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江月

子庆心怀反复,妄归蜀汉山川。忽闻诸葛有书传,警报连绵不断。

魏帅仲达果敢,挥师疾进无前。月程八日到城阙,速破叛贼惊变。

上文书谈到曹丕见蜀兵势大,恐单凭自己挡不住蜀兵一统天下的脚步。他派满宠出使江东,找到吴主孙权,要他与自己同时出兵,以分蜀人之势,攻打荆襄。同时传旨令曹仁,让他与夏侯德统兵南下,与吴兵夹击荆襄,灭了关羽,牵动蜀兵之势,好让诸葛亮从西线撤兵。

当初关公统兵北进,收了南阳,并吞了大半个汝南。并水淹了于禁七军,于禁向关公投降,关公念在昔日的情份收留了他。并以荆公的名义拜他为破虏将军,并让他统领原归降的人员。此时已经彻底的消化了这支部队。

原来于禁带有十万多人的七军被汝河之水淹死了一小半,六万多魏兵被汉化,关公调他们屯于夏口抵抗东吴。吴国久居江东,他与曹兵也互掐过多次,经常在合肥,濡须,以及扬州都打过,但是都是互有伤亡。

双方的进展都不大。但是却害苦了一人。就是周郎提出用她来诱刘备过江的孙权同父妹孙尚香。此时吴国太早已经去世。当初张飞许诸葛亮派遣孙乾过江在南徐城中搜购礼物。大肆宣传孙刘联姻,并拜访了乔公乔玄。

乔玄在亲家母吴国太跟前揭发了孙权周瑜。就此公开了孙刘联姻之事,所以孙小妹也可以说是老刘的妻子,她从那时就待字闺中,没有嫁人。现在蜀汉势力逐渐强大,孙仲谋也一直打她的主意,一旦刘兵东下,孙氏抵挡不住之时。就用她来和亲。所以继母亡后也没有逼她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嫁人。

孙小妹尚香小姐被当作联姻的工具时二九加一,是十九岁,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此刻是三十四五岁。已经是老姑娘一枚了。他在江东不是嫁不出去,而且是有刘备与婚约,一般的人也不敢上门提亲,她的母亲吴国太在时也曾偏袒于她。她曾经也想跑到荆州看看刘皇叔。也就是她未见面的夫婿是什么样子的人。可是不多久后又听说刘备已经是迁入了四川成都。

她还未消化了这个情况,又听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而甘夫人去世之后,刘备又在法正的建议下娶了吴懿的的妹妹吴云做了继妻,并且还生了刘永、刘理两个孩子。

她本想趁着吕蒙收去荆襄之后,大模大样的由荆襄去西川找看刘备,但还未行动却又听到说吕蒙又中了张飞的诱敌之计。

白衣渡江的妙计变成了自己送兵马上门,投降了张飞。转眼二年过去了,听到的又是张飞攻克了交州,屠宰了士燮一家的全部男丁,连士姓家族的男人也大体被杀光了,只留下一些智障儿来延续香火。她从心里暗骂这张老三真是狠毒。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的工夫她又听说曹丕废了汉献帝,刘备在成都承袭汉统,正式登基为帝,称为昭烈皇帝。并册封了吴云为皇后,她在心中更是不平。在她的心中恨死了孙权和周瑜这俩个活宝!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收取什么荆州,竟然让她如此蹉跎岁月。辜负了大好时光!

