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蒋震廷眼角猛地一抽,看了看对方一身廉价的西装、皮鞋,伸出手,抬头问道:“大陆人?”

“是!”任振飞点头如捣蒜。

“走吧,进去说。”蒋震廷偏了偏头,往酒吧里走去。

王京和立花正仁也是一愣,没想到蒋震廷就这么让这个素未谋面的人一起和他们喝酒。

以他们几人的咖位,有无数人愿意花费大笔的钱财,换一个挤进他们酒桌的机会。

王京又仔细看了眼任振飞,再次确认自己并不认识这人,又疑惑的望向立花正仁。

只见立花正仁也是耸了耸肩膀,微微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他又转头看向任振飞,看见他那震惊的没了焦点的眼眸,显然他自己都不清楚。

王京摇了摇头,揣着疑惑跟着进了酒吧。

立花正仁也是好奇的看了眼任振飞,见他僵立在原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任总,走吧。”

任振飞猛地一个激灵,反应过来,微微躬腰,从腰间探出手:“您先请。”

立花正仁也不客气,率先迈步向前走去。

任振飞在他身后,双手紧紧捏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倒腾着步子,跟了上去。

昏暗的环境下,五彩的射灯晃着他的眼,借着光,他看着酒吧中奢华的装修,也是吞了吞口水。

手不自觉的往包里摸去,捏了捏那薄薄的皮质钱包,心里不自觉的担心起来。

他之前也请过红年电子公司的经理吃过饭,去的地方已经是他认为足够高档的地方。

只是那些地方和这个酒吧比,就太过普通了。

之前在那样的地方请客,自己的钱包就有些吃不消了,这里的消费,自己可怎么请得起啊。

一边是兴奋,一边是担忧,两种情绪交织,使得他的表情很是挣扎。

“任总,坐吧。”立花正仁在卡座前站定,手指向一个边缘的位置。

任振飞笑着点了点头,就垂着头往那位置走去,只是屁股还没坐下去,就被蒋震廷的声音打断:

“坐近些吧,我也来听听任总的生意。”

三人又是突然一震,而任振飞更是猛地站起,膝盖还撞到了酒桌,使得桌上的酒瓶一阵摇晃。

“不好意思,对不起。”任振飞慌忙的整理桌上的酒瓶,一边不断的道歉。

“没事,坐吧。”蒋震廷笑着摇了摇头,拍了拍身旁的沙发。

“谢谢蒋先生。”任振飞低眉顺眼,尴尬的笑着坐了过去。

对于这位日后名震华夏,叱咤风云的大佬,如今却如此小心翼翼,蒋震廷的内心也五味杂陈。

大概,这就是那一代人,创业初期的窘迫吧。

“你们是亲戚?还是这里有摄像机?”王京没忍住好奇,四处的张望着。

蒋震廷就算再平易近人,也不至于在休息时间,和一个无名小卒谈生意吧。

除非,这是在拍纪录片,专门彰显蒋震廷的和蔼可亲!

对,一定如此!

头脑风暴还没结束,小腿就传来痛感,是蒋震廷踹的。

“看什么?倒酒啊。”蒋震廷恶狠狠的盯着王京。

“我来,我来。”话音未落,任振飞就起身半弯着腰,拿起酒瓶给几人倒酒。

倒完酒,任振飞一手端着杯子,一只手托着杯底,对着几人躬身敬酒:

“蒋先生,立花先生,王先生,感谢你们给我机会,我先干为敬。”

还没等几人有所反应,一个仰头,把整杯喝了下去。

蒋震廷则是和立花正仁、王京碰了碰杯,也把第一杯干了。

王京见状,往立花正仁身边凑了凑,好奇的问道:“阿仁,这位老板做多大的生意啊?”

“这我还真不知道,就听他说是从我之前收购的一个贸易公司里买东西,那公司一年也才两三千万的营业额。”

两人刻意压低了声音,但还是被另外两人听了去。

任振飞尴尬的笑了笑,见蒋震廷神情没有变化,也就假装没有听见。

自顾自的又给几人倒起了酒。

“任总,这次阿仁是什么事?”蒋震廷轻松的靠在沙发上,露出一个自以为和善的笑容。

任振飞,轻咳一声,整理了思路,尽量保持平稳的语气:

“蒋先生,我们公司是做交换机生意的,一直从立花先生手下的红年商贸公司进货,

可是最近红年商贸公司货源紧张,给我们配货有些少,我是希望可以多给我们些货源。

同时能再给我们多些赊账的额度...”

蒋震廷沉吟着点了点头,随后看向立花正仁。

立花正仁点了点头,表示刚才在门口任振飞确实是找他协商或者说请求这些条件。

“红年公司那边货源问题,是什么情况?”蒋震廷问道。

“这我得明天去问问。”立花正仁摇了摇头。

这公司只是他贯彻蒋震廷扩大产业布局,买买买策略中很小的一环而已。

营业额几千万的商贸公司,一年的利润到手不过百来万,这种体量的公司轮不到他来关心。

最多就是年末的时候,出现在他浏览的财报中的一行名字而已。

蒋震廷也没有责怪他,只是又转头看向任振飞:“任总现在的货源配额和赊账额度是多少?”

“现在我们每个月的配额是3台,赊账额度是60万。”

“赊账额度没用完,配额却不够了?”蒋震廷眨了眨眼。

“额度用完了...”任振飞的脸瞬间烧红。

这也是红年公司不再给他配额的原因。

钱不到位,想要拿货?没这样的道理。

“最近回款确实有些问题,不过我们都是供应给政府部门的,一定能收回货款。”

任振飞又急忙补充着,只是脑门上的汗珠已经流了下来。

王京愈加好奇的打量着任振飞和蒋震廷,然后又四处的张望起来。

60万,赊账,他不知道这种词汇是怎么搬到这酒桌上来谈的。

却见蒋震廷不急不躁,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屑,反而耐心的问道:

“这60万,是多久的账款周期?”

“6个月。”任振飞说完,脖子不自觉的垂了下去。

6个月的账款时间并不算短了,算上运输、安装、试运行,也该有3个月以上的收账时间。

但是3个月,却连继续买设备的钱都拿不出来,谁都会怀疑他公司的资金问题。

红年公司的做法,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