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远相信只要自己开口,别说是跟赵大爷借五百块钱,就算是借五千块钱,赵大爷也会毫不犹豫地掏出来交给陆远。
想是这么想,不过陆远并不打算马上和房主见面,商议具体的买房事宜。
房子一定要买。
但是怎么买,又以什么价格将房子收入囊中,里边的门道可大了。
不同于后世房屋买卖有着大量条文条款规定,一套房往往要掏空家里几个人的钱包。
从建国一直到一九八四年之前,房子对夏国老百姓来说,从来不是刚需。
农村有着大量的自建房。
至于城市,只要有一份正经工作,绝对不会缺少住房。
刚进厂里工作的实习生,学徒工,可以免费住工厂的集体宿舍,单身宿舍。
工作到一定年限,单位和工厂将会视情况分配一居室。
一旦结婚生子,还能申请扩大房屋面积,从一居室变成两居室。
级别地位越高,分到的房子越好。
简而概之。
这年头的房子没有买卖这一说,更不涉及任何金钱交易。
“赵大爷,眼瞅着就到中午了,咱们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再坐下来合计合计买房的事情,你看咋样?”
听陆远这么说,赵大爷微微一笑道:“你小子跟我还藏着掖着?是不是带来的钱不够,需要多少钱,大爷给你拿。”
“赵大爷瞧您说的,跟您还客气什么,现在还不到拿钱的时候,咱们先吃完饭,我再慢慢地和你们说。”
见状,赵大爷和王大鹏互相看了一眼,知道陆远肚子里都是办法,既然这么说了,肯定还有更好的主意。
当即,二人坐上陆远的吉普车。
陆远在赵大爷的指点下,将车停在了附近一家刚刚恢复营业的国营饭店。
进去以后,陆远拿出钱和粮票,随便点了四菜一汤。
吃得差不多了,王大鹏开口问道:“远哥,你是不是打算晾房主几天,上杆子不是买卖,咱们越着急,房主越容易拿捏咱们。”
“呵呵呵,大鹏,有长进呀,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陆远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承认了王大鹏的猜测。
这段时间,王大鹏在人情世故方面的能力突飞猛进,陆远还没有细说,王大鹏已经猜到了一二。
赵大爷闻言接话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我找了一圈,愿意卖房,并且有能耐将房子落到你名下的房主,只有他这一家,如果拖得太久,万一把事情拖黄了,再从头寻找,恐怕又要花一大把时间。”
陆远笑了笑,说道:“这事绝对黄不了,您刚才说得没毛病,这年头愿意卖房,并且有能力将房子过户到别人名下的能人少之又少,但是反过来说,能拿出钱买下这么大房子的卖家,又有几个呢?”
“除了我,房主即使找个一年半载,也找不到第二个能拿出一千多块钱买他房子的卖家。”
赵大爷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卖房的人少,买房的人更少。
从去年到现在,赵大爷大半时间都留在了省里。
要么给刚刚恢复工作的中医药工作者们讲课。
又或者跟随相关部门,前往各个老领导的家,为这些下放多年,身体不堪重负的老干部送医送药,帮他们解除身上的病痛。
天天和各种干部打交道,老大爷的眼界也在不断地放宽。
深知当前的房屋买卖属于不被允许的事情。
不像是旧社会,买卖房屋十分简单。
找个中间人帮忙牵桥搭线,一手交钱一手交房契。
签字画押,隔天就能搬进去。
目前,买卖房屋涉及钱,而一旦和钱有关的买卖,又往往与投机倒把挂上钩。
这也是为啥。
赵大爷找了这么久,建议陆远尽快买下老城区的二层小楼。
房主本身就是一名干部,家里的三亲六故也在有关部门上班,背后有着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只有这样的能耐人,才敢承诺将房子过户到陆远名下。
俗话说得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陆远不紧不慢地说道:“赵大爷,我和大鹏打算四天后离开省城,这两天你帮我多盯着点房主,一旦他问起您,就说价格太高,我这边有点打退堂鼓,然后再告诉他,价格适当地降降,事情也许还有转机,这些话,您都知道怎么说吧?”
“臭小子,我要是不知道怎么说,等于白活了一大把年纪,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嘛。”
赵大爷笑骂道:“无非是老一套的讨价还价,先告诉房主你对这幢二层小楼感兴趣,随后晾人家几天,等到房主开始着急,老夫趁机帮你压低价格。”
聊天过程中,陆远得知房主在商业部门工作,还是一名高层干部,决定下午再找人打听打听房主的为人如何。
整套房子全都算下,起码需要两千元左右。
这笔钱对于能挣钱,花钱大手大脚的陆远来说不是天文数字。
可是骑单车去酒吧,该省省该花花钱。
买下这套房子只是开始,陆远还要托各种关系对房子进行内部修缮,这些方面花的钱恐怕不比买房少多少。
陆月考上大学,留在省城工作,房子就是陆远送给妹妹的工作礼物。
如果陆月不愿留在省城工作,想要回陆家庄继续和陆远,夏荷生活,那也没什么。
将房子当成陆家在省里的一个落脚点。
改开以后,陆远少不得经常往返于省城和陆家庄。
除了在省城购置房子,陆远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等到机会成熟有能力去全国各地出差,说什么也要在沪城和京城,分别买下几套四合院和小洋楼。
现阶段的房屋买卖不受保护和允许,有关部门没有任何关于房子买卖的法律条文。
不允许个人购买房屋,相对应的房屋价格也低得可怜。
未来动辄以亿为计算单位的京城四合院,眼下的价钱估摸两三千块钱就能买下一套。
陆远膝下有两个孩子。
再过一些年,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
房产当是留给孩子们安身立命基业。
陆远两世为人,先知先觉。
唯一不敢保证的就是自己的几个孩子当中,会不会出现败家子,啃老的带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