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祀长老,你找我吗?”
一进门一股恶臭的味道便扑面而来,让熊祀差点把嘴里的水给吐了出来。
“桐根族长,你这是?”熊祀忍住恶臭,用手捂住鼻子,上下打量了一下桐根,“啊!对,你去看堆肥了,怪我没说清楚,其他几人也没有回来,要不先去澡堂洗一洗再过来?”
桐根也觉得自己身上难闻,但没想到会让熊祀也难受,连忙说道,“好,那我现在就过去。”
澡堂里正好是今天参与堆肥的族人在用,桐根脱光衣服走进去,几瓢温水浇在身上,顿时感觉浑身舒爽。
“给,用这个抹在身上,就不会那么臭了。”
木棍拿出一个陶碗,里面还有半碗半凝固状的灰黑色物质,看起来很是恶心。
“用吧,这是我们来洗澡经常用的,里面还有熊花他们春天采集的一些鲜花汁液,用过后就没有那种臭味了。”
桐根这次倒是没有怀疑,他看到周围的族人都在用着这种不明的物质涂抹在身上、头上,他便按照木棍所说,试着用了一下。
效果果然不错,桐根洗完后又换了一身衣服,感觉不到臭味不说,身上还有一股淡淡的花香,让他心情非常愉悦。
“你们堆肥要堆到什么时候?”趁着穿衣服的间隙,桐根主动地跟木棍攀谈着,“该不会一直是你们负责堆肥吧?”
“那倒不是,也就这段时间,”木棍用麻布将身上的水珠擦干,然后穿上干净的衣服,“差不多一年就只有两三次堆肥,毕竟哪来的那么多粪。”
“这倒是,”桐根想到天天一早就爆满的厕所,每个月也积攒不了多少粪便出来,“不过这个活很累吧?”
“也不累啊,我觉得挺好的,”木棍无所谓地耸了耸肩膀,“就像族长说的,我当族长你掏粪,都是为了部落发展啊。”
虽然感觉哪里不对,但桐根也没想太多,反正他们说的也找不出太大的问题,再说掏粪……堆肥这个事情,确实是能提升产量的。
“嗯,看来回去也要让族人们去掏粪……顺便找几个男孩专门负责这件事情……”
洗过澡之后,其余的四个族长、巫也来到了熊祀所在的宗庙这边,闻到一股清香,众人难免好奇,不过熊祀正好走了过来,便也顾不得太多,齐齐地向他行了一礼。
“熊祀长老!”
“你们都到了,正好,走,一起跟我进去见大巫师。”
熊巫正拿着一摞纸张,用一些烧黑的树枝、木棍,还有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煤块,在上面画着。看到熊祀等人过来,便点头让他们找个位置坐下,随后放下手中的东西,轻松地说道。
“各位,你们上次提到要回去,我们三天后正好有船运送物资去小白河,如果诸位没有其他特殊要求的话,可以跟着我们的船队一起走。”
跟这帮族长、巫们打了两个多月的交道,彼此之间很是熟悉,也就不拐弯抹角,而是直接开门见山。
“你们支援过来的族人,120人在本部这里,另外110人在水村,乘船的话,速度更快,你们要带的物资,也能装的更多。”
“那就坐船吧,正好来的时候是乘牛车过来的,现在回去顺带体验一下坐船的感觉。”
桐根听后毫不犹豫地说道,在这里也去过熊部落的造船坊,虽然出于某种原因,熊部落没能让他们去看船只是如何制作的,但熊罴号这几艘船只往来航行、装卸物资的场景却见过多次,要不是这段时间运输紧张,熊巫早就让他们去体验一下了。
“你们呢?”熊巫转头看向剩下的几个族长,看到他们也点头附和,便定了下来,“好,那就乘船回去,这段时间你们帮忙的‘报酬’,等会我们来算一下。”
“一切听大巫师做主!”桐根嘿嘿一笑,装模作样地行了一礼,“等这次回去,就把新族长选出来,我以后就打算经常来熊部落学习了。”
这个想法倒不是产生一天两天了,很早之前他就有这个想法,尤其是在熊部落待过之后,更是如此。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熊部落学习知识,再回到桐部落用起来,他也有信心,毕竟熊部落已经给他们做出了“示范”,不用想太多,跟着他们后面学就可以了。
可越是学习,他发现需要学的东西也就越多,别的不说,光是今天的堆肥,看起来很简单,但需要掌握的技巧却很多,比如翻堆的时间、什么时候洒水等等……木棍说的对,只有经常做,才能知道其中的门道。
“哦?”其他族长很惊讶地看着他,熊部落虽然好,他们也有过这样的念头,不过像桐根这么痛快的决定,他们自认还做不到。
“哈哈,那随时欢迎,熊部落永远欢迎大家来学习。”熊巫脸上的笑意更甚,“等到明年春天,积雪融化后,我们每个月都会与白河诸部往来运输。”
这个消息更是让在座的族长们感到振奋,这样一来,不管是物资运送,还是人员往来,都方便很多。尤其是自己部落出产的一些原材料,直接运送到本部这边,就能比在白骨洞营地换到更多的好东西。
“这个后面会有详细的说明,大家耐心等等就好,”熊巫放弃了用煤炭在纸上写的尝试,从旁边存放竹简的木架上取下一卷,摊开在桌子上,“现在来算算你们的‘报酬’吧。”
支援过来的230人,除了这几个族长,剩下的都算是年富力强的劳动力,男女都有,要不是时间太短,熊巫都想以相亲的名义留下来一部分。
“从七月中旬你们出发开始算起,到现在九月底,差不多有三个月,我们就按照三个月给大家算。”
熊巫看了看精神抖擞的众人,都在期待着熊巫接着往下说,“按照族长当初跟你们的约定,每名族人每个月补偿两斤盐,在你们离开时,再带上50斤的粟米。”
“没错,这些都是熊洪族长当初说过的,”几名族长点点头,表示赞同,“不过我们到熊部落已经是八月初了,再怎么算也不好算三个月吧?”
