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风云做的饭菜,姜清没忍住笑了声,看来娘亲苦其久矣啊。
“好,只是这样的人也不好找,得寻个老实可靠、信得过的,没找到前我每日送饭来。”姜清道。
风兰秀一听就直摇头:“那多麻烦,我正好去尝尝各种菜色,直接去酒楼里吃就是了。”
姜清看她确实很向往的样子,便也没多说什么,将随身的荷包塞到她手里,里头应该还有几百两,一些碎银加上几张银票,是他特意带来的。
风兰秀没有推辞,因为她和风云确实积蓄不多了。
风云原想着去寻个活计,但是被姜清阻止了,风兰秀也觉得操之过急,暂时没让他去。
但心里也琢磨着,好歹要找个进项,不能真的全指望着姜清,那样外人总会说闲话的,风兰秀不想他因着这些事情名声受损。
不过姜清倒是没想这么多,他这次给的银两都是自己之前的积蓄,以后每个月都给他们送些来,风兰秀和风云都不是穷奢极欲的人,每个月有个十几二十两怎么都够花了。
院子不大,没一会儿就看完了,风兰秀道:“听说今日太子回京,你也不必守着我们,快回去吧。”
姜清看了眼天色:“这会儿还早着呢,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缺的,我让人送来。”
“这比之前好了太多,哪还有什么缺的,要是真缺了娘会告诉你的。”风兰秀说。
姜清点头道:“那好吧,忙了一大早上,娘和风叔也歇歇,我这就回去了。”
风云秀和风云一道送他出门去,这处离太子府很近,若非姜清占了身份上的便宜,还买不到呢。
寻常走路过去,一刻钟都不要就到了。
对姜清来说,自然是更简单的,身形一晃,便飘然落在远处的墙头,再一晃就没了影。
风兰秀驻足看去,隐约看见太子府的檐角,知道姜清在那儿,心中非常踏实。
风云说:“要不去街上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的?”
风兰秀收回视线:“也好,顺便找个地方用午饭。”
风云转身锁好了门,便陪着风兰秀逛街去了。
姜清回到府里时,影卫们都已经到了,没见到谢珩的身影,他便问了句。
荼凌说:“殿下直接入宫去了,晚些时候才回来,影四和文安跟着呢。”
姜清嗯了声,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模样,便让他们各自回去洗漱歇息。
玉远舟想着他还不知道南弦子和慕容翊来京的事情,便和他说了声。
姜清惊喜之余又有点疑惑:“他们怎么没同来?”
玉远舟道:“人家慕容翊在京中也有宅子啊,师兄觉得他那儿更自在吧。”
姜清一默,他差点要忘记此事了,慕容翊行事谨慎,之前一直没有透露过宅子的位置,他们也从未探查过。
“这小子,拐走了我师父!”
玉远舟听着他这语气,不由笑了声:“人家比你大两三岁呢。”
“那怎么了,我是师兄!”姜清理所当然道。
“这倒也是。”
玉远舟伸了个懒腰:“好师侄,这两日就不要寻我了,累得很,我要回去睡个天昏地暗。”
又没有什么事要做,姜清也懒得管他,那些事情也不想再问,便说:“知道了。”
除夕将至,府里都忙着置办年货,今年陛下派人传了话,要谢珩和姜清去宫中陪他过年,府上倒也不必准备年夜饭了,只是弄些装点的东西,看起来喜庆。
光是大红灯笼都做了二十来个,姜清看着挺好看的,便取了两个,晚些时候让小厮送过去娘亲那边。
谢珩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不过他心情挺好,年底封御笔,他也得了清闲。
回到府里的时候,影卫竟然都在清悔院,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去哪里过年。
谢珩停下脚步,听了一会儿,原来是姜清说除夕那日让他们休沐,又多给了一笔丰厚的赏银,这会儿大家都高兴得很。
影四一听,顿时慌了,连忙冲上去:“公子公子、还有我呢,别落下!”
文安眉心一跳,殿下都还站在门外,这小子真是冒失,竟然先一步进去。
“殿下,影四莽撞,他……”
谢珩打断他的话:“无事,在府里无需过于拘束。”
文安这才应了声是,谢珩拍一拍他的肩膀:“别太绷着,人要适当的放松,你这么一板一眼的,当心影四嫌弃你。”
文安连忙道:“属下明白。”
姜清自然不会落下影四的,这会儿直接给了他两份,连带着文安的那一份。
影四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谢谢公子!”
“你们方才是不是在讨论去哪里过年呀,今年殿下和公子都要去宫里,我们几个不如就去山外…… ”影四话音一顿,突然不敢说下去。
气氛一时沉默,谢珩抬步走过去,轻声道:“去哪里都好,就是记得别喝太多,若是像醉鬼一样回来……”
此话一出,便知他没有心生芥蒂,众人顿时放心不少。
影四连忙道:“殿下说得对,属下肯定滴酒不沾的。”
谢珩哼了声,也不知道信了没有,挥挥手让他们都散了去。
等出去以后,影七才不太好意思地说:“我就不和你们一起啦。”
影三急急问:“为什么?”
影七解释道:“我哥置办好了屋舍,这是我们相认的第一个年呢,我要去和他一起过。”
此事合情合理,其他几人也不好说什么。
荼凌摸了摸鼻尖:“我看啊,大家还是各自玩去,难得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还待在一起不腻么?”
影四连忙附和:“对对对,这样挺好。”
商量一番后,最终影二、影三、影五、影六、影八和影九几人一起过年,至于其他几个,他们有自己的去处。
永昌三十年腊月三十,除夕。
天上又飘起了小雪,没怎么刮风,倒也不是很冷。
姜清起了个大早,他换好了衣裳,催促着谢珩,晚上要去宫里,只能午饭去娘亲那边了。
第一次和娘亲过年他心里兴奋得很,看出他的迫不及待,谢珩也没有多耽搁,带上备好的年礼,跟上了姜清的脚步。
天气不是很好,但街上热闹非常,各路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一出门去,市井烟火的气息扑面而来,一片生机勃勃。
谢珩一边走一边和姜清说:“本来今年要请外祖父和外祖母归乡的,可惜诸事缠身,一直没顾得上,父皇昨日说,青州那边的老宅已经安排好了,开春以后就能接他们回去,可是早上来了信,舅舅说北戎王应该是活不到春天了。”
姜清道:“原来殿下方才是忙这事,不该催你的,我不知道是正事。”
谢珩用空着的那只手牵着他:“只是看信而已,我只是有些担心,原本父皇有意让舅舅接管巴州驻军,眼下这般他肯定是离不开雁回城的,至少得等到阿莱耶识重返北戎,成功继位之后,才能抽身。”
姜清叹息一声:“其实不管是阿莱耶识,还是阿斯格岓,对北戎人来说,有一句话很合适形容他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个道理,谢珩又怎么会不明白,但只有先稳住局面,才能休养生息。
姜清道:“殿下有意培养杨羽,便是有打算了吧?”
“知我者,清儿矣。”谢珩心里松快起来,“杨羽不适合接管巴州驻军,我是想让赵鸣去。”
杨羽曾经是齐王府出来的,巴州那边视他为叛徒,要是让他去了,说不好要适得其反。
以杨羽的能力,统领禁军倒是正合适。
说话间已经到了小院,姜清之前让人送来的红灯笼,已经被风云挂在门头上,地上还有一些鞭炮留下的痕迹。
风云迎了出来,一手接过谢珩手中的礼品,对着姜清道:“大祭司正等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