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后,万物复苏,大地逐渐开始回暖,但战争的阴霾却依旧笼罩在江夏这片土地上。
赵云及其麾下众人早在新春佳节结束之时,便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筹备起对文聘的攻击行动。江夏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连春风都带着一丝肃杀之意。
当周瑜率领大军抵达江夏之际,赵云所掌控的兵马数量已然突破两万之众。随后,周泰和蒋钦顺利进驻安陆,此时赵云手中握有的兵力更是惊人地增长至三万有余。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庞大的三万士卒之中,单单水军就占据一万五千人。其中包括原先的五千江夏水军和一万的扬州水师。不过正是由于这支水军的加入,无疑为赵云的作战计划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江夏众多将领之中,若论地位尊崇、威望甚高者,无疑当属跟随张固多年的赵云。虽然实际上,以能力而言,最为合适统领这支大军的或许应是周瑜。
但鉴于周瑜归附张固的时间尚短,且身为降将,其在军中根基未稳,自然难以与赵云争夺大军的领导权。所幸,赵云此人有着一项难能可贵的品质——善于纳谏,虚心听从他人合理建议,绝非那种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将领可比。
在此前与文聘的两次激战中,赵云已经取得了一定优势,文聘也付出了不小代价:不仅损失了数员得力部将的宝贵生命,更有一千多名精锐骑兵不幸阵亡。
经历过这两次激烈交锋之后,文聘深知自己绝非赵云敌手,于是已经心生怯意,选择采取保守策略,龟缩大营进行防御,再也不敢轻易主动出击挑起战事。
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文聘内心深处早已萌生出退兵之意,毕竟经过这两轮较量,他深切认识到自身实力与赵云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但是当文聘将这一想法请示给刘表时,却遭到了刘表的驳斥。刘表知道江夏的重要性,如果江夏不保,那南郡也失去了保护他的屏障。因此,刘表严令文聘必须想办法夺回江夏,不得后退半步。
而自从周瑜抵达江夏后,立即与赵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此时的周瑜虽然身为降将,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为赵云所敬重。两人在军帐中相对而坐,帐外的风声呼啸而过。
“子龙将军,”周瑜率先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自从孙策死后,周瑜也瞬间成长了不少。而孙家此刻以孙静作为族长。
此刻孙家已经被张固安排在庐江安置,毕竟孙家的孙权还在南海郡抵抗张辽。自然会受到监视。不过依照孙策的遗愿,孙尚香就在庐江等待周瑜返回之后,便可以与周瑜完婚!
周瑜继续说道:“文聘虽已龟缩大营之内,但其兵力尚存,若不尽快解决,恐生变数。”
赵云点头,眉头微皱道:“公瑾所言极是。文聘此人,虽非我敌手,但其坚守不出,确实令人头疼。不知公瑾可有良策?”
周瑜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语气依旧沉稳道:“文聘之所以坚守不出,无非是畏惧我军陆上之威。然而,我军水军精锐,若能善加利用,或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赵云眼中一亮,急切地问道:“公瑾有何妙计?速速说来看看!”
周瑜站起身来,走到舆图前,手指轻轻划过江夏的地形,边指边说道:“文聘的粮草补给线主要依赖水路。若我军能派遣水军逆江而上,绕到其后方,切断其退路和补给线,想必文聘必陷入困境。届时,我军再以主力正面施压,迫使其出战,必可一战而定。”
赵云沉思片刻,随即拍案而起道:“妙计!公瑾此策,正合我意。我即刻下令,依计行事。”
周瑜点头,补充道:“此外,我军水军行动需要迅速且隐秘,务必在文聘察觉之前完成封锁。一旦其后方被断,军心必乱,我军胜算必然大增。”
赵云郑重其事地点头说道:“公瑾放心,我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在正面吸引文聘的注意力,水军之事,便交由公瑾全权指挥作战。”
周瑜拱手道:“子龙将军信任,瑜定不负所托。全力以赴!”
次日清晨,赵云亲自率领一万五千精锐步骑,浩浩荡荡地向文聘的大营逼近。旌旗招展,战鼓雷鸣,赵云的部队士气高昂,仿佛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文聘在大营的射箭塔上远远望见赵云的军阵,心中不禁一紧,但他依然强作镇定,下令全军坚守不出。
只不过如此一来,文聘的斥候已经被压缩了探查的空间。大营之外的事,根本很难察觉!
