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亦的眼瞳缓缓放大,眼底的欣喜如潮涌般翻滚。
“愿意,我愿意!”
“我愿意陪着你,悠悠。”
他伸出双臂,一下子将秦悠悠抱住,“我愿意的,我很愿意的。”
秦悠悠咯咯咯的笑了...
想那些有的没的做什么呢?
她母亲是诰命夫人,她的卢姨是国公夫人,她的大姐是县主,二姐的未来太子妃,二姐夫是太子。
她自己也是县主。
她还有那么家产。
崔明亦是崔家最小的少爷,崔家的基业也不用他去担。
他们两个明明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活着,何必去担心那些问题?
*
御田的稻子经过几日晒田,缓缓复水后,到了孕穗的初期。
再过两个月,稻子就可以收割了。
而各地的员外郎们,也该陆续出发去各地了。
除了与京城作伴的几个府城,去其他府城的时间都比较长,最远的沙洲甚至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等他们到了各地,就要开始育稻秧,然后再两个月后开始插秧。
“记住,稻子育秧后,你们一定要到府城各地去看看百姓们的稻田,是不是合规。”
“既然皇上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们。”
“我们也像模像样的学了几个月,那就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带着百姓的期盼,把稻子种好。”
“我这个师长,在京城等着大家的好消息。”
送别大家时,田甜也十分动容。
众员外郎也对着她行了一个学生对夫子的礼,“郡主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郡主厚望。”
“郡主,您和太子的大婚,我们不能来观礼了。”沙洲的员外郎是个情绪细腻的男人,他的眼角蓄着泪水,“不过,我们会用一亩亩稻田,为你们庆贺。”
这话..也让田甜十分感动。
“谢谢各位。”
田甜从空间里买出最好的稻种,陆陆续续的送别员外郎们。
当一车车的稻种,连着半个多月从郡主府运出,从御街走过...
京城的百姓们才意识到,这个从白石县来的郡主到底在为大祈百姓做什么。
“这么多稻种啊。”
“这陆陆续续的运出去...得有几十万斤了吧?”
“几十万斤?怕是要上百万斤了。”
“这些稻种,郡主都没要银子吗?”
“要什么银子?郡主再有两个月就要嫁入东宫了,那就是皇家人。”
“对啊,难道要皇上给儿媳妇银子吗?”
“难怪皇上对郡主这么好,谁家儿媳妇能有这么好啊。”
“还没嫁进去,就先拿出这么多东西来...贴补夫家?”
“呵呵呵,是这么个道理啊。”
“之前是谁说我们郡主娘娘配不上太子殿下的?我看除了郡主娘娘,谁也配不上太子殿下。”
“哎呀,配不配上的也不是我们说了算,我只想知道,郡主嫁给太子后,我们每年的稻种是不是都不用花银子买了?”
“郡主娘娘的稻种是高产稻种,亩产一千多斤呢,还值当你考虑这个问题?”
“真的假的啊?真有一千多斤?”
“我有个亲戚,是我大姨家的老叔的舅舅的侄儿的.....在宫里当差,他听郡主和那些员外郎说了,稻子亩产能有一千五百斤。”
“一千五百斤的话...那岂不是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了?”
“我们京城的百姓什么时候种这个稻子啊?”
“下下个月就能种。”
“下下个月种?我们田里的稻子一收割就种?”
“那岂不是一年可以种两次?”
“那更不得了,一亩地一年...不是能收三千斤稻谷?”
“真要种出这么多稻谷,我也磨点米粉做糕点吃。”
“那我得蒸点米饭做糍粑。”
“那我得做点米酒给我家男人喝。”
“这些都是下半年丰收之后的事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太子殿下和郡主娘娘的婚事。”
“对!我们太子殿下和郡主娘娘成婚,我们可得热热闹闹的。”
等待稻子成熟的时候,田甜不用每天盯着。
她终于开始着手...来处理田香和秦悠悠的事了。
首先就是已经跟崔明亦解开误会的秦悠悠。
上次,崔家三爷和崔明亦上门来表明了提亲的意愿。
田甜回府后,便让人给崔府送了帖子。
“爹,这扶风郡主的帖子是什么意思啊?”崔三爷拿着田甜送去的帖子,找到了崔家老太爷。
崔老太爷接过帖子...