她也深恨刘备、张飞、与诸葛亮、庞统等人。你不来也就罢了,为什么要派人过江,大肆宣扬我孙尚香是你刘大耳的女人?若真是你的女人倒也罢了,可是偏让我这朵娇艳欲滴的鲜花慢慢的的凋零!孙尚香真是越想越气。差不多就气得发疯了。女人到了这个地步,也已经早放下了尊严,如果老刘在身旁,她都可以贡献一切了。当然包括自己的娇躯。

她也莫名其妙的做梦,而且不只是一次,梦见自己成了刘备的女人,并和刘备同享夫妻之乐。

暂且把孙尚香这个旷男怨女放下。回文再去承接上文,孔明得马超之助,雪夜破羌兵以后,他命令马超带领大兵十万,略定全凉州,由于西凉各地都敬服马超,称他为天神威将军。加上雅丹丞相和那越吉的宣传,凉州各部曲的人都逐渐归顺在马超的旗下。马超派堂弟马岱与大将庞德带大兵分路招抚,六十多天后整个凉州都归顺在蜀汉的旗下。

当初刘关张与徐元直、诸葛亮在隆中制定的大略完成了许多,当时大家以隆中对策为终生目标,现在早已横跨荆益。以经没有必要在东和孙权了,因为平定了交州,安抚了南中,安南,缅北,收降了澜沧王国。

南抚夷越的战略完部完成了,现在向西发展,平定了凉州,已经能够直接与西域各国进行商贸交易,蜀中的许多物品能够经丝绸之路流通中亚细亚,西南的丝绸,瓷器,茶叶,蜀绣也经过丝绸之路流向更远的地方。也经过丝绸之路与外面交易,换取了自己需要的物品。现在蜀汉的外交已经可以伸岀大汉的疆土了。

如果孔明能平定雍州,那西和诸戎的战略可以宣布圆满成功。还可以卡断曹魏与西域之间的交易。那时就可以东平东吴、北定曹操了。

再说张飞告别了马超,他与孔明修了一书,令人送交孔明。他带上夫人和随身的几名燕将。望雍州方面缓缓的进发。

孔明自从雪夜战胜羌兵从后,这段时间里,也带兵返回了祁山寨中,命关兴张苞领兵先行,自己带着后队人马缓缓而行。

这时候魏兵主帅曹真与郭淮正坐在帐中等侯羌兵越吉的消息哩,忽然间有在路上打探的兵士回营报告说“蜀兵拔赛收拾起程了”。曹真大喜,他对郭淮说“肯定是蜀兵遭到了羌兵的攻击,损失惨重才想退回汉中去的,”为了与羌兵前后呼应,共击蜀兵,他下令兵分两路追赶诸葛亮。

所以前边蜀兵奔走,魏兵在后追袭,曹魏先锋曹遵正赶之时,忽然之间鼓声大作,一彪人马从旁边的密林中冲了出来为首之人乃是关兴,只见横刀立马,大喝一声:“贼将休走!”曹遵大惊失色,仓促迎战。几个回合下来,便渐露败象。关兴看准时机,一刀斩落曹遵首级。后面的魏军见状,顿时乱了阵脚。

此时张苞也率部赶来,与关兴合兵一处,反向追击魏军。曹真、郭淮听闻前锋失利,忙整军备战。但蜀军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般扑来。

与此同时,张辽、张合等人已经带兵悄悄绕道魏军后方。当看到前方战场上杀声震天,他们立刻大吼一声,率军冲入魏军背后。魏军腹背受敌,一时间兵败如山倒。混战之中,赵云一枪刺死了曹兵副先锋朱赞。

曹真拼死杀出一条血路,黄忠、与严颜又带兵杀来,势不可挡,转眼之间连斩了曹真的几员偏将。曹真眼见大势已去,只能率领残部狼狈逃窜。蜀军乘胜追击,幸郭淮带兵来接应了一下,他才得以走脱,遂与郭淮一直退到渭水河东边,蜀军大获全胜缴获无数军械粮草。并且一直追到渭水,夺了昔日曹真的营寨,与魏兵隔水相峙。

这边曹真与郭淮损失惨重,许多魏兵成了蜀兵的俘虏,有一些都尉甚至带上自己的的军队去投降了诸葛亮。此时他的三十五万大军,有十万投降了蜀兵,战死的有近十万人,还有一部分伤兵。