与此同时,周瑜率领周泰和蒋钦,带着精锐水军悄然逆江而上。江面上,战船如梭,水军将士们动作迅捷,悄无声息地绕到了文聘的后方。周瑜站在船头,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的江岸,心中盘算着每一步的行动。
“周泰,”周瑜低声吩咐道,“你率一部人马,迅速占领上游的渡口,切断文聘的退路。”
周泰领命而去,周瑜又转向蒋钦:“蒋钦,你带人在江上巡逻,一定要保证南郡过来的船只不能进入江夏一步!我倒要看看,只要文聘的大营得不到粮草补充,他还能坚持多久!”
蒋钦点头,带着一队精锐悄然离去。周瑜则亲自率领主力水军,封锁了文聘的后方水路,确保其无法得到任何支援。
数日之后,文聘大营内得知后路被断,粮草供应中断,军心立刻开始动摇。他意识到必须尽快打破僵局,否则将陷入绝境。在无奈之下,文聘决定出营迎战,试图通过一场决战来扭转局势。
如果不能取胜,也要保证可以退回南新,从而绕路返回南郡!
战斗很快就在文聘大营外的平原之上如火如荼地激烈展开。只见赵云所率领的部队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他们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军。
尤其是玄铁重骑,更是锐不可当,其冲锋之势犹如闪电划过夜空,重骑兵的冲锋更显得无法匹敌,势不可阻,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得住他们的凌厉攻势。
张固军这边,迅速占据了上风。尽管文聘所统领的部队也在拼尽全力地奋勇抵抗着,但在赵云及其麾下精锐之师的猛烈攻击下。
尤其是面对玄铁骑那无坚不摧的分割战术时,文聘军逐渐陷入被动局面,被切割成好几块。此时的文聘军已如同风中残烛,开始摇摇欲坠,渐显力不从心。
整个战场瞬间化作了一个血腥而残酷的修罗场,到处都是刀光剑影交错闪烁,喊杀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仿佛天地间都被这惊心动魄的厮杀所震撼,就连空气似乎都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和死亡气息。眼看着失败的阴影正一步步逼近文聘军,也许只需要须臾片刻,胜负之分便会立见分晓!
赵云此刻亲自上阵。他身跨一匹雄健威武的战马,手持一杆寒光闪闪的长枪,宛如一头凶猛无比的下山猛虎,威风凛凛,气势如虹。
只见他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左冲右突,那矫健的身姿灵活地穿梭于敌阵之中,每一次挥舞长枪,都能带起一片腥风血雨。其所到之处,敌人无不望风披靡,纷纷倒地身亡。
文聘的部将魏延眼见局势不妙,心急如焚。他毫不犹豫地一拍胯下骏马,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径直朝着赵云迎头而上。
刹那间,两位猛将相遇,火星四溅。一时间,枪尖与刀刃相互碰撞,发出清脆而刺耳的声响。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战况异常激烈,让人不禁为之捏一把冷汗。
“赵云!今日就让你见识一下我的厉害!”魏延怒目圆睁,口中大喝一声,同时双手紧握刀柄,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那把沉重的大刀高高举起,然后狠狠地向着赵云直直劈落下去。
赵云冷笑一声,长枪一挑,轻松化解了魏延的攻势。他反手一枪,直刺魏延胸口。魏延慌忙闪避,但赵云的速度更快,枪尖如影随形,逼得魏延连连后退。
“魏延是吧,前段时间的大战之后,你应当知道。就凭你根本不是我的对手!”赵云大喝一声,猛然发力,长枪如龙,直取魏延咽喉。
魏延大惊失色,急忙挥刀格挡,但赵云的力量远超他的想象。长枪震开大刀,直刺魏延肩头。魏延惨叫一声,跌落马下,数名赵云亲兵见状,连忙跳下战马,将魏延五花大绑起来,魏延也被赵云生擒。
文聘和王威见势不妙,只得率领残兵败将突围而出,向北撤退,最终逃回南新。抵达南新之后,文聘的三万大军此刻只剩三千多人。
文聘自然不敢在南新做过多的停留,只能继续向北,贴着南阳的边界,狼狈的逃回了南郡!
战后,赵云与周瑜再次在军帐中相见。赵云满脸喜色,拱手道:“公瑾,此战大捷,全赖你的妙计。”
周瑜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子龙将军过奖了。此战之胜,乃是全军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若非将军勇猛无敌,我军也难以如此顺利。”
赵云哈哈大笑,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公瑾不必谦虚。你的才智,我赵云佩服。今后,我们还需携手并进,为主公共谋大业!”
周瑜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子龙将军放心,周瑜定当竭尽全力,助主公成就霸业。”
两人相视一笑,帐外风声渐息……
此战过后,随着文聘的逃离,江夏已经被张固彻底掌控。而南郡的大门也彻底洞开。何时进攻南郡,主动权已经到了张固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