只见帖子上写着,“崔府,敬启,相逢之期,随缘而定,聚首之地,心之所向。”
下方,一枚郡主印。
“爹,这帖子...”
又是相逢,又是聚首,应该是邀约之意。
可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地点,这如何聚首啊?
崔老太爷拿着帖子,抚着胡须,“扶风郡主太有意思了。”
“哈哈。”
“爹?”
崔老太爷把帖子还给崔三爷,“郡主府这是应了明亦和安平县主的亲事了。”
“赶紧和你夫人去筹办聘礼,择日上门提亲。”
崔三爷错愕的看着手中的帖子,“爹,这帖子真是这个意思?”
可千万不能误会了...
“快去吧!!”崔老太爷乐呵呵的催促道,“一定要挑一个合适的媒婆。”
“到时候,爹陪你一起去。”
崔老太爷这么说,崔三爷也不敢耽搁了。
他立刻回了院子,叫上自家的夫人,第一时间先是开仓库,选聘礼。
“我们娶的可是安平县主,是未来太子妃的妹妹,可不能怠慢了。”崔三夫人一边说着,一边按着库房的册子挑出合适的聘礼。
“档次不够的绝对不能放进聘礼里。”
她现在就这么一个小儿子成婚了,而且娶的还是县主,必须得准备得足足的。
夫妻俩在库房里挑挑拣拣,选来选去,整整一日。
“嬷嬷,把这些登记到聘礼册子里。”
“这些不要了,还是差点。”
“这些...直接送出去卖了。”
“老爷,明日我们再去街上逛逛,再买一些。”
“不够不够,完全不够!!”
嬷嬷扶着崔三夫人,“夫人,别急,慢慢来。”
“嗯,慢慢来,慢慢来。”
说是慢慢来,可整个崔府,都慢不下来。
第二天,崔老太爷就把自己库房里的好东西送来了。
还有崔大夫人、崔二夫人,也都挑了自己库房里好东西送来。
“我们崔家的老幺宝儿终于娶妻了,以后也该收心了。”
“三弟妹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听说那皮猴子可听安平县主的话了,以后啊,有安平县主关着他了。”
“恭喜三弟妹,贺喜三弟妹。”
崔三夫人是感动不已,“谢谢两位嫂嫂。”
“去郡主府提亲的时候,我们都得去,好让安平县主知道,我们崔家多重视她。”
“好好好。”
“三弟妹,银子够不够?不够的话,我们这里还有些贴己,你可千万要开口。”
“哎呀,够了!!”崔三夫人打趣道,“这小子...皮得很,我多怕他找不到媳妇,早好几年就给他备着了。”
她抚着心口,“真是阿弥陀佛,真是了了我一桩心思。”
“阿弥陀佛。”
*
寅时三刻,崔家祠堂的青铜鹤灯已燃起烛火,崔老太爷一袭绛紫祥云纹锦袍。
身后三房儿郎皆穿着簇新的衣服。
“嗯!”崔老太爷上了香,回头看着自己的儿孙,相当满意。
“吉时到!”
随着管家一声长喝,崔老太爷带着儿孙们走出来,门口,儿媳们也都盛装待命。
崔老太爷领着众人来到前厅。
前厅里,苏炳已经到了。
他就是今天的媒人。
是崔老太爷亲自去请的。
“苏先生,请吧。”
“崔老兄,恭喜啊。”苏斌笑着拱手。
苏炳来到院子里,有管家奉上聘礼册子,和求婚的婚帖。
崔府的大门一开,七十二位青衣小厮抬着三十六抬描金礼箱鱼贯而出,箱子上缠着三尺宽的红绸。
门口看热闹的人群如潮水分开...
“恭喜崔老太爷。”
“恭喜崔三爷。”
“恭喜崔少爷。”
崔明亦在人群中,笑得喜不自胜。
提亲队伍在街上绕了三圈,才来到郡主府。
男方众人得先留在外面,由媒人苏炳持婚帖进入郡主府。
此时的郡主府里,卢桃、柳三娘、田甜、田香也都盛装等着了。
而秦悠悠...在偏室里待着。
“郡主,人来了。”管家低呼一声。
“苏炳,代崔府呈婚帖。”
苏炳捧着婚帖,身边的小厮麻溜的把备好的红封塞给了拦着的门房。
门房赶紧开门,请苏炳先生进去。
苏炳来到二进的门,再次喊道,“苏炳,代崔府呈婚帖。”
管家在那里,请苏炳再进,得了一个红封。
到了前厅门口,苏炳再喊,“苏炳,代崔府呈婚帖。”
田甜身边的丫鬟出去,把婚帖和聘礼册子接下,也得了一个红封。
“郡主,两位夫人...”