曹真无奈,只得上表请罪,并乞朝廷再拨大军,来与诸葛亮再决雌雄!曹丕接到兵报,一面召集众臣商议,一面对发文书命华歆向东吴孙权求发援兵,让他速攻伐荆襄,以分其势。又传旨意令汝南的曹仁、夏侯德赶紧向南进兵。

诸路人马都还没有岀动,魏文帝使气急攻心,终于还是耐不住寂寞,去找他的父王曹操,爱妻甄洛去了。临走之时他托孤与曹休,钟繇。司马懿等人,叫众人须好好的扶佐养子曹叡为帝,称为魏明帝。

曹丕自从废了汉献帝刘协建立大魏朝后,也不过六七年的光阴,他驾去西方之后,太傅钟繇,骠骑将军司马懿,大司徒华歆等人遵照他的遗诏立平原王曹叡为皇帝,叫做大魏明帝。

魏明帝字文仲,他很有能力,是甄宓之子,也是曹丕的皇长子,他即位之后,当然照例大封功臣,并且大赦天下。尊封母亲甄氏为文昭皇后。他自幼深受魏武王曹操的喜爱,经常伴随在曹操的身边。

曹丕承袭魏王之时,他就受封武德侯,黄初二年晋封为齐国公,第二年又晋封平原王之爵。他为君之后,改元太和,很注重集权,善于制衡大臣。并且颁布了《魏律》。也很重视文化教育,鼓励学术研究,把曹魏文化又推进一步。

明帝的为君治国的能力已经介绍过了,回文继续说述西部的战事。明帝登基之后,他决定亲征,大会诸侯。看会不会人人效命,个个献功;若不然,一旦长安一失,关中地区就守不住了。

但是此时太傅钟繇奏道:“凡为将者,必须要智术过人,则能制人,孙子亦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都督曹真虽能用兵,但是他的谋略比起司马仲达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的差别。陛下若用骠骑大将军司马懿为将,就使不能战胜诸葛亮,至少也能斗个旗鼓相当。不知圣意如何?

明帝掉头问司马懿曰“卿乃顾命大臣,可乎去敌蜀汉诸葛亮乎”?仲达曰“君以命顾臣,臣岂敢不从命乎?臣愿意去敌诸葛亮,但是能否克敌,非臣所料也!但二京周边郡县已经无兵可调,臣欲亲往皖城、南阳以及汝南曹仁处抽调兵马,方可克敌望陛下恩准”。

明帝准奏,封他为平西大都督,令调南阳兵马二十万,以抗诸葛亮,并亲自带兵出长安,暂为曹真的后援。

司马懿领旨,星夜向皖城而去。再说孔明自从岀师以来,累获全胜,他心中正在高兴,此时正在祁山寨中,会众议事,忽然有尚书令李严派子李丰来见。孔明立刻召见,唤入帐中问之,丰曰“吾奉家父之命,特来与丞相贺喜。孔明曰“喜从何来”?

李丰曰“当初孟达受彭永言所惑,不得已投降了曹魏,因为他深恐被彭羕连累,自投降曹魏之后,曹丕为了拉拢他,分化蜀汉阵营。封他为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为平南将军。并时常赐以骏马,金珠等物,以结其心”。

也有望他能知恩图报,收复整个东山郡的意思。但是他没有如愿收复三郡,曹丕有所失望,于是恩宠稍减。文帝死后,明帝不再宠信他。朝中也有不少人讲的的闲话,他更加心惊害怕,日夜不安,要重新回归蜀汉的旗下。时常与家父有书信往来。

并托我父在皇帝陛下面前代为谢罪。所以他叫心腹家人,持书来见我父,说他听说丞相出祁山在雍凉屡战屡胜,魏明帝心中方寸大乱,因此在魏兵无法东顾之时,丞相取潼关、长安以据关东;他孟达兵取洛阳,再回归到了大汉的旗下。