“无妨,多一个月而已,”熊巫大手一挥,这段时间他们也帮了很多忙,出力很多,“就按三个月来算,230人,就是快1400斤盐,粟米斤。”
对于现在的熊部落来说,这点食盐和粟米已经谈不上有多少,可对于桐根这些部落来说,那就完全不同了。
到时候分给参与的每个族人,也能让他们开心很久。
并且这也让几个族长有了更大胆的想法,明年要是再多派点人过来,那得到的东西岂不是更多?反正只要帮熊部落做事就包吃包住,再拿上结束后的“补贴”,除了部落里留下一些人手捕猎和采集,剩下的人都派过来,好歹也能得到不少食物,岂不是美滋滋?
按照熊部落最新的标准,一名成年族人每天的食物消耗是一斤半的粟米、二至三两的肉食、半斤蔬菜,每个月还有几天会有鸡蛋、鸭蛋供应,干重活的时候还会更多一些。
而这种标准,桐根的部落可无法满足,更何况还有补贴,要知道,食盐和粟米的交换比一直在十比一左右。
原本因为道路不畅,族人过来需要很久,现在熊部落的水运也发展起来了,那派人来熊部落干活拿“补贴”,也就非常可行了。
“另外,除了这些东西,熊洪族长前两天刚刚飞鸽传书回来,让我把这些东西给大家分发下去,”熊巫叫过旁边的族人,在他耳边小声地吩咐了一下,“这是熊部落送给你们的,不用拿东西换。”
族长们都很好奇,能够放到最后讲的,一般都不是很简单的东西。
没让他们等太久,从门外进来几个族人,两人一组抬着二三十卷的竹简,放在宗庙的桌子上,显得非常震撼。
“这是?”
“这是熊部落最近才编写好的竹简,里面不仅有我们部落第一到第五阶段的‘教册’,还有数术、图形的知识,另外就是一些治病的石头、动物和草木,想必大家在我们夜间的课堂上也学到不少。”
这可真是好东西!
虽然他们不能直接给部落带来丰厚的物资,但从熊巫和熊洪对这些教册的重视程度上来看,只会比种植养殖更加贵重。这些族长们也不是不清楚,学习的时候,他们已经意识到教册的重要性了。
可以说,有了这些,即便不请熊部落的老师,只要认得熊部落的文字,就能认得上面的意思——当然理不理解另说,理论上来讲,这就相当于熊部落吃饭的家伙。
“图形的知识记录在这些木板上,由于太难制作,我们自己都没有准备太多,只能给你们五份。”
这些教册,从今年开春以后开始编制,召集了原凌河部落的所有的巫,在熊洪的指导下,由熊黑带领,经过大半年的时间,才初步做成了这套教册。
教册里面第一至第五阶段的竹简中,前三个阶段比较简单,但也是最基础的。第一阶段是识字,熊黑根据熊洪“以字识字”的思路,先找出了近百个文字,作为生字的“注音”。
虽然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弊端,但至少通过传授,大家说出来趋于统一,不至于太过杂乱。而这第一册的竹简里面,就是类似于一部“字典”,只标注着读音,将近300个字,在现阶段,已经足够使用了。
第二册就是一些词语了,常用的词语差不多也有个好几百,并且随着部落的发展,不断地增加。但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上也就能够与熊部落的人正常交流了。
第三册则是一些简短的句子,包含语气助词等,比如“今天吃饭没?”该怎么用又该怎么回应。
第四册第五册中,提到了更多的字词句,并且还有很多篇熊洪曾经写的祭文,以及熊巫等人撰写的“汇报材料”,比如今年秋收的情况,石雪就洋洋洒洒写了近800个字,让熊巫很是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