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313章 参观粮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貊巫听着两人“充满食欲”的对话,也不免有些苦笑。

自从到达熊部落,熊洪几乎就没有闲下来过,对自己和乌青,熊洪就只能指派鹿皮带着他们,在整个部落范围内四处“参观”,除了一些需要严格保密的场合,剩下的地方,都可以带他们去“见识一下”。

而貊巫等人,则对熊部落异于其他部落的生活方式非常好奇。自从十天前来到了本部这里,几乎每一件事情,都让他们感觉到不可思议。

这两天听说熊部落有一种捕鱼船投入了使用,要在凌河上面进行冬季捕鱼,便要跟过来看看,谁知道捕鱼的船只他们上不了,一上去就晕船,只好跟在骨余他们后面,看他们杀鱼、腌鱼,甚至乌青都主动上手学了起来。

“这还只是凌河河里面的,熊部落周围还有不少鱼塘呢,过两天也要捕鱼,那时候的鱼才叫多。”

骨余一脸兴奋地说着,“你们要是看到一网网的大鱼,肯定会喜欢上捕鱼这种事情的。”

一想起成群的鱼在网中挣扎的样子,骨余就非常开心,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水里有鱼就心痒难耐。当初熊洪说教他用鱼钩钓鱼,还承诺让熊山给他打造一些鱼钩,也不知道熊山最近有没有时间……

来到熊部落正好一年,原本身体瘦弱的他,现在也强壮了不少,当初被熊洪花了额外的陶器和食盐换回来的妻女,现在也在本部这里上学和纺织,一家子过的可谓是非常惬意。

相比较当初骨部落那种“寒酸”的生活,在熊部落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充满着干劲。

“这些鱼全部腌完,得需要多长时间啊?”貊巫感慨了一声,当初熊部落运送给他们的物资中,就有这种咸鱼,因为是用盐腌制的,换取的“价格”居然跟新鲜的兽肉一样高。

“码头这里没多少了,最多今天和明天,接下来就要去池塘里捕捞了,那里才多。”

一筐筐活蹦乱跳的鱼被送到这边,等待着被腌制,而码头的院子里,一排排的木架上,也全部被挂满了腌制好的咸鱼。貊巫计算了一下,光今天的晒出来的咸鱼,就有上千条,差不多在三四千斤左右。

三四千斤!

也就是说,小渔船一日的捕捞,就相当于自己部落十来天的捕猎成果,而貊巫今天看到的晒鱼场景,据说也只是本部这边好几个鱼干晒制的地点之一。据说在草村和石村,捕捞上来的鱼不比这里少。

帮骨余他们杀完鱼,时间也不早了,照旧在课堂里学习了一会,又跟熊巫聊了一会后,因为第二天还要去粮仓帮忙,回到住处的貊巫倒头便睡,梦里居然梦到了成群的鱼。

粮仓,作为部落重点保护区域,目前由十几名族人负责看守,里里外外也都安排了巡查的人员。

在原来的粮仓周围,又修建了一堵外墙,周围清理掉所有的木制建筑、枯草和树木,在墙内,还挖了两三口井,一排熊部落能烧制出来的最大尺寸的陶缸,也盛满了水,随时做好灭火准备。

这里存储着300多万斤的粟籽,还有各种杂粮无数,关系到整个部落三千多人的吃饭问题,还是部落种子存放的地方,看守的再严密也不为过。

除了每天取粮去舂的人员以及翻晒存粮的族人,其他人没有部落族长或者大巫师的允许,不得进入粮仓内部。

经过熊洪和大巫师的批准,被院子内外、粮仓门口的守卫们将浑身摸了个遍,检查完没有问题的貊巫和乌青,才被允许跟在守卫的后面,“参观”粮仓。

“这里是部落最重要的地方,任何人进来都要被检查几遍,防止有人携带火种进来。”

鹿皮将脱下来的皮衣穿好,对貊巫说道,“请两位族长莫怪,这也是熊洪族长的规定,任何人都是这样。”

“理应如此,理应如此,”貊巫和乌青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看管严密的场合,而且检查也不是只针对他们,鹿皮也没有被放过。

但对于熊部落的重视和谨慎,他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反而要是这里乱糟糟的,貊巫还会觉得熊洪他们太过粗心。

“从去年开始,整个粮仓就专门用于存放粟米、菽、油菜籽以及其他农作物,另外还会有一些晒干的咸鱼腌肉,以及耐储存的蔬菜、腌菜放在这里。每日会有族人从这里取出粟米,送到舂米坊,舂完之后,留一部分用于第二日的食用,剩下的则还会被放到这里,有专门的地方用来存放脱壳后的粟籽。”

鹿皮带着他们到了一处外面挂着“粟米存放处”木牌的房间门口,透过挡板向里面看去,靠着三面墙摆放着几个木架。木架都是三层,每层上面放着一排陶罐,装满粟米的话,这些陶罐每个差不多在三十斤左右,而这个一个房间里面就放了近八十个陶罐——正好够本部这里的族人吃上两三天的。

