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英有些犹豫,看向越羡钏。

越羡钏明白她的顾虑,开口道:“莫总工,杨英是知青,还有参加农村建设的任务在身。”

说白了,就是还要下地挣工分呢!

其实他更想说的是,让她这个异能者在这里,真的是大材小用了,但源于这些属于军中机密,需要保密的原则,只好这样说了。

莫总工略作思考后说:“这无妨,我们可以跟上面和公社沟通协调,争取特殊问题特殊对待。毕竟小杨同志的技术对我们机械厂,乃至整个机械行业的发展都太重要了。”

对于莫老给了这么高的评价,杨英其实是有些心虚的,充其量她也只是个纸上谈兵的,哪有他老人家说的那么玄乎。

无奈的说道:“莫老,廖厂长,其实我真的不怎么会上手操作,我只是爱研究一些自己觉得自己需要用到的东西,说白了也只是一个思路而已!你们真的没必要这样,只要在我需要车几个零件的时候能让我进来厂里就成!或者是我自己出钱买也可以。”

“小杨啊,其实想要发展,并不是墨守成规的上手实践,需要的正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在原有的技术上有所发展,你想左了!”

这孩子还没有发现,自己的这些《纸上谈兵》还正是他们这些科研人所需要的,这些纸上有理论,线下去实践,才能去攻克各种科研难题~

廖厂长也跟着劝道:“杨知青啊,你的那些图纸,我和莫老都看过了,你的这些技术,在国内,还有很多都是还待开发研究的,希望你能留下来,给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上的支持!你看你留下来既能施展才华,创作价值,又能为国效力,多好的事儿啊。”

杨英心动了,她看向两人期待的目光,缓缓点头,“那我愿意试试,但先说好,我不能长时间呆在机械厂,我还有些私人的问题需要处理。”

“这~”

莫老有些为难,他本身就属于宁县下辖的科研院的,要是杨英愿意留下来,他是想带他去县科研院的,他是个好苗子,值得国家好好培养,不能就这样埋没了。

廖厂长见两人都不说话了,忙说道:“其实这个、编外研发工程师也不是必须天天都要到厂里报到的!你说是不是啊莫老?”

莫老心里想些什么,廖厂长和他共事这么久了,哪里能不知道?看杨英又有些犹豫了,忙补救道,还特地把《编外研发工程师》这几个字咬的特别重,就是要莫老可以特殊事情特殊对待,像杨知青这样的人才,他们机械厂留不住,肯定是机械厂的一大损失!

“哦~小廖说的对,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嘛!毕竟先贤也说过,不拘一格降人才嘛!小同志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莫老也一下子反应了过来,赶紧改口说道。

“那好,我们就先这样说定了,等下就让人事那边给杨同志把各种证件都办好送过来!”

廖厂长立马拍板,就怕这个年纪还轻的小杨知青反悔了!

“老廖~你这~”

越羡钏刚想开口,就被廖厂长给拐了一下,长出了一口气,就忍下了,他能说什么,说关于杨英他们还有别的安排?那也要人家信他呀!

好气哟!

就出来车个零件而已,就把他们神锋队的准队员给弄没了?也不知道朱师长知道了会不会跟他急呀?

越羡钏这是还不知道杨英已经和朱师长搭上关系了,还就在他一直在山上转悠的这几天。

等他知道后,也不知道会不会抽自己两下,就这还是神锋队队长呢?一点儿危机意识都没有?

等秘书去给杨英办理入职手续时候,几人又就杨英的图纸上的内容展开了一场讨论,经过一场酣畅淋漓的推研论证,起初还有些小瞧了杨英的两人,很快就摒弃了之前的成见,对杨英提出的一些大胆的理论见解和发展方向,更是信服不已,一些平时他们有些纠结的问题也都茅塞顿开~

“小廖啊,真是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啊!以后啊,这还不都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我们这些老梗棒也都可以放心闭眼喽~”

莫老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好似有很多感慨似的,之前院里的那些老家伙老是感叹着后继无力,接班人的水平都太低,也就袁老手下的几个学生还能成些气候!

现在看,也不尽然,是他们没有遇到而已,这次被他发现了杨英这个好苗子,看他不让袁老头好好看看,看看这后备军的力量有多强大!

呵呵~

想想就觉得美的不行!

廖厂长又怎会不知莫老心中的感慨,他也被这小知青的宽广的知识面给震惊到了。

他不是大学毕业分配过来的大学生,而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军人,别人可能不知道科学技术对于现在的国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们这些做过护送外国归来的科学家们的任务的军人,哪一个在任务前不被上面的领导一再强调,哪怕牺牲所有人都要带回我们推动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那不是说说而已,那是真的一路鲜血铺就,就为了国家能有更加强大的科学技术~

“莫老不必忧心,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正在冉冉升起~”

“但愿吧!”

听着两人的对话,杨英也深有感触,她不能说的是,盛世中华真的不远了,就在不远的三四十年后,那个时候,国家统一,边境稳定,政治清明,军事力量强大,国人文化自信,社会日新月异,科技腾飞,人民安居乐业~

那时候,一颗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导弹,自太平洋发射,二十马赫的速度,一点二万公里的射程,精确的目标打击!

那时候,我国制造遍布全球,高铁如巨龙般穿梭于各国之间,就连航天站都成为宇宙探索的重要基地之一。

那时候,垂死病中惊坐起,列强竟是我自己!

杨英想到这里,眼中满是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