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参谋 > 第3章 刘基 | 神机妙算的大明太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章 刘基 | 神机妙算的大明太师

他是大明王朝的首席军师,也是百姓心中神一般的存在。他为大明江山的创立出谋划策,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也”。他尽心尽力维护国家的安定,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他才华横溢,着作颇丰,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就是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着称的大明太师——刘基。

刘基,字伯温,世称刘青田、刘诚意、刘文成,处州路青田县南田(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朱元璋的首席谋士。

公元1311年,元至大四年。刘基出生在浙江青田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家族历史悠久且显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刘基的八世祖刘延庆是北宋名将,因功积官至相州观察使、龙神卫都指挥使、镇海军节度使。他的七世祖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官至太尉,历封荣国公、杨国公。后来家族逐渐衰落,迁徙至南田武阳,由武将世家转变为书香门第。刘基的曾祖父刘濠在南宋末年官至翰林掌书,为人宽厚仁义,南宋灭亡之后,辞官回家隐居。他的祖父刘庭槐是元朝的太学上舍,对天文、地理、阴阳、医卜、风水颇有研究,他的父亲刘爚是元朝的遂昌教谕。

刘基的家世可谓是“远祖尚武,近世修文”。刘基出生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为他日后的博学多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基从小就天资聪慧,好学习,由父亲启蒙识字。他读书通达、博学多才,十二岁便考中秀才,乡间父老都称他是“神童”。刘基不仅记忆力超群,能够过目不忘,而且思维敏捷,对所学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公元1324年,元泰定元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学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

公元1327年,元泰定四年。十七岁的刘基离开郡庠,拜处州名士郑复初为师,学习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在郑复初的教导下,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十分精通。《明史·刘基传》记载:“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郑复初曾对刘基的父亲刘爚说:“你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

公元1333年,元元统元年。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

这一年,刘基二十三岁。

然而,此时天下大乱,战火连连,再加上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人在官场中受到诸多限制和排挤。刘基考中进士后,并没有立即得到官职,而是在家闲居三年。

刘基在家苦等了三年后,终于盼来了做官的机会,他被任命为高安县丞。在任期间,刘基清廉正直,深受百姓爱戴,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地方豪绅。

当时,高安县的社会风气腐败,豪强恶霸与贪官污吏相互勾结,鱼肉百姓,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刘基到任后,深入调查,搜集证据,坚决惩治那些为非作歹的豪强恶霸和贪赃枉法的官吏。他的公正执法和果断行动,让当地的社会风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百姓们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青天大老爷。但因为刘基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任职期满后,刘基辞去官职,返回了青田。

公元1343年,元至正三年。朝廷征召刘基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在这个职位上,刘基依然秉持着公正、公平的原则,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然而,刘基的正直和公正却再次遭到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排挤。当时,朝廷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一些官员为了谋取私利,不惜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刘基对此深感不满,他多次上书弹劾这些官员,要求朝廷严肃处理。但刘基的弹劾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反而遭到了一些大臣的责难和反对。刘基对朝廷的失望越来越深,无奈之下,再次上书辞职,任期不到一年便离开了这个职位。

公元1346年,元至正六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这段时间,刘基以教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两年后,刘基结束在丹徒的半隐居生活,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

公元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徐寿辉攻陷杭州,在攻陷杭州之前,刘基便带着家人回到故乡。回到故乡不久,朝廷起用刘基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平定浙东一带的方国珍叛乱。

方国珍是元末着名的海盗和农民起义领袖,他在浙东沿海一带势力强大,经常骚扰百姓,抢劫财物,给当地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刘基到任后,积极组织力量,制定作战计划,准备对方国珍进行围剿。

