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冬腊月,风如刀割,却吹不散大唐都城长安那热闹非凡的氛围。天空湛蓝,折射出无数耀眼的光斑,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璀璨的金甲。

李世民兴致勃勃地准备巡幸芙蓉园。宫门前,骏马嘶鸣,车驾华丽。李世民身着一袭黑色镶金的披风,头戴束发金冠,眼神中透着对此次出行的期待。他对身边的侍从说道:“朕听闻芙蓉园雪景如画,今日定要一饱眼福。”

侍从们齐声应和:“陛下,此次出行定当尽兴。”

来到芙蓉园,眼前的景色让众人惊叹。园中的湖面像是一面巨大的银镜,冰面上有着若隐若现的花纹,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湖边的梅树傲雪绽放,粉色的花朵与白雪相互映衬,散发着阵阵清幽的香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上挂着的冰棱在阳光照耀下宛如水晶般剔透。

李世民漫步在园中,心情格外舒畅,他对随行的大臣说:“此等美景,的确可以称为人间仙境。”

大臣们纷纷附和:“陛下,这芙蓉园的美景,恰似陛下治下的大唐,繁荣而美好。”

李世民被大家拍得忘乎所以,玩心大起。

次日,在少陵原的一片银白世界里,狂风呼啸而过,卷起飞雪,却阻挡不了李世民围猎的热情。他带领着一群矫健的猎手,跨上骏马,手持弓箭,宛如天兵下凡。李世民望着广袤的原野,豪情万丈地喊道:“今日围猎,看朕一展身手!”

众人齐声高呼:“陛下威武!”

狩猎过程中,马蹄声如雷鸣般在原野上回荡。李世民目光如炬,锁定猎物后,弯弓搭箭,利箭如流星般射出,猎物应声而倒。周围的猎手们发出阵阵喝彩:“陛下箭术高超,真乃神射手!”

李世民哈哈大笑:“此乃小技,不足挂齿。”

在围猎的间隙,一位年轻的将领兴奋地对李世民说:“陛下,少陵原的雪景虽寒,却有别样的壮阔,正适合陛下这样的英雄驰骋。”

李世民微笑着点头:“不错,这原野的辽阔,让朕感到自由畅快,仿佛又回到了征战四方之时。”

这个月里,李世民在宫中召见左庶子于志宁、右庶子杜正伦。李世民神色凝重地对他们说:“我十八岁的时候,还在民间生活,百姓生活的困苦以及世间人情的真假,没有我不了解的。那时候我见到过百姓为了获取一口粮食而四处奔波劳累,也见识过人间的善良、丑恶,感受到人情的冷淡和温暖。等到我登上皇位,处理各种政务的时候,尚且还会有失误的地方。更何况太子一直在深宫中长大,百姓生活的艰难,他既没有亲眼见过,也没有亲耳听过,怎么能保证他日后不会变得骄纵安逸呢!你们这些大臣可不能不尽力劝谏啊!”

于志宁拱手道:“陛下,臣等定当谨遵圣命,用心辅佐太子,绝不让太子走上歧途。”

杜正伦也神色坚定地说:“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辱使命,必使太子成为贤明之君。”

然而,太子生性好动,喜爱嬉戏,常常做出有违礼法之事。一次,太子在宫中花园里与侍从们玩闹,他们把花园弄得一片狼藉。于志宁得知后,匆匆赶来,看到眼前的场景,眉头紧皱,严肃地对太子说:“太子殿下,您是大唐的储君,怎能如此放纵嬉戏?您的一言一行皆关乎大唐的未来,不可这般肆意妄为。”

太子不以为然,反驳道:“先生,我只是玩耍一下,何必如此大惊小怪?”

于志宁痛心疾首地说:“殿下,您生长在深宫,不知民间疾苦。陛下对您寄予厚望,您若如此不知节制,将来如何担当大任。”

这时,右庶子孔颖达也赶到了,他也劝说道:“殿下,礼法乃国家之根本,您若不遵守,何以服众?”

太子看着两位老师严肃的神情,心中虽有不悦,但也知道他们是为自己好,便不再言语,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

李世民后来得知了于志宁和孔颖达直言劝谏太子的事情,十分欣慰。在朝堂上,他对群臣说:“于志宁和孔颖达,对太子忠心耿耿,直言不讳,实乃我大唐之贤臣。朕要赏赐他们,各赐给黄金一斤,帛五百匹。”

群臣纷纷称赞:“陛下赏罚分明,圣明之举,必能让太子在贤良之臣的教导下茁壮成长。”

于志宁和孔颖达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等只是尽臣子之责,不敢居功。”

十二月丙辰,李世民在少陵原狩猎之时,望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心中不禁想起了已故的贤臣杜如晦、杜淹、李纲。他们的音容笑貌在李世民脑海中浮现,那些为大唐共同奋斗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李世民神情肃穆地下诏:“以少牢祭杜如晦、杜淹、李纲之墓。”

在祭祀现场,气氛庄重而哀伤。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像是上天也在为这些贤臣落泪。士兵们整齐地排列在墓前,将祭品摆放整齐。李世民缓缓走到墓前,亲自上香,眼中闪着泪花,心中默默道:“诸位爱卿,你们为大唐鞠躬尽瘁,朕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功绩。你们虽已离去,但你们的精神将永远留在大唐。”

身边的一位大臣看到已经被白雪覆盖住头发的李世民,感慨地说:“陛下重情重义,这些贤臣若泉下有知,定会感到欣慰。”

在宫中,太子听闻了李世民祭祀贤臣的事情,心中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独自一人在书房中沉思,回想起自己以往的荒唐行为,心中满是愧疚。他决定去找于志宁,向他表明自己的决心。太子来到于志宁的住所,恭敬地说:“先生,我听闻父皇祭祀杜如晦等贤臣,心中感慨万千。我以前太过幼稚,不懂事,辜负了父皇和先生们的期望。从今往后,我一定努力学习,遵守礼法,不再嬉戏玩闹。”

于志宁看着太子,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殿下能有此觉悟,实乃大唐之幸。陛下和臣等都盼着殿下能成为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不负陛下和百姓的期望。”

从那以后,太子像是变了一个人。他每天早起晚睡,认真学习典籍,向老师们请教治国之道。在言行上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礼法。李世民看到太子的变化,心中十分高兴。他在后宫中对长孙皇后说:“观音婢,你看太子如今懂事了许多,看来于志宁他们的劝谏起了作用,朕很是欣慰。”

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陛下,这都是陛下教导有方,也是太子聪慧,懂得自省。相信在陛下的庇佑和贤臣的辅佐下,太子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李世民点头,虽然无奈,但是强装欣慰地说道:“但愿吧。”

在民间,百姓们也听闻了宫中的这些事情。在热闹的集市上,一位老者对周围的人说:“陛下圣明,太子也在努力上进,咱们大唐啊,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周围的百姓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位年轻人兴奋地说:“是啊,大唐有这样的明君和储君,咱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对大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唐朝廷中贤臣云集,百姓安居乐业,民族关系和谐融洽。未央宫的那场温馨宴会、对太子的用心教导以及对贤臣的深情祭祀,都成为了大唐风华的永恒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