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篓子在十一的叫声中回过神来。
清明的眼神瞬间被恐惧笼罩。
整个人吓得瑟瑟发抖。
“完了,完了,这文房四宝是长公主才赏的。
要是被长公主晓得文房四宝被毁,万一怪罪下来,可怎么好啊?!”
小篓子一边白着脸解释,一边用恐惧地眼神看着柳嬷嬷。
柳嬷嬷一僵。
怔忡地看着自己的手。
她只是扶了把十一皇子,好好的,怎么就摔了出去呢?
到底是宫斗高手,瞬间明白过来,自己只怕是掉进了十一皇子设下的坑。
小兔崽子,倒是小看了他。
十一生于冷宫、长于冷宫,只怕早就练就了玲珑心。
她一点点收紧手中的帕子,痛定思痛,无论如何,定要劝娘娘痛下杀手,斩草除根。
这种狠心的狼崽子,绝不能任其长大。
宋谨央目送小九一行离开,缓缓起身。
日头渐渐大了起来,照在她脸上,微微有灼痛感。
刘嬷嬷吩咐人拿来伞,撑开的一瞬间,宋谨央眸光一暗,光线被隔绝在外。
“长公主,日头忒大,咱们还是进屋吧。”
宋谨央没有动,问道。
“阿留,你说贵妃把小九送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刘嬷嬷撇撇嘴。
“眼热了呗!看到十一皇子出入您府上,俨然成为最特殊的皇子,她怎么忍得了?”
这个贵妃,仗着母族强大,什么都要最好的。
性子傲然,绝不能容忍有人走到她前头。
若非皇后出身孤独家,只怕也要被她踩到泥地里。
素香、素馨对视一眼,赞同地点了点头。
宋谨央却没有说话,眉头依旧蹙着。
不知过了多久,她目光灼灼地看着是嬷嬷。
“阿留,通知咏宁她们,立刻收拾东西,去端园避暑。”
“啊?哦,哦,好!”
刘嬷嬷一怔。
虽然满心疑问,可还是爽快地安排人去传话。
素香不解。
“长公主,去端园的日子怎的提前了?”
宋谨央原本定于半月后去端园小住。
如今不仅让姑娘们提前去,甚至可能留一整个夏日。
那岂不是入了秋才回府?
素馨拉了拉素香,微微摇了摇头。
两人屈膝一礼,轻轻地退了出去。
宋谨央眸光闪动,贵妃对太子之位势在必得。
这次不惜得罪孙少保,也要强行送小九来,只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谨慎起见,还是让咏宁她们出去避一避吧。
不一会儿,门外响起凌乱的脚步声。
刘嬷嬷面带急色走了进来。
“长公主,出事了,两位皇子打了起来。”
宋谨央一听,腾得站起来。
许是刚才晒久了日头,又许是起身的动作过快,她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
刘嬷嬷大急,立刻上前扶住她。
“长公主,您歇着吧,奴婢去前头走一遭,回头再向您禀报。”
宋谨央摇了摇头。
她必须去。
正好确认一下心中的想法。
那个柳嬷嬷总给她怪异的感觉。
一行人到外书房时,宋青黑着脸站在门口,看着里面狼藉一片。
十一叫声已停,肩膀一耸一耸,垂头丧气地低泣着。
柳嬷嬷脸色阴沉,瞥着十一的眸色中全是冷厉。
看到宋谨央过来,宋青立刻躬身迎了上来。
小九见到宋谨央,害怕地缩了缩脖子。
下一秒,又骄傲地挺直身子,摆出一副“我没错”的模样。
“怎么回事?”
宋谨央沉声问道。
小九壮着胆子上前回话。
“皇姑母,小九出宫前,母妃再三叮嘱,要与十一好生相处。
故而,小九见了十一便主动招呼他。
是他,出言不逊,叫小九滚,说宋先生是他的先生,我不配上宋先生的课。”
小九义愤填膺地说完,痛心疾首地瞥了眼十一,沉着声开口。
“十一,我知你从小长自冷宫,怨恨父皇、母后,迁怒于我们几个哥哥。
我能理解你。
但你千不该、万不该拿柳嬷嬷撒气。
她只是个下人,好心扶了你一把,你何苦陷她于不义?”
宋谨央看了看柳嬷嬷。
后者面露委屈,勉强露出一笑,冲她屈膝一礼。
“长公主,”柳嬷嬷一开口便哽咽了,“奴婢受些委屈不防事。十一皇子还小,您千万别怪他。”
宋谨央没有说话,拄着拐杖踱进了门。
她环视四周,目光最先落在十一身上。
好好的蜀锦外袍,被撕裂了衣襟,露出里面的亵衣。
腰带上的玉佩不见踪迹,徒留一根空荡荡的络绳。
发髻歪到一边,几缕发丝散在鬓间,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宋谨央眸光微凝,立刻吩咐素馨去请府医。
接着,她的目光落到跪在地上的小篓子身上。
小篓子更惨,头发完全散开了,身上的衣袍被扯得乱七八糟,袖口都破了好几处。
半张脸肿了起来,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宋谨央强忍怒火,继续看着四周,视线不经意地落在东侧的书柜上,微一停留便转开了视线。
最后,她看向躲在屋外的小太监。
“把手伸出来。”
小太监们面面相觑,不明白宋谨央的用意。
等真正明白过来的时候,想收回手已然来不及。
“哼,吃里爬外的东西,竟敢打主子?谁给你们的胆子?”
打过人,怎么可能不留下痕迹?
只一眼,宋谨央便知道是谁动的手。
当场拖出几个小太监。
“来啊,把他们绑起来,每人三十大板。”
话音刚落,小太监立刻跪下哀求。
“长公主饶命,奴才们再也不敢了。求您高抬贵手,饶了咱们狗命吧!!!”
不论他们怎么哭求,宋谨央都不为所动。
不一会儿,“啪啪”的杖责声、“啊啊”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幸免于难的小太监吓得瑟瑟发抖,恨不得将自己蜷缩成一团。
小九吓得脸色发白,柳嬷嬷脸色难看至极。
精明如她,怎么可能不明白,这哪是打小太监,分明打的是贵妃娘娘的脸啊。
看到九皇子吓得直发抖的身影,她心疼到不行,打定主意要保住小九。
绝不能让他落下不悌的名声。
柳嬷嬷缓缓跪下。
“长公主,是奴婢的错,请您责罚!
奴婢看护不力,让两位皇子起了冲突,奴婢该死!”
小九大急。
“嬷嬷,这哪是你的错?分明是十一,挖了陷阱让你跳。”
“哦?是十一冤枉柳嬷嬷?”
“没错,也是十一弟挑衅我在先,太监们护主心切,才打了他。”
小九恶狠狠地瞪视着剩下的小太监。
小太监不得不抖着身子,结结巴巴地上前禀报。
“回禀长公主,的确……是……是十一皇子……主……主动……挑衅,冤枉柳嬷嬷。”
一旦开了头,后面说话便顺了起来。
“柳嬷嬷好心扶起十一皇子,但十一皇子怀恨在心,借势摔倒,正好碰翻了……文房四宝。”
小太监说得很清楚。
十一为了构陷柳嬷嬷,才假意摔倒,故意打翻文房四宝。
借机激怒长公主,借她的和打击九皇子和柳嬷嬷。
柳嬷嬷委屈地抹着泪。
“长公主,求您不要责怪十一皇子。
一切都是奴婢的错,是奴婢力使得大了,十一皇子这才没收住力,推翻了几案。”
柳嬷嬷口口声声责怪自己,却句句将责任落到十一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