当时,元左丞帖里帖木儿欲招安方国珍,他认为方国珍势力强大,难以剿灭,不如招安,以避免战争的损失。刘基则坚决反对招安,他认为方国珍是首犯,不诛无以惩后,如果招安,只会让他更加嚣张,后患无穷。他主张趁方国珍势力未成,彻底将其剿灭,以绝后患。方国珍得知刘基的态度后,十分害怕,如果刘基坚决围剿,他将难以抵挡。于是,他派人用重金贿赂刘基,试图让他改变主意。刘基为人正直,廉洁奉公,他坚决拒绝了方国珍的贿赂,并表示绝不会与他同流合污。方国珍见贿赂不成,便又派人到京城,贿赂朝中权贵,试图通过他们来压制刘基。

在方国珍的贿赂和朝中权贵的压力下,朝廷最终决定招安方国珍,并授予他官职。而刘基则因为坚持己见,反对招安,被指责为擅威福,遭到了大臣们的诘责。刘基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失望,他一怒之下,辞去官职,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后,刘基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他在青田山中修建了一座小茅屋,取名为 “诚意伯府”,从此在这里读书、写作、思考。

在这段时间里,刘基创作了《郁离子》这部寓言体散文集。《明史·刘基传》记载:“基遂弃官还青田,着《郁离子》以见志。”

《郁离子》是刘基的重要着作之一,全书共十八章,一百九十五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了刘基对社会政治、人生哲理、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在书中,他批判了元朝的黑暗统治,揭露了社会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改革建议。他主张以民为本,实行仁政,减轻百姓的负担,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他还主张选拔人才,任人唯贤,让有才能的人能够得到重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郁离子》,刘基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和无奈,也为他后来辅佐朱元璋奠定了思想基础。

公元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天下局势愈发混乱,各方势力逐鹿中原。朱元璋此时已占据应天(今江苏南京),势力逐渐壮大,正雄心勃勃地谋划着如何平定江南,进而统一天下。他听闻刘基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兵法,且对时局有着深刻的见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心生招揽之意。

起初,朱元璋派大将胡大海去邀请刘基出山相助。胡大海带着朱元璋的亲笔书信和丰厚的礼物,满怀诚意地前往刘基的隐居之地。然而,刘基此时对元朝仍抱有一丝幻想,且对朱元璋的实力和未来发展心存疑虑,因此婉拒了胡大海的邀请。但朱元璋并未就此放弃,他明白像刘基这样的大才,若能为己所用,必将如虎添翼。于是,朱元璋听从宋濂的建议,派能言善辩的孙炎前去邀请刘基。孙炎带着朱元璋的重托,来到刘基家中,他向刘基详细阐述了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和远大抱负,以及对他的敬重和期待。可刘基还是拒绝了,不过为了答谢朱元璋的诚意,他写了一封书信,并把自己的宝剑交给孙炎,请他转交给朱元璋。

孙炎见刘基还是不肯出山,便对刘基说:“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这句话暗藏玄机,暗示刘基若不出山辅佐朱元璋,便是违背天命。刘基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其中的威胁意味。他虽一心想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纷争,但也不想因此招来杀身之祸。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刘基最终决定出山,跟随孙炎前往应天。《明史·刘基传》记载:“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于《道藏》中重新发现。比较儒、道、墨、法、名、杂诸家,基始出。”

这一年,刘基五十岁,正式成为朱元璋的重要谋士。

刘基到达应天后,朱元璋亲自出城迎接,以最高的礼节接待他,随后将他安排在礼贤馆居住。朱元璋迫不及待地与刘基谈论天下大事,询问平定江南的策略。刘基见朱元璋如此礼贤下士,且心怀天下,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辅佐的明主,于是将自己多年来对时局的思考和谋划倾囊相授,献上了《时务十八策》。

《时务十八策》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民生等多个方面,为朱元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战略规划。

在政治上,刘基主张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今元政失修、海内鼎沸。诚能效汤、武吊民伐罪,以百里之地,率一旅之师,可取而代之”,强调朱元璋要顺应民心,以仁德为怀,建立一个符合百姓期望的政权。

