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上瞒下,从来不是地球世界的特色,某种意义上来说,御兽世界人类的欺上瞒下行为更加夸张,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欺上瞒下。
某些问题,龙易超认为很严重,玄玉军的高层管理人员们,就会当作严重问题吗?固化的思想观念不会那么容易改变!
譬如,某个矿井坍塌,死伤数万位玄玉军将士,灵魂来自于地球世界的龙易超会认为很严重,御兽世界土生土长的玄玉军高层管理人员们,会觉得很严重吗?稀松平常!
再比如,两位强者交手,误杀数百或者数千位玄玉军将士,按照御兽世界的惯例,死了也就死了,弱者从来无人权,但这显然不符合龙易超的思想观念。
欺上瞒下行为的存在,就意味着龙易超所了解的玄玉军发展状况,与玄玉军真实的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区别,甚至在某些方面,有可能是南辕北辙!
长期以来,龙易超致力于改造玄玉军将士们的思想观念,然而他终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明,有成果,但不多。
改变成年人的思想观念,的确很难,但是通过教育培养,改造御兽世界青少年的思想,就会简单许多。
因此,龙易超早已在炎龙王国境内推行学校教育,在玄玉军将士们的生活条件普遍得以提升,能够吃饱穿暖之后,让他们的子女接受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等到十几、二十年以后,受过教育的新一代玄玉军将士成长起来,才会开始在思想上真正的改造御兽世界。
思想观念的改造,不是一两代人能够完成,必定是一个长达数百年乃至于数千年的过程,好在龙易超的实力足够强,寿命足够长,他压得住,也等得起。
未来,随着一代又一代从小生活在龙易超的光辉下、接受全面教育的玄玉军战士成长起来,龙易超的思想和命令,必将得到更加彻底的贯彻。
且不说未来之事,为了讨好龙易超,各地的玄玉军时常进献奇珍异兽,其中,数月之前进献的一批灵兽坐骑,在当时就博得了龙易超的欢心,如今正好用得上。
在一个日益壮大的组织中,恭维奉承、阿谀谄媚等行为,自是难以避免,龙易超又不是圣人,纵使偶尔会有训斥,但总得来说,还是比较享受,自然不可能禁绝。
其实,就算龙易超是一个道德圣人,也无法杜绝贪污腐化、阿谀奉承等问题,若想要“水至清”,则结果很可能是“无鱼”!
数月之前进献的一批灵兽坐骑,名为踏云兽,由玄玉军火鹤王国分部进献,因为博得了龙易超的欢心,参与进献的玄玉军将士普遍得到了赏赐和提拔。
踏云兽一族,战斗力不强,但外形极其华丽壮美,有些像地球世界华夏国神话传说中麒麟,非常符合龙易超的审美。
踏云兽晋升为一阶灵兽时,必定觉醒天赋神通-踏云,这也是踏云兽名字的由来,踏云而行,威严壮丽、神秘莫测,且不说速度快不快,至少很帅。
作为一种适合摆谱的帅气坐骑,踏云兽一族得以在夹缝中生存、繁衍生息,否则,战力孱弱的踏云兽一族,怕是早已灭绝。
龙易超俗人一个,不可能彻底杜绝骄奢淫逸,对于踏云兽这种流光溢彩、祥云缭绕的坐骑,自是喜欢的不得了。
安排好玄玉军火鹤王国分部及风家与风灵神鸟一族的事务,龙易超、冰粹璃及虬龙卫和玄玉军最高统帅部秘书处的一百多位玄玉军将士,皆骑乘踏云兽,启程南下。
踏云兽踏云悬浮飞行,速度不算快,大概与地球世界的跑车差不多,除了帅气以外,还有些其它好处,譬如能够无视地形变化,譬如近乎没有动静等。
没有动静其实是个极大的优势,能够有效减少风险,在御兽世界,长途跋涉之时,声音是暴露踪迹的主要原因之一,容易引来荒野盗匪或者其他敌人。
当然,以龙易超一行人的综合战斗力,不会在意途中是否遭遇风险,况且,南行路上,多是玄玉军渗透控制区,没那么容易遭遇荒野盗匪或者其他敌人。
一路南行,龙易超在视察玄玉军真实生存状况的同时,顺便消灭了一些顽抗玄玉军的御兽贵族世家势力,帮助当地玄玉军更快更好的发展扩张。
每个御兽国度境内,都有数以百计的御兽贵族世家势力,其中会有一部分比较识时务,自然也会有一部分不那么识趣。
与玄玉军作战坚决,并给玄玉军造成重大损失的御兽贵族世家势力,数量不少,龙易超南下途中遇到了,岂会视而不见?打压屠戮一番,举手之劳而已。
玄玉军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但在龙易超一行人面前展现的,都是光鲜亮丽的一面,玄玉军各地的管理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掩饰黑暗残忍、苦难凄惨的一面。
粉饰太平、弄虚作假的手段,御兽世界的人类同样擅长,玄玉军各级管理人员自然也会,并且更为高明,颇有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
如此一来,龙易超就不能了解玄玉军的真实发展状况,无法察觉问题吗?怎么可能?龙易超的感知洞察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堪比全知,想要瞒住他,太难了!
地球世界的人类高层,没有超凡伟力,纵使地位再高,若底下的人有意隐瞒,总是比较容易瞒过去,御兽世界却不同,刻意隐瞒的难度要大上许多。
玄玉军的各级管理人员当然知道隐瞒的难度很大,但他们也有优势,那就是玄玉军将士们惊人的执行力,可以在极大的范围内,同步执行掩饰隐瞒的行动。
不过,龙易超超大的感知洞察范围、洞察入微的超强侦察能力,就已经决定了,沿途的玄玉军各级管理人员都做了些无用功,没办法,他们不清楚龙易超的能力底细。
龙易超发现了许多问题,但没必要立刻挑明,他要推动解决的,不是具体的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问题,而是事件和问题背后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