田甜接了聘礼册子就交到后面的卢桃和柳三娘手上了。
“快请苏先生进来。”
管家已经走过来了,“苏先生,快里面请吧,外面太热了。”
苏先生站起,进门就恭喜,“恭喜郡主,恭喜两位夫人,恭喜县主。”
“有劳苏先生了。”田甜站起,请苏炳坐下。
“哎,郡主府和崔家的喜事,能让老夫过来做这个媒人,是老夫的荣幸。”苏炳谦虚着。
实际上,若非崔老太爷亲自去请,求娶的又是郡主府的安平县主,他怎么也不会做这事的。
“两位夫人,这可是上好的婚事啊。”苏炳看向卢桃和柳三娘。
卢桃和柳三娘拱手,“谢谢苏先生,有劳苏先生了。”
管家在旁心急得很,“两位夫人,快应了亲事吧,这崔家众人都在门外等着呢。”
“都来了?”卢桃惊讶。
管家点头,“都来了。”
“崔老太爷、崔家几个爷,还有夫人们,孙子辈的都来了。”
苏炳刚坐下,又站起,“不急,不急,娶媳妇嘛,等等又怎么了?”
“先让聘礼入府。”
管家点头,折回去传话,“聘礼入府。”
在聘礼进来的时候,苏炳坐下,喝了口茶。
最先进来的是茶礼,白果、莲子、枣儿...
接着...
赤金缠枝龙凤镯一对,镯身盘绕金丝,龙鳞凤羽纤毫毕现,缠着朱红丝线,寓意\"赤绳系足\"。
紫檀嵌螺钿盒,内盛十二颗东珠,颗颗莹润如月。
十匹云锦,朱红与靛蓝各半,暗合\"阴阳调和\"之意。
两匣御赐笔墨,显示书香门第的体面。
活雁两只,翼缚红绸,雁足系金环,内刻死生契阔。
崔家人就被请了进来。
其他的聘礼陆陆续续的进府就无碍了。
“各位,请进。”
接着就是婚书对答。
崔老太爷朗读婚书,“伏以秦晋联盟,永结鸾俦之好,朱陈缔约,长谐琴瑟之欢。崔氏子慕令媛淑德,愿聘为妇,谨以赤帛为聘,白雁为信,伏惟俯允。”
柳三娘做为秦悠悠的母亲,点头应下。
苏炳见状,捧出一支金簪。
秦悠悠在偏室,她的丫鬟出来接了金簪,回去将金簪插入秦悠悠的鬓边。
朝着外面高喊,“簪落同心,荣华与共!”
众人高兴极了,这就算礼成了。
礼成后,郡主府设宴,款待众人。
宴请结束后,还要回礼...
每件事都有讲究。
虽不是自己的事,可田甜累得不轻。
直接瘫坐在椅子上...
“等到你大婚那日啊,更累。”卢桃心疼的按捏着她的肩膀。
柳三娘也殷勤的倒了茶水过来,“甜甜,今天可辛苦你了,快,快喝点茶。”
“真是多亏了你,哎呀,这京城的规矩真大,要是柳姨自己,肯定搞不定。”
“我瞧着...今天的规矩就不算大了,有好些都省了。”卢桃说。
田甜点头。
确实是这样,这也是她提前交代管家的。
能省的...能省就省了。
柳三娘抚着心口,叹出一口气,“不管怎么说,悠悠的亲事是定下了,我也就安心了。”
亲事定下,但日子还没定。
凌尧今日没来,但他已经说了,会让礼部为崔家和悠悠的婚事选个吉日。
这日子...也只能定在田甜的婚礼之后了。
“到甜甜成婚那日,规矩都在宫里,我们只要参加就行了。”卢桃说到这里,心里倒有些酸酸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