“这些脱壳后的粟米,会在这里存放上半个月,每过半个月,就会重新换一批,”鹿皮没有带他们进去,直接在门口跟他们说道,“要是哪天部落忙起来,没有足够多的人手舂米,这些粟米就能派上用场了,这也是族长说过的,什么什么应急储备。”

貊巫默然了点了点头,这种提前准备的思路和做法在熊部落里处处可见,这也是貊巫最为佩服熊洪的地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句熊洪随口说出来的话,貊巫等人在熊部落这边,越是看的多,越是觉得有道理。

这座粮仓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和上层布局类似,差不多都高三米左右,中间一条长长的走廊,每间廒间门口,都有一个半米高的矮墙,还用木板在里面堵住,防止谷物流出来。

两侧的廒间里,几乎都堆满了晒干的粟籽。貊巫知道,这些粟籽要做成粟米饭,就必须脱壳。脱壳的方式,现阶段只能是送到水碓坊那边舂碎外壳,再经过筛选后,才能得到黄澄澄的粟米。

“水碓坊那边你们也去看过,熊木哥正在改进水车,好像碰到了什么问题停在那里,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水碓和脚踏碓也是够用的。”

鹿皮带着他们继续往前面走,两侧的廒间门口,都挂着相似的木牌,上面用文字写着“廒间一”的字样。

放眼望去,走廊两侧左手边为单数,右手边为双数,木牌统一悬挂在门头上,从这里往出口处望去,两排木牌一直往前延伸,给貊巫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

“这两侧的廒间,每个廒间装满差不多能存放360石粟籽,哦,就是三万六千斤。”鹿皮微微一笑,光是眼前的这个廒间,都足够一个五六十人的小部落吃上大半年,“不过现在粮仓有三座,存储的压力并不算大,部落出于防潮、防虫的考虑,每个廒间只装了一半多,差不多在两万斤左右。”

正说着话,一辆辆架子车被族人推着进来,上面装着一袋袋晒干的粟籽,在门口“h”型木架和顶部滑轮的帮助下,一袋袋粟籽被吊了起来,然后通过廒间顶部的一根粗木,滑进廒间,进入里面的族人则松开袋口,晒得干燥、澄黄的粟籽便洒落在廒间里,渐渐地将里面给填满。

“现在是粟籽晒干了,每天中午太阳好的时候,还会从廒间里把粮食给拉出去晒,”鹿皮解释着,指着旁边的一个木槽状的东西,“粮仓里每个廒间都有一个这玩意,专门用来把粟籽装到袋子里。”

貊巫点点头,中午的时候已经看过有族人用这个装置了。

木槽放到廒间门口的矮墙上,大头朝里,小头朝外,外面的族人将麻袋或者木筐放在小头下,里面的族人用木锹将粟籽拨到木槽里,只要往外斜一点,在杠杆作用下,木槽里的粮食就能快速地装到袋子里。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需要一锹一锹地铲进去。

站在门口颇有兴致地看了看装卸粟籽的装置,貊巫不由得点点头。每个廒间都有两万斤,光靠人工来装卸的话,至少要花一天的时间才能运出去,而有了这种快速装载和卸下的装置,族人们就能省下很多力气,也不用很多人待在这。

“这三座粮仓,差不多有200多个廒间,天气晴朗的时候,都会有族人将这些粮食给运到外面晒一晒,防止受潮,也防止里面生虫……要是生虫不及时发现,很快一个廒间就能被这些虫子吃光。”

另外防鼠工作也做的很好,虽然熊洪还没有找到猫这种生物,但周围鼠类的天敌也不少,粮仓里面的防鼠设施也有。

“这里存放的就不是粟籽了,而是菽,你们喜欢吃的豆腐,就是用这些豆子制作出来的,”鹿皮指了指里面,“里面跟存放粟籽一样,都需要经常运出去晒一晒。”

貊巫跟在鹿皮后面,越看越觉得熊部落的实力当真是深厚。几十万斤几百万斤的粮食,光是说出来,可没有摆放在眼前这么有冲击力。而貊巫更是看到了熊部落对这些粮食的管理方法,是他们根本无法做到的。

“对了,这里是存放种子的地方,现在只存放了一小部分种子,大部分种子还要等到下雪的时候,由石雪他们在这里筛。”

熊部落对种子的筛选从来没有放松过,每年种植的土地上,最好的地段、最精细的照顾,都是这些种田。而这些粟籽也没有让族人失望,原本细小颗粒的种子,现在也逐渐饱满、个头也更大了。

“每亩地差不多要用到一斤多的种子,不过族长今年已经在一些地方用了起垄的种植方式,听说秋收时收成还可以,具体是什么样,我倒说不出来,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问问石雪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