第三,在军事上,他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指出陈友谅和张士诚是朱元璋的两大劲敌,其中陈友谅 “地居上游,奄有荆、襄,窥伺江东已久”,且 “弑主自立,名号不正”,但其势力强大,野心勃勃,是最具威胁的对手;而张士诚 “窃踞江、浙,称孤道寡”,不过是个 “守虏”,胸无大志,不足为惧。因此,刘基建议朱元璋采取 “先灭陈、后攻张、统一江南后北上灭元” 的战略方针,先集中力量消灭陈友谅,解除西面的威胁,再挥师东进,平定张士诚,统一江南,最后北上推翻元朝,夺取天下。

在经济上,他提出要 “耕不忘战,战不忘耕,以耕备战,以战护耕”,鼓励百姓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军队的物资供应,同时要 “与民休养生息”,减轻百姓的负担,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以增强国家的实力和凝聚力。

在用人方面,刘基主张 “尚贤者政之本也”,要广纳天下贤才,任人唯贤,让有才能的人能够得到重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他还对赏罚分明、尊儒重孔、兴塾廷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朱元璋看完《时务十八策》后,犹如醍醐灌顶,对刘基的谋略和远见佩服得五体投地。后人也将刘基的《时务十八策》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民间也就有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传说。

在刘基的建议下,朱元璋将战略重点放在了西面的陈友谅身上。

陈友谅出身渔家,本姓谢,因赘于陈氏而改姓陈。他力气大,武艺好,在县为吏时,因与上司不合,屡受责备,遂投徐寿辉部将倪文俊部,后因战功升为领兵元帅。倪文俊迎徐寿辉在汉阳居住,控制了徐寿辉。徐寿辉欲除去倪文俊,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成,逃至陈友谅的防区黄州,被陈友谅所杀,陈友谅尽领其众,自称平章,挟徐寿辉而自专。几年后,陈友谅在采石舟中用铁挝杀害徐寿辉,以五通庙为行殿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以江州为都。

陈友谅称帝后,势力迅速膨胀,占据了荆楚形胜之地,成为当时南方占地最广、实力最强的起义军。他野心勃勃,企图消灭朱元璋政权,进而夺取天下。陈友谅率十万舟师,自采石蔽江而下,进攻应天。同时,他派使者约张士诚从东面向朱元璋的占领地进攻,试图东西夹击,一举消灭朱元璋。

在与陈友谅的战争中,刘基的谋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面对陈友谅的来势汹汹,朱元璋的部将们惊慌失措,有的主张举城投降,有的主张退据钟山,也有的主张决一死战,但都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朱元璋心急如焚,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这时,他想起了刘基,于是立刻派人将刘基请来。

刘基来到营帐后,朱元璋急切地问道:“先生,如今陈友谅大兵压境,张士诚又蠢蠢欲动,我军该如何应对?” 刘基沉思片刻后,冷静的告诉朱元璋,陈友谅虽然势力强大,但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民力疲敝,不得人心。我们只要诱敌深入,再以伏兵攻击,定能打败他。《明史·刘基传》记载:“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

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决定一鼓作气,消灭陈友谅。

为了保证应天伏击的胜利,朱元璋先命胡大海自婺州、衢州率兵进攻信州,牵制陈军侧后。同时,他利用陈友谅的骄傲轻敌和急于求成的心理,让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诈降,诱使陈友谅孤军深入。陈友谅接到康茂才的信后,信以为真,他以为朱元璋内部已经出现了分裂,有机可乘,于是迫不及待地率领大军直扑应天。

陈友谅挥军自采石抵大胜港,遭杨璟所部抗击。待到江东桥时,他发现桥已易木为石,连呼 “老康”,却无人应答,这才知道自己中了计。但此时他已深入朱元璋的防区,退路被断,只得仓促派万人至龙江登岸立栅。朱元璋在卢龙山看到陈军已进入伏击圈,立即举红旗发信号,鼓声震天。之后又举黄旗,乘陈军立营未稳之际,伏兵四起。在朱军水陆两路夹击下,陈军大乱,争相登舟溃逃。其时正值退潮,陈军巨舟搁浅,被俘两万余人,击杀、溺死者不计其数,诸将见势危急,纷纷投降,巨舰、战舸多为朱军所获。陈友谅乘小舟败退江州。朱元璋挥军追击,夺回太平、安庆,胡大海也攻占信州。应天之战以陈友谅的失败而告终。

