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李如柏不解,李成梁又说:“当年你兄长在朝鲜没能打赢倭寇,曾经说甚为遗憾,如今你兄长已经为国捐躯,我自当替他打过这一场,让倭寇不敢小瞧我大明勇士。我以前坐井观天,曾经以为大明就是整个天下,自从跟着夏王出了海,才知道世界之大,夏王曾经说过在这片海的另一边有一座美丽的大洲,那里比整个大明还大,他还说要是我愿意,可以封我一片比整个倭国还大的地方。我期待着那一天,你回去对夏王说,只要我在这里,德川家康就不要想到鹿儿岛城去!\"
李成梁又来回踱步了一会对李如柏说:“现在夏王身边无人侍奉,你回去传信国内把应祖和雪儿送来倭国,这一次你老爹拼死给夏王打赢这一仗,到时候我给雪儿求一个侧妃应是不难。”李应祖和李雪儿是李成梁长子李如松的儿子和女儿。
李成梁跟着王鼎从北京出发一直打到马尼拉,马六甲,暹罗,占城,安南,又强占了南直隶,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总算是服气了。
这一次李成梁是准备把全部的宝,押在王鼎身上了。
李如柏回去把李成梁的话,转达给王鼎,王鼎想了想说:“只是侧妃的话,我答应了!但是先不要来倭国了,让她先到月茹身边学习吧。”
李如柏大喜,张月茹是王鼎最早的老部下张富贵的女儿,现在张月茹执掌夏王秘书处,负责审核内阁司礼监的文书盖章,可以说权利极大。李雪儿到了那里就算成了夏王最亲近的人了。赶紧向夏王道谢。
王鼎知道李成梁本部人马大都在国内整编,现在身边实际只有六千多人,四千条火枪,虽然抓了些倭国壮丁,但是武器不足,训练不足,另外忠诚度也不足,心念一动,现在鹿儿岛城中,南京军共有士兵两万余,火枪手一万两千余人,鹿儿岛城本身非常坚固,本多忠胜火炮不多,城中有六七千人防御就足够了。
于是王鼎下令让王英派六千火枪手和八千步兵去北面支援李成梁。
徐弘基拿着王鼎的调兵文书冲进鹿儿岛城的天守阁,:“夏王让我们调六千火枪手和八千步兵去北边支援李成梁。”
王英接过徐弘基手上的文件,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这才把德川家康的劝降信送到王鼎军中,王鼎就要把他手中的军队调走大半,不由得他不多想,鹿儿岛城池坚固,其实六千人已经足够防御了,特别是昨天南京兵部尚书戴才也带着南京二太监和莫敬恭的四千人从小仓城退到了鹿儿岛城。
现在鹿儿岛城总兵力差不多两万四千人,调走了一万四千人其实不影响防御,只是自己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部队,就这样被人调走,让他非常不舒服,谁不愿意自己带的兵多一点呢?要是平时他也许就要拖上一拖。
但是在这个德川家康刚刚来这里劝降的节骨眼上,王英是真的不敢造次,不服从命令,怕王鼎认为他有反意,先灭了他,毕竟鹿儿岛湾里可有上百艘战舰,上千门大炮,要是真的反了,自己还回不回国了,难道要投降倭奴,给祖宗蒙羞吗?
思忖再三,最后王英叹了一口气,说:“派吧,多带些粮食火药,只是多派些心腹过去,莫让李成梁这个辽东蛮子把咱们的兵吞了。”
郑松实际上收到德川家康的信其实心里有点动摇,他归附王鼎不久,而且他的家族在安南经营了上百年,却被王鼎连根拔起带来倭国,那可以算是仇深似海了!如何不恨!
但是他到达鹿儿岛城之后,被王鼎安排在距离本多忠胜五里外单独立寨,处于对抗本多忠胜的第一线,自己左侧是鹿儿岛城,右边山上是纳黎宣的三千火枪兵。身后是马千乘戚金的火枪队。
郑松手中虽然有六千人,现在只有不到两千支火绳枪,五门六磅炮,他要是敢有异动,都不用王鼎出手,其他人就能分分钟灭掉他。
所以他也只能老老实实交出信件。并亲自去王鼎营中表忠心。
现在本多忠胜感到压力山大,他的东侧是鹿儿岛城,西面是大山,北面被郑松等人堵住了,往南走海上全是明人大船。
所以他现在只能和郑松死磕,试图向北突围,和德川家康会合。但是对面这个明将(就是郑松),是属乌龟的,立下硬寨堵死了自己北归之路。
自己每次进攻都会遭到鹿儿岛城和西侧山上明军(纳黎宣部队)的侧翼攻击。
每发动一次攻击都会给本多忠胜造成数百上千人的死伤。
虽然对于本多忠胜六万大军来说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连续攻击的失败,让本多忠胜部队士气全无。
最近本多忠胜只能暂时停止了无谓的攻击,派出使者走山间小路北上,寻找德川家康报信,他自己相信只要德川家康到了鹿儿岛城,自己和德川家康南北夹击,必能一举破敌。
他告诉德川家康自己的军粮还能吃三个月,自己就在这里牵明军主力,等德川家康来了来个中心开花。
德川家康南下行军速度很快,但是在鹿儿岛城北边三十多里遭遇李成梁部队的阻击。
李成梁得到了鹿儿岛城一万四千人的支援之后,肥前到鹿儿岛沿途山区层层叠叠布置了数道防线,看的德川家康一阵眼晕。
德川家康本人的政治能力,远远超过他的军事能力。
他更加擅长打那种以多打少,以势压人的战斗。
但是现在让他不得不强行攻山的原因,是他收到了淀殿带着丰臣秀赖失踪的消息,前两天淀殿借口要和丰臣秀赖要在静心殿礼佛,禁止任何人打扰,直到两天不见淀殿和丰臣秀赖出来,自己派去监视淀殿的几个淀殿的“忠心”大名,发现丰臣秀吉留下的亲军武士不见了,强行闯进静心殿才发现两人也不见了。
另外本州岛的细作也传来消息说毛利辉元也带着两万多人出海了,上杉景胜也带着一万多人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