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北宋群英录 > 第114章 心系西域,赵恒述危眉深锁;建言对策,刘娥荐才胸有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章 心系西域,赵恒述危眉深锁;建言对策,刘娥荐才胸有成

赵恒将喀喇汗王朝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开始对外发起圣战,威胁于阗的。以及喀喇汗王国的东扩又将对河西走廊地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现在国内战将凋零的现状说了一遍。

听完赵恒的诉说,刘娥信心满满的对赵恒说:“我还以为官家是在为什么事情发愁呢?原来是这点小事。”

“这点小事?”

这可是令国内的公卿大臣都头疼的大事啊?难道他的这位出身寒微,既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参与过政治的皇后有办法应对?

“莫非,皇后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官家,敢问喀喇汗王国和匈奴,突厥相比如何?”

“冒顿单于时期,匈奴势力达到极盛,控弦之士 30 余万人,领地西达帕米尔高原,东至辽河流域,北到贝加尔湖畔,南临万里长城。突厥最强盛时期,可以追溯到木杆可汗时期,骑兵达五十万之众,领地西至里海,东至辽海,北达贝加尔湖以北地区,南抵沙漠地带。无论是军力还是经济都达到了足以威胁中原王朝的地步(这里主要指隋唐),至于喀喇汗王国嘛,主体只是突厥分裂后回鹘的一支,民不过百万,军不过十万,怎能与匈奴和突厥相比较?”

刘娥笑着点点头说:“臣妾也是这么认为的,以喀喇汗王国的体量,可能比于阗,龟兹,疏勒,莎车之类的小国强大一些。而我大宋朝乃华夏正统,有九千万子民,百万禁军,有发达的经济,灿烂的文化,精巧的工艺以及强大的民族认同感。鬼方,荤粥,猃狁,匈奴,突厥,数千年来我们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个这样的游牧政权。他们崛起,发展,然后扩张,最后再消亡。而只有我华夏,五千年来,延绵不绝,文明不曾中断。”

听到刘娥的这番话,原本愁容满面的赵恒变得眉舒目展。

“是啊,朕乃真命天子,怎么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喀喇汗王国就战战兢兢呢?只是我大宋如今军队的战力确实是大不如前,禁军不堪重用,我们有钱,有粮,有先进的武器兵甲,唯独缺少勇敢的士兵和能征惯战的武将。”

“官家此言差矣。我大宋朝这么大,武将何必局限在朝堂,士兵又何必局限在禁军?”

“哦?莫非皇后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刘娥笑了笑,看着太庙里供奉的牌位说:“臣妾心中确实有了人选,他虽然年纪不大,但若以他的战力,若肯去于阗,只需几千精兵即可扭转乾坤。”

赵恒听完刘娥的话,心里既高兴又好奇,让赵恒又找到了当年和刘娥搞暧昧的那段时光。

“哦?此人是谁?可在朝廷任职?朕认识么?”

刘娥看着赵恒焦急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这么多年来赵恒要么沉迷封建迷信,要么忙于政务,很少有时间能和刘娥这样拉扯一番。刘娥很享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

“官家,此人不在朝廷任职,您应该不认识。但您的儿子却异常的崇拜他,他在江湖和军队中的名声都异常响亮。”

赵恒听完刘娥的这番描述更加心急了。

“哦?是谁?快告诉我?”

“官家,这些江湖之事,都是年轻人才知道的,我也只能说一个大概。何不让你儿子亲自告诉您?”

赵恒听出了刘娥的话外之音,儿子大了,我们也老了,快点培养储君吧。

赵恒点点头说:“是啊,受益也到了弱冠之年,作为储君,我也该看看他几个月来有没有精进了。”

赵恒对旁边的太监说:“去东宫,传太子!”

刘娥连忙对太监说:“不必去东宫传唤,太子就在太庙外面不远处的亭子里看《大唐西域记》呢?”

太监点点头说:“老奴明白!”

说吧,太监就出去了。

赵恒笑着点点头说:“《大唐西域记》好书,好书!太子勤奋好学,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不多时赵受益就来到了宫殿之内,多说一句,这位赵受益,其实就是以后的宋仁宗赵祯,也是大宋朝的一代明君。

此时的赵受益已经褪去了儿时的稚气变成了一个英俊潇洒的帅小伙。

“太子,你可听说过于阗之事?”

赵受益点点头说:“启禀父皇,于阗之事,孩儿略有所闻。喀喇汗王国与于阗交战数十年,期间,于阗国时而有捷报,时而有求救文书。两国始终保持僵持状态,各有输赢。但最近看来,于阗的求救文书愈加紧密.......”

赵恒点点头说:“叫你过来,正是要将此事议一议。于阗和喀喇汗王朝交战,两国国力接近,虽然喀喇汗王朝有来自中亚的伊斯兰信徒支持。但于阗也得到了来自东亚和南亚的佛教徒支持,哦,当然也包括沙洲的归义军。数十年来,两国一直处于僵持状态的,我大宋也是出于中立态度的。但现在于阗发来的求救信越来越频繁,可以推测,这种平衡恐怕要被打破了。于阗可能遇到了灭国级别的危机。”

刘娥虽然出身卑微,但却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又是从社会最底层,奋斗到皇后的地位,自然能明白赵恒所讲的危机感。

这即是赵恒的‘危机’,打了引号的危机,也是赵受益的‘机遇’。

这是一道考题,一个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考题。若是小老百姓在私下议论,无非就是茶前饭后的谈资,可以胡乱说些什么,糊弄过去。但现在讨论这件事的人是大宋朝的皇帝和太子,赵受益的回答能否让赵恒满意,将对刘娥这位准太后,和赵受益这位准皇帝的将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害怕儿子听不懂赵恒的意思,刘娥又解释道。

“求救文书愈加密集,看来于阗的处境已经是越来越危险了。官家的意思是.......”

“官家的意思是想问我,我们是否要打破以往的中立态度,对保卫于阗?”

赵受益聪慧,还没有等到刘娥解释就已经领会了赵恒的心思。

“是的,朕正是此意。不知太子如何看待此事?”

赵受益思索片刻,嘴角就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父皇,儿臣以为我们应当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对西域的态度向来是尊重各族的文化和信仰的。喀喇汗王朝和于阗因为宗教而发生的战争,我们不宜插手。”

“可是于阗国向我中原王朝称臣已经上千年了。朕承天命,坐这大宋江山。我大宋朝疆域虽然不大,没有像前朝一样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和军政司,但于阗国亦尊大宋为上邦,岁时来贡,朕亦赐其珍宝、丝绸。大宋威名传于西域,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下,西域各族感朕之恩德,商贸繁荣,文化昌盛。若于阗被喀喇汗王朝所灭,朕置之不理,恐怕会有损大宋威名,也会寒了那些对大宋称臣的西域诸国。”

“父皇心怀天下,儿臣佩服。但于阗之事,臣有不同看法。”

面对赵恒的担心赵受益会如何回答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