这是他写给丞相的书信。李丰说完,他掏岀信来,交与了孔明。孔明得书大喜,他令人厚赏了李丰一行人。这时有人来报说“魏明帝驾幸长安为曹真的后援,他令司马懿为平西大都督,起诸路之兵到长安聚会”。

孔明当时不免吃惊,他虽然没把希望放在孟达的身上,但是孟达真的反叛成功,对蜀兵也是助力非小。但若是司马懿成功的擒获了孟达,对蜀军的气势打击也是非常巨大。因此理念上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只见参军马谡上前曰“曹叡来长安也做不了什么事来,若担心孟达被司马懿所擒,可写书信提醒他便是了,有什么可以惊慌呢”?

诸葛亮说也只能这样了,他立刻写信告诉了孟达。可是孟达也是个作死的主儿,他回信对诸葛亮说“皖城距洛阳有八百里,至新城有一干二百里,司马懿就是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也要禀知在长安的魏主,那样的话,回返是一月有余,他孟达的城池已经加固好了,而诸将带领大兵尽守在险要之处,即使司马懿来也成不了什么事情,叫孔明放宽心便是,好好的听他的好消息”。

孔明看过了孟达的回信,气得差一点归西!他掷书于地而顿足曰“这反复之贼最终还是死于司马懿的手下了”。马谡问曰“这又从何说起呢”。孔明对他说“你也是有此见识之人,并且跟随过桓侯岀征过南中地区,并一路直下安南;为什么也问出如此荒唐的话来”。

“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乃兵家用兵之道也,岂容料一月之期乎?司马懿即领魏主之诏敕,当然是逢寇自剿,遇盗必除,焉得奏闻魏主请旨?若得知孟达已反,不超过十天,人马必到孟达的城下。安能措手乎”?

马谡终究太年轻,他还是不太相信。这时黄忠、严颜、赵云、张合,张辽,太史慈,甘宁皆曰“丞相所料不差,孟达叛贼必死无疑了,看来我们也靠不住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了。不过丞相还是回书一封,提醒他一下,叫他举事之前别让身边的人知晓。不然。他死得更快”!

孔明曰“古言说:“姜还是老的辣”在说不假!你们一言直接切中了要害!本相就再写书信一封,提醒一下这个孟达吧”!

于是孔明立即写了文书交于来人带回,孔明叫他在路上也要小心,免得发生变故。其人连连答应,便回新城去了。

再说司马懿奉了曹叡之旨带兵符到了皖城调兵,他命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去各郡催调兵马。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昭字子尚。二人也是素有大智,深通兵法韬略的人。他俩随父从军,在路上就拿获了这个使者,审问清楚一切情况。使者把孟达和孔明勾搭的这一切情况和盘托出,并交出了孔明的书信。

司马父子看后皆以手加额曰“吾主真乃洪福齐天!诸葛亮从陇西接连杀败夏侯楙、曹真。大魏已经损兵三四十万,朝里朝外是人皆胆寒。天子也不得已驾幸长安!若再不用吾来调兵拿获孟贼的反情,待孟贼一反,他手下也有十余万人,那是二都休也”!

此贼即与孔明相通,待吾擒了此贼,孔明心寒,必自去矣!这时又有孟达的心腹人也具状出首孟达。

司马懿下令立刻发兵新城,众人皆认为要禀报天子,方可行事,司马懿对他们,特别是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说,你的就是和孟达的想法一样了,他就是如此判断事情的,所以注定的不能成事。现在我们来个权宜之计。一面拜书奏闻,一面发兵擒贼,就这样孟达就轻松的被司马懿擒获了。

司马懿调集了诸路兵马二十余万,来到了长安。他把擒孟达的事报告了明帝,并伏地请罪。曹睿扶起,又嘉奖了他。并让他代替曹真为大都督,对抗诸葛亮的大军,自己则回洛阳皇宫安定民心去了。要知后事如何,请接着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