应天之战是朱陈主力角逐的第一仗,也是朱元璋转危为安的关键一战。此役不仅挫败了陈友谅的锐气,还缴获了大量的战船和物资,增强了朱元璋的实力。朱元璋对刘基的智谋更加钦佩,对他言听计从。此后,刘基继续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帮助他巩固后方,发展势力,等待时机再次与陈友谅决战。

公元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进兵攻打安丰,安丰城岌岌可危。刘福通派人向朱元璋求救,请朱元璋前来营救小明王韩林儿。此时,刘基极力反对出兵安丰,他认为一旦出师,陈友谅肯定会前来复仇,到时候朱元璋必然会腹背受敌,极为被动。但朱元璋考虑到如果自己此次不发兵安丰,就会被天下人视为不忠不义之人,失去民心,于是他没有听从刘基的劝谏,执意率兵解救安丰。

正如刘基所料,陈友谅得知朱元璋出兵安丰后,认为这是一个复仇的好机会,于是他率领六十万大军,乘楼船,浩浩荡荡地杀向洪都(今江西南昌)。洪都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他深知洪都的重要性,一旦洪都失守,应天就将门户大开,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带领城中仅有的四万守军,顽强抵抗陈友谅的进攻。

陈友谅的楼船高大雄伟,船高数丈,上下三层,每层设有走马棚,楼船可载两三千人,而朱文正的守军则只有一些小船,在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陈友谅亲自督战,向洪都发起猛烈的进攻。他的士兵们用各种攻城器械,如投石机、云梯等,试图攻破洪都的城墙。而朱文正则带领守军们一边用弓箭、火器等还击,一边抢修被破坏的城墙。双方你来我往,战斗异常激烈,洪都的城墙多次被攻破,但又被朱文正的守军们顽强地夺回。就这样,洪都之战持续了八十五天,陈友谅始终未能攻克洪都。在这八十五天里,朱文正的守军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始终坚守着洪都,为朱元璋回师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朱元璋在营救韩林儿后,得知洪都被围,立即率领二十万大军回救洪都。陈友谅见朱元璋前来救援,便撤围洪都,移军进入鄱阳湖水域,准备与朱元璋在鄱阳湖进行一场决战。

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之一,也是决定朱元璋命运的一场关键战役。双方兵力悬殊,陈友谅拥兵六十万,而朱元璋只有二十万。陈友谅的战船高大坚固,装备精良,而朱元璋的战船则相对较小,装备也不如陈友谅。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的部将们都感到十分担忧,他们对这场战役的胜负充满了疑虑。

朱元璋深知此次战役的艰难,但他决心与陈友谅决一死战。他召集部将们开会,商讨作战策略。郭兴观察到陈友谅的巨舰行动笨拙,难以灵活应对,因此提出了火攻的策略。朱元璋采纳了这一建议,命令士兵们准备好火药、芦苇等易燃物,将其装入小船中,等待时机发动火攻。

而刘基充分考虑了鄱阳湖地区的地理环境、天气变化以及双方军队的态势等因素,帮助朱元璋选择了对己方有利的决战时机和地点。

同年八月,两军在鄱阳湖大战。朱元璋率先向陈友谅发起进攻。他一边命令常遇春等人集中火力,攻击陈友谅的指挥船,一边指挥驾驶装满火药的小船,乘风点火,快速直冲陈友谅大船阵营。一时间,风急火烈,陈友谅的大船被大火点燃,熊熊火焰迅速蔓延,整个鄱阳湖被照得通红。随后,刘基建议朱元璋移军湖口,堵住陈友谅的退路。

