扫视群臣,沉声道,“朕意已决……”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传朕旨意,即刻派钦差前往范阳,彻查安禄山!”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如同惊雷一般,震慑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杨国忠脸色惨白,瘫软在地,如同失去了灵魂的木偶,眼神空洞无神。

他知道,自己完了。

李豪望着这一幕,心中并没有想象中的喜悦。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安禄山的势力根深蒂固,要想彻底铲除他,并非易事。

但他心中充满了斗志,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相信自己的大臣,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李豪知道,自己肩负着他们的信任和重托,他绝不能让他们失望!

一股强大的力量,从他心底涌起,让他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与此同时,远在范阳的安禄山,也得到了消息。

他猛地将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哗啦”一声,碎片四溅,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盛王,你这个小畜生!”他咬牙切齿地怒吼道,那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怨恨,“竟敢坏我大事!” 他来回踱步,靴子踩在地上发出“噔噔”的声响,焦躁不安,如同困兽一般。

“来人!”他厉声喝道,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一个身材魁梧的将领立刻走了进来,单膝跪地:“将军有何吩咐?”

安禄山深吸一口气,能感觉到空气的冰冷,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阴沉着脸,沉声说道:“传令下去,加强戒备,严防死守!任何人不得出入范阳!”

“是!”将领领命而去。

安禄山望着将领离去的背影,他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在这场风暴中生存下来……

“哼,盛王,你以为这样就能扳倒我吗?”他冷笑一声,那笑声中充满了不屑,“你太天真了!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群山,窗外的风吹动他的发丝。

“来人,更衣!”他沉声说道,“本将军要亲自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