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最终以吴仁德被判处5年、曾珍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而结束。
听说警局审讯和法庭审理的过程中,吴仁德一再声嘶力竭地大喊自己是冤枉的,他坚称是李海林先动的手,自己只是出于正当防卫才予以反击。
然而,遗憾的是,他无法提供任何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说法,更何况他自己的儿子都作证是他先动的手,因此法官对此不予采信,铁面无私地做出了裁决。
也许是对自己孩子的那份愧疚吧,曾珍在法庭上始终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低下头,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李海林由于抢救及时,住院半个月后就回家休养了。为此,陈渝还以村委的名义,给以周海萍为首的急救团队奖励了两万元。
陈兴凡认为这钱花得值得,他更觉得当初决定成立卫生所,并斥巨资配置救护车,是前所未有的明智之举!
暂且按下这些后话不表,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当下。
到了一月中旬时,几个坡的豌豆尖采摘和小梁山的土壤改良已全部完毕,前卫村、古林村的人们辛苦忙碌一整年,终于迎来了难得的休整时刻,他们兴高采烈地准备起年货,满心欢喜地迎接传统佳节的到来。
在深山里埋头苦干了一年的张家国,暂时丢下他那一百亩地黄,也得以回家休息。
走之前,他向陈渝汇报:这几个月除了种地黄,又另外开垦出一百亩地了!准备来年开始种当归了!
至于如何种植,他拍着胸口对陈渝说道:“大哥哥放心,我已经有一定中药种植经验了,明年我会把当归种植得更好。”
看着自家表弟从当初的如履薄冰,一步步成长到如今自信满满,陈渝也是非常高兴:“好的,以后山里的事情我就全部交给你了,回家后好好休息,准备过个好年,待正月十五过后再大干一场!”
走的时候,他让冬梅给张家国转了两万块钱,作为他辛苦一年的奖金,让他回去的时候给四姨和家里买点年货。
深知陈渝的一番好意,张家国也毫不推辞,收下钱款后便喜滋滋地逛街购物去了。
今年,不仅赚到了钱,妻子的病也基本痊愈了,再也不像从前那般整日愁云密布,家中老小终于可以欢欢喜喜地过个好年了!
当全村人都在休整时,还有一个人还在继续忙碌着:陈兴凡正在组织龙灯队训练,准备在过年时给大家带来一份阔别已久的欢乐!
说到龙灯队,去年春节前就有这个想法,可当时事情杂乱,一直没顾得上整。今年虽然事情更多,但有了古林村的人加盟,各项事情反倒处理了井井有条。
而且,要组建龙灯队也不是易事:往昔会玩龙灯的人,基本已经过世,就算健在的也大多年事已高,身体难以承受高强度的训练和舞龙动作,根本就难以凑齐一支会玩龙灯的队伍!因此,只能重新招人训练。
今年,陈兴凡和李海林集两个村之力,才好不容易凑齐了龙灯队伍,这不,正在请老师傅指导他们抓紧训练呢。
你可别小瞧了这个小小的舞龙灯,要组建一支完整的龙灯队可不简单:
首先,要至少挑选9个青壮年舞龙手,这些人要会舞龙灯的各种动作,并且要配合默契;
其次, 需要1个经验丰富的引龙人,负责引导舞龙灯节奏;
最后,还需要有一组敲打鼓、锣、钹以及吹奏唢呐的鼓乐班,至少也在4人以上,需要熟悉掌握舞龙灯的各种曲目。
别说人不好找,那些舞龙灯的技术更是不好掌握,许多都已经失传了,村里组织几个老人回忆了半天,也不知道完整的动作有哪些。
最后,还是陈兴凡通过多方打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隔壁镇上找到一位精通此行的七十多岁老师傅,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老师傅名为段大雷,虽已年逾古稀,但却老当益壮,身子骨硬朗得如同钢铁一般。在当年,他可是隔壁镇上龙灯队的中流砥柱,有着二十余载的舞龙灯经验,各种仪式、动作、曲目,皆如探囊取物般信手拈来。
当陈兴凡找到他,并说明来意时,老人那原本浑浊的眼眸,瞬间迸射出一道锐利的精光,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声音颤抖地说道:“好好好,我本以为,要是再没有人舞龙灯,再过几年,这项古老的技艺就要失传了。
万万没想到,在我活着的时候,还能看到咱们的舞龙灯重现当年的风采。”
本来陈兴凡还准备了一大堆说辞,希望能游说段大雷老师傅出山,可还没等他开口,兴奋的段老师傅主动请缨,不顾老伴的极力劝阻,当天就执意和陈兴凡来到前卫村,在养老院住下来,每天指导龙灯队训练。
鼓乐班的人好找,陈渝的堂叔陈兴平作为一个白事道士,自然有固定的团队,精通鼓、锣、钹、唢呐等乐器样样精通,只是不会吹奏舞龙灯时的曲目。
但架不住段大雷老师傅他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呀,在他的指导下,鼓乐班很快就掌握了《将军令》《急急风》等舞龙灯曲牌。
陈兴凡对段老师傅的到来简直是如获至宝,生怕有丝毫的怠慢,不仅安排养老院每天以美酒佳肴款待他,而且连他身上的换洗衣服、脚上的鞋袜、洗漱用品等,都事无巨细地全部包揽了下来,只求能让段老师傅全心全意地指导村里的龙灯队。
见前卫村的人是真心地想要将舞龙灯技艺传承下去,段老师傅自然也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每天跟着一伙青壮年训练时,每一个动作都认真示范、详细讲解并严格要求要是队员稍有差池,他就会眼睛一瞪、胡子一吹、棍子一点:“怎么搞的,把我教的东西全忘记了?!应该这样做......这样做!”
在他的严格指导下,龙灯队的技艺日益精进,隐约已有几分当年的风采。
用养老院那帮见多识广老头子们的话来说,那就是:“不错,有当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