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9章 刘棉

傀儡戏台搭在一处偌大的院子里,台高五尺,周围包了一圈深色幕布作遮挡,高度恰好能容得下一个操纵师在下面走动。

戏还未开场,台下已是座无虚席。

杜卫瞧见杜大洪在舔嘴唇,取下挂在腰间的水袋,“爹,喝口水吧,我去问问还有多久开场。”

杜大洪拦住他,“等着就是,问了又不会提早开场,我不喝这个,刚买的绿豆汤给我吃一口。”

杜卫又从脚边背篓里翻出装绿豆汤的竹筒,“您慢些吃,这里面还有冰。”

杜大洪心里熨帖,嘴上抱怨,“啰嗦。”

坐在杜大洪身边的中年男人笑道,“你儿子孝顺。”

杜大洪如今能坐着轮椅活动了,脾气越发好起来,一有人夸他儿子就高兴得不行。

他摆手,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说,“还行吧,非得花钱拉我来看戏,说是过节就该有个过节的样儿,我今儿早地里的杂草都没拔就被他带进城嘞。”

中年男人微微颔首,“难得过节,应该享享清闲,你儿子是体恤你,这轮椅也是他给您做的吧。”

“是嘞是嘞,也是得官家老爷仁善,我们村好些腿脚不利索的坐上轮椅了,这东西好用得很。”杜大洪招呼杜卫拿吃的出来,热情道,“都是在这大园子前面那些小摊上买的,干净着呢,您也吃点?”

杜卫扫了眼中年男人的衣着,应是个富贵老爷,伸向背篓的手有些犹豫。

中年男人轻抚胡须,和煦道,“多谢,不过我来时已经吃过了。”

杜大洪又举起竹筒,“那喝点绿豆汤?也是外面摊子上买的,这么一竹筒就四文钱嘞。”

“多谢,我也买了紫苏水,您可要尝尝我这饮子?味道尚可。”中年男人从腿边拿起自己的竹筒。

紫苏水一竹筒就得八文钱,杜大洪没舍得买,自然也不好意思喝别人,摆手拒绝了递过来的竹筒,“不了不了,小老儿吃绿豆汤就够了。”

锣声敲响,全场寂静。

台下众人目光汇集到戏台之上。

尺八吹响,台上从右至左,缓缓拉开一幕苍凉辽阔的图景,待到幕布图景全部展开,浑厚雄壮的男声开始唱喏,“将军年少闯边关,行万里,踏千山……”

唱至第三句,三弦与大鼓适时加入,节奏明快的弦音与力量强盛的鼓声交相辉映。

一股头皮发麻的战栗感顿时袭遍全身,本还有些昏昏欲睡的观众一下振奋起精神。

中年男人愣了愣,这唱曲既不像高扬婉转的北调,也不像清丽柔美的南曲,他扫了眼周围人的反应,居然还有人在应和跟唱。

片头曲也就十来句词,曲终唱罢,杜大洪才小心地呼出一口气,小声感叹,“还得是咱们这边的唱调听着有劲儿,多少年没听过了。”

杜卫问道,“爹,你听过这种唱调?”

杜大洪颔首,神情有些怀念地说,“几十年前听过,后来那些南曲班子进城后,咱们这本土调子就没落了。”

原来是漠城本地的曲调,中年男人眯了眯眼,没想到这盛家三姑娘竟喜欢这种粗犷豪迈的曲子,真是跟盛永济一个脾性。

戏到中途,中年男人站起身准备离场。

杜卫疑惑地看了眼,瞥见被男人落在地上装饮子的竹筒,刚想喊住对方又收住声,自言自语地说,“有钱老爷,八文钱说丢就丢了。”

杜大洪看得入迷,丝毫没发觉身旁座位换了人,喃喃自语,“这木头疙瘩怎么雕的,还能眨眼嘞,好看,这戏好看。”

杜卫笑了笑,收回视线继续看戏。

正被一群小孩占领的成衣摊子里,王随提着一篮子巴掌大小的木偶,状似无意地路过。

“大哥哥,你篮子里是什么?”李虎走到王随跟前,小眼睛躲躲闪闪,嘴上却大声询问。

王随停住脚,拿起一个木偶晃了晃,还没开口就吸引了周遭其他小孩的注意。

“呀——是小将军木偶!娘,我想要!”

“这是傀儡戏的木偶!它的手能动吗?也能眨眼睛吗?”

小孩们一窝蜂跑过来,叽叽喳喳围住王随,王随笑容可掬,连声应道,“对,是的,就是傀儡戏的木偶,现在只要十五文一个,还送一把武器。”

李虎领头惊叹,小孩子们顿时‘哇’声一片,眼巴巴地,一脸渴望地看向各自的父母。

小孩们的爹娘捂住岌岌可危的荷包:……

盛临乐摇了摇头,忍俊不禁地看了眼另一边角落里的秦枸,燕娘站在他轮椅后面,侧耳听着这边的动静,嘴角含着浅笑。

围拢来的小孩越来越多,盛临乐侧身躲开一个冲撞过来的小胖墩。

盛临平站在眠眠的婴儿车边,对盛临乐挥了挥手,盛临乐小跑过去,“大哥,你们还要逛吗?”

徐淑清掏出手帕给盛临乐擦汗,“不逛了,眠眠发困要瞌睡,你怎么也不往阴凉处躲一躲,瞧你这一脑门的汗。”

盛临平从婴儿车扶手解下皮革水袋给盛临乐,抬头看了眼日头,正要说话,眼角瞥见一抹熟悉的身影。

徐淑清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怎么了?”

盛临平微微蹙眉,低声说,“没什么,看见刘太守了。”

“刘太守?”盛临乐惊讶,没认出哪个是太守,盛临平指了指背对离开,身着暗色长衫的男人。

盛临平喃喃道,“他怎么会来栖云园……”

刘棉踏出栖云园大门,顿了顿,又转头看向周围的百姓,无论是进园之人,还是尽兴出园之人,皆是满心欢喜的模样。

刘棉思忖良久。

几日后。

小太监低垂着脑袋,步履匆匆,直到走进一处宫殿才缓下步子。

贵妇人斜倚在软榻上,半阖着眼皮,一手轻摇团扇,一手撑在脸颊上,语气懒怠道,“又是哪个小混账闯了祸?”

小太监取出袖子里的信笺,双手奉给贵妇人身旁的姑姑,“娘娘,是漠城来信。”

贵妇人轻挑眉头,略直起身,“刘棉花?”

小太监的头低得更下去,语气更加恭敬,“回娘娘,是刘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