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事者离去后,清平村仿佛经历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空气中还弥漫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息。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脸上虽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却也难掩忧虑,时不时望向村口,似乎担心那些人会卷土重来。李晓慧深知,这场风波的余波远未平息,想要彻底稳固新规,让村子恢复往日安宁,还有诸多难题亟待解决。
“晓慧姑娘,这次多亏了你和大伙,不然咱这村子可就遭大殃了。”老太太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李晓慧身边,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感激。
李晓慧轻轻握住老太太的手,温声道:“奶奶,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过,那些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得做好应对准备。”她抬眼望向远方,目光坚定而冷静,脑海中迅速梳理着接下来的计划。
阿强也走了过来,手中仍紧握着刚才用作武器的锄头,神色关切道:“晓慧,你说他们还会再来吗?咱们得想个周全的法子,不能再这么被动挨打了。”
李晓慧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他们来这一趟,目的没达成,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但经过这次,他们也知道咱们不好惹,下次再来,或许会想出更隐蔽、更棘手的招数。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村子的防御,安排专人轮流巡逻,尤其是夜里;另一方面,得想办法让更多人理解并支持新规,不仅是咱们村里,周边村子的态度也很关键。”
阿强挠了挠头,有些疑惑:“周边村子?这跟他们有啥关系呀?”
李晓慧耐心解释道:“这次来闹事的,说不定就是周边村子受旧观念影响极深的人。要是能让周边村子也看到不裹脚的好处,慢慢转变观念,那我们清平村就能少些外部压力,新规推行起来也会更顺利。”
阿强恍然大悟,用力点头:“晓慧,你说得对!我咋就没想到呢。那咱具体该咋做?”
李晓慧目光熠熠,心中已有了初步打算:“我们可以邀请周边村子的村民来咱们村参观,让他们亲眼看看女孩子们摆脱裹脚束缚后的生活。举办一些活动,像之前的运动会,展示女孩子们的活力与能力;再安排一些座谈会,让大家分享不裹脚后的改变和感受。同时,我们也可以主动去周边村子宣传,把咱们的经验和想法传递出去。”
老太太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晓慧姑娘这主意好!眼见为实,只要他们亲眼看到了,说不定就会心动。”
说干就干,李晓慧和阿强立刻找到族长,将计划详细说明。族长听后,眼中满是赞许:“晓慧啊,你考虑得周全。就按你说的办,咱们清平村既然开了废除裹脚的头,就得把这好事做到底,让更多人受益。”
在族长的组织下,村民们迅速行动起来。一部分人负责加固村子的防御设施,在村口和重要路口设置简易路障,安排巡逻人员,日夜值守;另一部分人则着手准备迎接周边村子访客的事宜,打扫村子,布置活动场地,整理女孩子们的生活记录和作品,以便更好地展示不裹脚带来的变化。
李晓慧和阿强带着几个年轻村民,前往周边村子发出邀请。每到一处,他们都耐心地向当地村民解释清平村的新规以及邀请的目的。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大部分村民对他们的提议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冷嘲热讽,认为他们是在瞎折腾。
“不裹脚?那像什么话!女娃家不裹脚,以后咋嫁人?”
“就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能随便改吗?你们清平村可别把歪风邪气带到我们这儿来。”
面对这些质疑和反对,李晓慧和阿强并未气馁,他们用在清平村的亲身经历和女孩子们的真实变化,一一回应。“大爷,您看我们村那些女孩,以前裹着脚,走路都费劲,现在能跑能跳,还能帮家里干重活,这都是不裹脚带来的好处啊。”“大娘,我们不是要破坏祖宗规矩,而是想让规矩更符合人性,让女孩子们少受点罪。您看看我们带来的这些照片,都是我们村女孩的日常,她们现在可开心了。”
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有一些村民被他们的真诚和坚持打动,答应到清平村参观。这一天,清平村张灯结彩,村民们热情地迎接周边村子的访客。女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衣裳,在活动场地尽情展示着才艺,跳绳、唱歌、跳舞,活力四射。访客们看着眼前的场景,眼中满是惊讶与好奇,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哎呀,这女娃们不裹脚,竟能这般灵活,真是不可思议!”
“是啊,以前只听说裹脚是为了好看,可看她们这样,不裹脚好像也挺好。”
在座谈会上,清平村的村民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故事,从女孩子们身体的健康变化,到家庭氛围的改善,再到村子整体的活力提升,每一个故事都深深触动着访客们的心。一些原本坚决反对的人,态度也开始动摇,陷入了沉思。
参观结束后,不少访客表示,回去后会认真考虑废除裹脚的事情。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李晓慧心中充满希望,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改变的种子已经种下,只要持续努力,终有一天,不裹脚的观念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自由与美好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