陈友谅的士兵被大火吓得惊慌失措,纷纷跳入水中逃生,被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陈友谅见大势已去,他率领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突围。然而,湖口早已被朱元璋重兵堵住,重重包围。陈友谅不惜冒死突围,结果在突围过程中,被流矢射中,当场身亡。陈友谅一死,他的军队顿时群龙无首,纷纷投降。鄱阳湖之战以朱元璋的胜利告终。

鄱阳湖之战的胜利,为朱元璋统一江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役过后,朱元璋顺势消灭了陈友谅的残余势力,兼并了其所有土地,并自立为王。在这场战役中,刘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谋略和智慧为朱元璋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鄱阳湖之战后,朱元璋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他占据了江西、湖广等地,成为了南方最强大的势力。而此时,张士诚占据着浙西地区,虽然他的势力比不上朱元璋,但也不容小觑。但刘基认为,张士诚为人骄奢淫逸,胸无大志。他占据浙西后,便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对部下也十分纵容,导致军队纪律松弛,战斗力下降。他建议朱元璋趁势出兵,平定张士诚,统一江南。

公元1365年,元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开始对张士诚展开进攻。刘基建议朱元璋先攻打湖州和杭州,切断张士诚的两翼,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于是,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进攻张士诚的江北地区,先后攻占了通州、兴化、盐城、泰州等地,切断了张士诚与北方的联系。接着,朱元璋又派大军进攻张士诚的浙西地区。徐达、常遇春等人率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占了湖州、杭州等地,对张士诚的都城平江形成了包围之势。

公元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平江被围困了数月之久,城内的粮食和物资逐渐耗尽,百姓们饿殍遍野,怨声载道。张士诚的军队也士气低落,无心恋战。朱元璋见时机已到,他下令对平江发起总攻。徐达、常遇春等人率领军队,从四面八方向平江发起进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朱元璋的军队终于攻破了平江城,张士诚见大势已去,他在府邸中自缢身亡,但被部下解救。后来,张士诚被朱元璋的军队俘虏,他宁死不屈,最终被朱元璋下令处死。

此后,刘基又参与制定灭元的战略,灭元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逐步削弱和分割元朝的防御力量,最终实现对全国的有效控制。朱元璋通过这一策略,不仅成功地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还为明朝的建立和后续的统一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刘基在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过程中,是绝对的智囊。

同年,朱元璋称吴王,任命刘基为太史令。刘基上任后,献上精心编制的《戊申大统历》,为新政权提供了准确的时间标准,对农业生产、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古代,历法不仅是指导农事的重要依据,更是政权合法性的象征。刘基凭借着自己对天文历法的精通,参考历代历法的优点,结合当时的天文观测数据,经过反复推算和验证,最终完成了《戊申大统历》的编制。这部历法以其精确性和实用性,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认可。

不久,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天气大旱,刘基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刘基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现象。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基便问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将自己所做的梦告诉他。刘基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三日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基释放了。

公元1368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定都应天(今南京市),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明王朝正式建立,刘基被授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的官职,负责执法纠察,整肃朝廷纲纪。

刘基认为宋、元两朝皆因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他主张明朝应该整肃纲纪,严格执法。他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无论是宿卫、宦官还是侍从,只要犯有过错,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一时间,朝廷上下人人都畏惧刘基的威严,那些曾经为所欲为的权贵们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然而,刘基的严格执法也引来了一些权贵的不满和怨恨。其中,与李善长的矛盾最为突出。李善长是朱元璋的同乡,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在朝廷中地位显赫,权势极大。他的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为人贪纵,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纵容下属违法乱纪。刘基得知后,立即对李彬进行调查,并掌握了他的犯罪证据。

