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微服私访
杜怡留在家中操持家务,安丽娜照常去啃大鸡上班。
九点,安国豪早早地来到了护国军的招募点。招募点里人山人海,都是来报名的人。安国豪排了很久的队,终于轮到他了。
负责招募的军官看着安国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长?为什么想加入护国军?”
安国豪如实回答:“长官,我叫安国豪。以前我在市政厅工作过,对沪市的情况比较了解。我想加入护国军,是想为沪市的建设出一份力,弥补我曾经犯下的过错。”
军官上下打量了安国豪一番,说道:“嗯,看你的样子,应该是经历过一些事。不过,我们护国军不收闲人,既然你以前在市政厅工作过,那应该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这样吧,先让你从基层做起,负责一些物资调配的工作。你要是表现得好,以后还有晋升的机会。”
安国豪摆正心态,连忙点头:“谢谢长官,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的。”
就这样,安国豪顺利地加入了护国军。每天都兢兢业业地工作,一扫颓丧,甚至有了重焕新生的感觉。
而安丽娜在看到父亲如此努力后,心中对他的怨恨也渐渐消散。
她在啃大鸡快餐店工作也越发认真,还因为表现出色,得到了店长的表扬。
日子一天天过去,安国豪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在护国军里渐渐站稳了脚跟,还得到了上级的赏识。
安丽娜在快餐店也攒了一些钱,她打算用这些钱去学习一些技能,提升自己。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天,安国豪在工作时,无意间听到了一些关于护国军内部的传言。
传言说护国军里有一些人暗中勾结外部势力,企图破坏沪市的重建工作。
安国豪心中一惊,他深知如果这些传言是真的,那护国军的努力和沪市的未来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安国豪开始留意身边人的一举一动,收集各种线索。
在调查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似乎指向了护国军的一位高层将领。
这些日子他了解到,护国军由秦长川将军为首,几百名参与了淞沪抗战的百战之兵为中流砥柱,后来因为管理需要又吸纳了一些沪市精英。
所以护国军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很有可能已经被别有用心的人渗透了。
就在安国豪准备向上级汇报自己的发现时,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警告他:“识相的就别多管闲事,不然你和你的家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安国豪心中一阵紧张,但他并没有被吓倒。
安国豪决定先不向上级汇报,而是自己继续深入调查,收集更多的证据。
他小心翼翼地与神秘势力周旋,假意曲迎,同时,也让安丽娜和杜怡尽量少出门,注意自身安全。
安丽娜和杜怡发现了安国豪的异常,在她们的追问下,安国豪只好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们。
安丽娜和杜怡听后,既担心又害怕。
安丽娜焦急地说:“爸,这太危险了,你还是别查了吧。咱们好不容易过上安稳的日子,别再惹麻烦了。”
安国豪摇摇头,坚定地说:“丽娜,爸爸不能不管。护国军是真心为沪市好的,如果内部真的有叛徒,那沪市的老百姓又要受苦了。爸爸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杜怡也在一旁说道:“可是,老安,你也要小心啊。那些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你要是出了事,咱们这个家可怎么办啊?”
安国豪看着妻子和女儿,心中满是愧疚和温暖:“你们放心,爸爸会小心的。我一定会把这件事查清楚,给沪市一个交代,也给咱们家一个交代。”
“错事我安国豪做一次就够了,这次我不会再选错。”
……
沪市街头,一个阳光帅气的青年正驾驶着他的改装款福特轿车四处游览。
这是徐子维回到沪市的第二天,他特意没跟秦长川联系,打算微服私访,亲自感受一下沪市的变化。
至于第一天干啥去了?
当然是去推塔了,连推女皇,cIA,半仙会社社长三座塔。
饶是徐某人如今万年寿命千倍常人的强悍体质,也损失了数十亿蛋白质呐。
徐子维换上休闲装出门,看上去又年轻几岁,说他是沪大学生都有人信。
早在37年护国军刚成立之初,他就把前世一些现代化思想传授给了秦长川,让他改造沪市。
还专门搭建了例如通信基站,手机工厂,汽车工厂,芯片工厂,工程设备制造厂等一些基础工程 。
有了这些,才能拓展出后来的现代基建,物流行业,网购,外卖快递等行业。
如今几个月过去,不知道沪市变成了什么样子。
街道上,随处可见挖掘修路的繁忙景象,挖掘机压路机轰鸣,工人们干劲十足,铁锹与镐头碰撞地面,发出清脆声响,仿佛在为城市的蜕变敲打着节奏。
不远处,一座座楼盘正拔地而起,建筑工地上塔吊林立,如巨人的手臂,精准地吊运着建筑材料。
工人们在脚手架上忙碌奔走,他们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勾勒出城市发展的蓬勃力量。
徐子维注意到,许多街道已悄然更名,旧称被赋予了新的寓意。
曾经充满传统商业气息的“聚财街”,如今更名为“科创大道”,寓意着沪市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
颇具历史韵味的“安宁巷”,摇身一变成了“信息里”,凸显出对信息时代的拥抱;
还有那往昔的“集贸弄”,现已叫做“物流街”,预示着物流行业在这座城市的崭露头角。
街道上,电动车的身影偶尔闪过,但骑行者尚为数不多。
这些电动车造型新颖,兼具时尚与实用,只是如今价格应该还是偏高,不然数量一定更多。
徐子维路过一家临街的咖啡馆,透过洁净的玻璃,看到店内摆放着几台电脑。
数位年轻人正围坐于电脑前,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手指在键盘上如行云流水般敲击,电脑屏幕上的数据与图像不断闪烁变幻。
咖啡馆的角落,一位年轻人手持手机,时而蹙眉思索,时而展颜微笑,沉浸在手机所连接的全新世界中。
继续前行,徐子维来到一处热闹的集市。
集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些摊位上,收音机、小型计算器等简单电子产品已悄然上架。
摊主们热情洋溢地向过往行人介绍产品功能。
“这收音机,能收到好多台嘞,听听新闻、听听曲儿,可方便咯!”
“听说手机这玩意儿以后能像电话一样跟人讲话,还能看见对方哩!”
“可不是啊,紫薇通讯集团已经开发出了圈圈聊天软件,圈里圈外,一键可达,太强了,就等着它上市呢。”
“哎,新东西越来越多,我这个时代的残党都快跟不上趟了。”
“说啥呢,你特么才三十,装什么装。”
徐子维嘴角上扬,看来电子产品还是很受欢迎的,网络文化也才刚刚萌芽。
一家街边的人才中心,贴上了不少招聘启事。
“快递分拣员”“外卖骑士”等岗位信息赫然在目。
此时一位年轻人正站在启事前,仔细研读,眼神中透露出跃跃欲试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