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离开

九月二十日,盛家启程回京。

盛临乐踏上马车,回头看向将军府大门,顶上的匾额已经拆除,空落落的,有些陌生得不像是她住了近一年的家。

将军夫人催促她快上车,“走吧,一会儿该遇上百姓了。”

这会儿才寅正,天都还是黑漆漆的,盛将军刻意安排夜里出发,免得遇上百姓热忱拦路,以致于堵得水泄不通,迟迟出不了城。

马车里铺了软垫,盛临乐正想躺下去再补个觉。

眠眠迷迷瞪瞪的眼睛顿时一亮,三两下从徐淑清怀里拱下来,双脚并用爬到盛临乐身上,‘嘟嘟’‘嘟嘟’叫个不停。

盛临乐被这孩子的黏糊劲儿弄得没法睡,只能拿起旁边的木偶陪他玩。

徐淑清含笑道,“先前你大哥陪他玩木偶时,他便黏着你大哥,现在知道你比你大哥玩的花样儿多,这孩子就喜新厌旧了。”

盛临乐笑了笑,嗷呜嗷呜学老虎叫逗孩子,演累了就小声唱歌给眠眠听。

没过多久,盛临乐搂着眠眠睡了过去。

徐淑清给两个孩子盖上被子,小声道,“娘,刚才小妹唱的那两只老虎是您教的?好奇怪的歌谣,怎么还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耳朵的。”

“不是我教的。”将军夫人摇了摇头,笑道,“词是怪了些,不过曲调还挺朗朗上口,许是跟傀儡戏班里那几人学来的。”

徐淑清低头看了眼盛临乐,“说来那戏班子能跟咱们回京也不错,回头等小妹的《奇女列传》画完了,叫他们也排几出戏来看看,到时还能喊上堂妹他们来家里热闹热闹。”

将军夫人笑说,“这还没出城呢,就想到回京看戏了?在这里还没看腻味吗?”

徐淑清羞赧,她也不是单纯爱看那傀儡戏,就是同眠眠一样,喜欢那些精巧木偶,更想知道龙女雕刻出来会是何等惊艳。

马车行至城门已是卯初,破晓时分,天光微亮。

城内,周围早起的百姓路过将军府,大惊失色,“哪个不要命的竟然把盛将军家的门匾偷了!”

“你睡糊涂了吧,将军家守备森严,怎么会有人去偷门匾那木头疙瘩!”

两人对视一眼,这才反应过来门匾不见了意味着什么。

不出一刻,整条街的人都醒了,围在将军府门口叽叽喳喳议论。

有人猜测, “他们应该是半夜走的,我夜里隐约听见了车马声。”

“那你怎么不出来看看啊,若是他们,说不准还能拦一拦。”

那人后悔道,“我以为是在做梦就没当回事,那崔管家先前也说月底才会走,谁能想到离月底还有十天就……”

众人兴叹。

半日后,将军府门外又来了许多百姓,抱着孩子的,扶着老妪的,还有坐着轮椅的……层层叠叠,似是全城的人都挤到了这条街里。

刘棉站在城门楼上远眺,手指着城里一个方向问旁边的长史,“那儿是盛永济的住所吧。”

长史手放在眉骨上看去,点头说,“是的,大人。”

刘棉笑了笑,手背到身后,又看向别处,“听闻漠城有一处红枫山,不知长史可知那山里风光如何?现下秋高气爽,正适宜出门走走。”

长史摸不准刘棉是真想登山看风景,还是又另有所指,想了想,谨慎回道,“大人,山路陡峭,寻常没多少人去那红枫山游玩。”

刘棉说,“哦?”

长史顿了顿,手指摩擦袖口的衣料,忽而又说,“不过大人若是单想赏红枫,可以去临溪村上游。”

刘棉眉头一动,淡淡道,“可有住处?红枫需得与夕阳落霞共赏才最有意蕴,我想到时在山里歇上一夜。”

长史垂眸道,“有的,那儿有一处庄子。不过……”

刘棉看向长史,“不过什么?”

长史道,“那庄子曾是前任太守的私产,后来……您也知道,裴御史查账查出来后就命人去贴了封条。”

沉默了一阵,刘棉理了理袖口,淡声道,“金秋不赏枫,实在可惜。”

长史没再搭话。

“虽还未到这丹枫最艳丽时候,不过临别前还能再看到满山斑斓之景,也不算遗憾了。”徐淑清掀起车帘,感叹道。

盛临乐也凑个脑袋去看,惊叹道,“好漂亮的山景。”

只见对面,满山枫叶凌乱参差,红橙与黄绿相辅相成,掩映生姿。

徐淑清看了一会儿就让开了位置,盛临乐干脆趴在窗柩上慢慢看,好半天才收回视线,转头问道,“咱们要多久才能到京城啊?”

徐淑清笑了下,“这一行人多,走得慢,约莫得冬月上旬才能到了。”

饶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盛临乐还是有点难接受。

她得坐这颠得人骨头都要散掉的马车一个半月啊!

将军夫人看她呆住的神情,又告知她一个不幸的消息,因盛将军带了一万精兵回京,这一路上他们还不能进各州府城池,只能在野外安营扎寨。

盛临乐揉搓脸颊,深深叹了一口气,“就当郊游了吧。”

徐淑清:“娘吓你呢,到了州府还是要在城里歇上几日的,需得采买干粮,不然你真以为这一路就靠车里这点食物能撑回京城?”

越往北走,天气越冷。

抵达陇州时,盛临乐已经穿上了长褙外衫。

陇州太守给他们提前安排了住所,是一处素雅别致的小院,还安排了十数个年轻精干的下人伺候。

盛临乐还在奇怪这陇州太守怎么这么殷勤时,徐淑清给她解释说,“这陇州太守姓徐,虽不是本家人,但还是与咱们沾了点亲。”

原来如此,盛临乐了然。

晚上同太守一家吃饭,这里正式聚会流行分餐而食。

每人一方小桌,每桌上十道菜,鸡鸭鱼肉皆有,陇州好面食,那炖肉、烤鸡还都各配了面饼和面卷。

味道很合盛临乐口味,就是面饼子吃太多,快晕碳了,艰难憋住不知道第几个哈欠。

陇州太守抚须笑道,“将军功绩斐然,连文人墨客都以将军为榜样编了时兴故事,在陇州地带十分盛行。”

盛将军愣了愣,转而看了眼盛临乐,笑了下,“徐大人说的不会是那本《少年将军传奇》吧?”

陇州太守:“看来将军也知晓这本书,不过不止这本。光是我知晓的还有其他七八本,都是叫什么将军传的。”

盛将军端起酒盏敬了对方一杯,摇头笑了笑,“没成想这陇州文人比漠城的还夸诞。”

陇州太守大笑,“也算兴盛了我陇州的文风,还得多谢将军。”

盛临乐直起身子,侧着耳朵听他们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