李善长得知李彬被刘基查办后,亲自出面为李彬求情。他找到刘基,希望刘基能够看在他的面子上,对李彬从轻发落。但刘基为人刚正不阿,他坚决拒绝了李善长的请求,认为李彬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必须受到严惩。李善长见求情无果,心中十分恼怒,他觉得刘基不给自己面子,是故意与他作对。

刘基并没有因为李善长的不满而退缩,他坚持将李彬的罪行上奏给朱元璋,并请求将其斩首。朱元璋批准了刘基的请求。当时,正值天旱,李善长正在主持祈雨仪式。他试图以此时杀人不利于祈雨为由,劝说刘基暂缓行刑。但刘基不为所动,他愤怒地说:“杀掉李彬,天必降雨!” 最终,李彬还是被依法斩首。

李彬之死让李善长与刘基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李善长对刘基怀恨在心,他多次在朱元璋面前说刘基的坏话,诬陷他专横跋扈,目无尊长。那些平时怨恨刘基的人,也纷纷趁机附和,对刘基进行诋毁。在李善长等人的攻击下,刘基在朝廷中的处境变得十分艰难。

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被授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此时的刘基,虽然在朝廷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和荣誉,但他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政治环境。

随着明朝政权的逐渐稳定,李善长在朝中的势力让朱元璋感到有些担忧。因此,朱元璋想更换丞相。

后来,朱元璋因事要责罚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朱元璋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叩首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臣实属小材,不能胜此任。”后来,李善长辞官归居,朱元璋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恐怕也难当大任。” 朱元璋接着问:“胡惟庸呢?” 刘基马上摇头说:“丞相好比驾车的马,胡惟庸就像是一头小牛犊,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一旦重用,定会祸害无穷。”

朱元璋没有听从刘基的建议,先后任命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为丞相。正如刘基所料,杨宪因诬陷坐罪被诛,汪广洋在位无所建树,胡惟庸更是野心勃勃,专权跋扈,最终因谋反被诛,株连一万五千余人。而刘基也因为这次谈话,得罪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等人,为自己后来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此时刘基已经六十一岁,他深感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再加上朝廷中的政治斗争日益激烈,自己身处其中,身心俱疲。于是,他向朱元璋呈上了告老还乡的奏折,希望能够回到家乡青田,安度晚年。朱元璋起初并不想让刘基离开,但看到刘基言辞恳切,态度坚决,朱元璋最终还是批准了他的请求。

回到家乡后,刘基行事十分低调,他深居简出,很少与外界往来。他每天要么在庭院中读书、写字,要么与家人一起聊天、散步,过着平淡而宁静的生活。他告诫自己的儿子和家人,不要因为自己曾经的地位而炫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不要给地方官员和百姓带来麻烦。

然而,刘基的低调并没有让他摆脱政治的漩涡。当时,朝廷中的丞相胡惟庸,因为刘基曾经在朱元璋面前反对他担任丞相,对刘基怀恨在心。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报复刘基,终于,他找到了一个借口。

青田县南一百多里有个叫谈洋的地方,地势险要,位于处州、温州和福建的三地交界处,是个三不管的地界,私盐贩子、逃军等常在此藏身。当年元朝时,方国珍就曾以此为据点祸乱一方。刘基还未告老还乡时,就向朱元璋建议在谈洋建立巡检司,盘查来往行人,朱元璋批准了这一建议。但刘基还乡后,这里发生了周党山叛乱事件,地方官怕担责任,隐瞒不报。刘基认为此事重大,应上报朱元璋,于是派儿子刘琏去京师向朱元璋汇报。

按照正常程序,刘琏应先上报中书省,再由中书省上报朱元璋。但刘基与胡惟庸关系恶劣,他直接让儿子越过胡惟庸向朱元璋反映问题,这让胡惟庸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于是,胡惟庸唆使刑部尚书吴云沐上奏弹劾刘基,说谈洋这块地有王气,刘基想用它来做自己的墓地,百姓不愿给,他就上奏在这里建巡检司,驱逐百姓,以便自己霸占此地。

朱元璋本就对刘基心存忌惮,再加上他对风水、王气等说法深信不疑,看到这份奏折后,顿时警觉起来。他心想,刘基精通象纬之学,对风水之事了如指掌,他要在有王气的地方建墓地,难道是有什么不轨之心?难道他想抢夺大明的江山?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怒从心头起,他立即下诏降罪刘基,剥夺了他的俸禄。

刘基接到被剥夺俸禄的通知后,犹如五雷轰顶,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这种关于王气、墓地的说法,一旦被坐实,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祸。胡惟庸这一招可谓是阴险至极,他利用朱元璋对皇权的极度敏感,将刘基的强项变成了致命弱点。

刘基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带着儿子奔赴京师,面见朱元璋。见到朱元璋后,刘基痛哭流涕,向朱元璋赔罪。他知道,这种事情根本说不清楚,越是辩解,越会让朱元璋怀疑。而且,朱元璋已经做出了剥夺俸禄的处理,如果再辩解,就等于证明朱元璋处理得不对,这是万万不可的。所以,刘基选择了沉默,他用自己的真诚和无言的态度,希望能够消除朱元璋的疑虑。

面对刘基的诚恳道歉,朱元璋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他仔细观察刘基的表情和言行,发现他不像是在说谎,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消除了一些。但朱元璋并没有完全相信刘基,他还是让刘基留在了京师,以便随时观察他的动向。刘基也明白朱元璋的心思,他为了避免再次引起朱元璋的怀疑,只能留在京师,不敢返回老家。

在京师的日子里,刘基的心情十分压抑。他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和担忧之中,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摆脱这场危机。长期的精神压力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终于,他病倒了。

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刘基感染风寒,病情日益加重。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刘基自知来日无多,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给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上。他找来一本天文书籍,叮嘱长子刘琏,在自己死后,一定要尽快将这本书呈交给朱元璋,并且不要让子孙再学习这门学问。他深知天文之学在古代是极为敏感的领域,很容易招来灾祸,他不想让子孙再因此受到牵连。

随后,他又对着次子刘璟分析了当今朝廷的形势。他表示自己原本想写一份详细的遗表呈给朱元璋,为朝廷贡献自己的最后一点见解,但一想到当今朝廷的丞相是胡惟庸,觉得写了也是枉然,便打消了这个想法。但他还是把遗表写好了,只是叮嘱儿子不要立即呈给朱元璋,等到胡惟庸下台后,朱元璋肯定会想念自己,那时再将遗表呈上,朱元璋或许能够接受。

就这样,刘基在对朝廷的担忧和对子孙的牵挂中,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光。

同年四月,刘基在老家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关于刘基的死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被胡惟庸毒死的,因为胡惟庸对他怀恨在心,而且他服用了胡惟庸带去的御医开的药后病情迅速恶化;也有人认为朱元璋才是背后的主谋,胡惟庸只是奉命行事,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消除潜在的威胁,对刘基痛下杀手;还有人认为刘基是因病去世,他年事已高,又长期处于精神压力之下,病情加重是自然的结果。然而,由于历史久远,缺乏确凿的证据,刘基的真正死因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刘基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在文学和思想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和诗歌为主,风格质朴自然、意境深远。他的散文语言简练、结构严谨、思想深刻;他的诗歌则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富有哲理。其中,《郁离子》、《卖柑者言》、《春蚕》等作品都是其代表作,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他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既有社会认识价值,又有艺术审美价值。

纵观刘基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他以卓越的才华和谋略,为明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

在政治上,他的思想围绕仁义、民本、人才、法治、教育五个方面展开,核心是儒家的 “仁义道德”,对明朝的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军事上,他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帮助朱元璋完成帝业,被比作诸葛武侯。在文学上,他主张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作品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明初新一代文风的振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一生,是智慧与勇气的化身,是政治抱负与文学才华的完美融合,是对国家忠诚与对百姓热爱的深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