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堂之上!

气氛沉重而压抑。

李璟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眼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自从军队屡遭败绩以来,他每日都生活在对国家灭亡的恐惧之中。

严续继续说道:“陛下,还是派遣人员先去交涉一番,看看大周的态度!”

“滁州城破,只剩下百里之遥,太危险了。”冯延巳也是紧跟着。

以孙忌、常梦锡为首的主战,而朝廷中大多数人主和。

然而,正孙忌与常梦锡坚决反对这一提议。

“陛下,此时派出使者无异于示弱,只会让敌人更加轻视我们。”

正孙忌言辞激烈地说道。

常梦锡也点头附和:“我军虽败,但仍有反击之力,不应轻易放弃。”

面对两位大臣的反对意见,李璟心中犹豫不决。

他知道,如果贸然派兵,可能会陷入更深的危机,但若一味求和,则可能丧失最后的机会。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李璟最终还是决定先派人尝试与敌方沟通,希望能为国家争取到一丝喘息之机。

“朕决定派人前往和谈,派谁合适?”李璟看着众人。

冯延巳站在文武百官之前:“臣举荐,派遣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钟谟以及工部侍郎、文理院学士李德明作为特使,带着表书前去求和。”

他们二人本身都出使过,特别是李德明,曾经和李从嘉一起在三年前出使过大周!

所以此时是最恰当的人选。

严续也说道:“钟谟与李德明不仅才智过人,而且深谙外交之道,是完成此次任务的最佳人选。”

“准奏!”

“准备些礼单,这次李大人也能促成大事!”李璟说完,散了大朝会。

夜幕低垂,钟谟和李德明站在庭院之中,面对着即将来临的任务,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深知此行的重要性与危险性,但为了国家的和平,他们没有选择。

“李大人准备怎么样了?”

钟谟压低声音说道:“时间紧迫,不容有失。”

李德明点头称是:“我已经安排了最快的马车,我们带足干粮和水,尽量减少停留时间。同时,我已派人去准备必要的礼物和文书,以示我们的诚意。”

两人迅速行动起来,召集了随行的官员和侍卫。

“此次出使,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危机,更是为了保全万千百姓的生命安全。”钟谟严肃地说。

“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当天夜里,月色如洗,一行人匆匆出发。

骏马嘶鸣,车轮滚滚,向着寿州的方向疾驰而去。

沿途的风景在黑暗中快速掠过,众人无心欣赏,一心只想尽快到达目的地。

经过几天几夜的急行军,终于接近了寿州前线。

此时哀嚎遍野, 到处大战创伤,乱民逃窜,虽然有大片疆土没有被柴荣攻打,官道上还是南唐的管控。

但是一路逃难的流民,向南流窜……

钟谟和李德明深吸一口气。

“休整一夜,明天早晨就去见柴荣,到了这里,我们就已经无法回头。”

钟谟轻声对李德明说。

“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

李德明紧握双拳,坚定地点了点头:“没错,这是我们身为臣子的责任。”

第二日一早。

寿州城外。

广袤的平原之上,十万大军营帐如林,旗帜飘扬,盔甲闪耀,阳光照耀下金光璀璨。

仿佛将整片天空都映成了金色。

当他们踏入大周军营时,已经让侍卫通传消息!

“大唐使者来求和了!”

士兵们警惕的目光扫视过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然而,钟谟和李德明并没有退缩,他们挺直腰板,带着从容不迫的步伐向前走去,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次会面能够带来和平的曙光,避免生灵涂炭。

他们被引导至一座宽敞的帐篷前,柴荣正在那里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钟谟和李德明整理了一下思绪,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鼓起勇气,步入帐篷,迎接未知的命运。

这一刻,不仅仅是两个使者的使命,更是两国之间和平的希望所在。

柴荣高坐于案几前,身披重甲,威风凛凛,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钟谟和李德明骑马缓缓前行,心中满是忐忑,终于来到柴荣面前。

行了君臣大礼,参见了柴荣。

礼节完毕后。

钟谟深吸一口气,试图稳定情绪,然后恭敬地开口:“陛下,臣等此来,携带着大唐君主的一片诚意。”

柴荣微微抬眉,冷声道:“诚意?”

钟谟急忙从怀中取出一份清单,递上前去。

“陛下,这是君主为表达敬意,特意准备的一些贡品:皇帝专用的服装、汤药以及金器一千两,银器五千两,缯帛锦缎二千匹,犒劳军队的牛五百头,酒二千斛。”

“这些贡品足以显示我们君主对陛下的尊敬与向往和平的决心。”

柴荣接过侍卫呈上来的清单,随意扫了一眼。

“啪!”

礼单甩在了地上。

冷笑一声:“你们君主自称是唐皇室的后裔,应该懂得礼义,同别的国家有区别。与朕只有一水之隔,却未曾派遣过一位使者来建立友好关系,反而跨过去勾结契丹!”

这个时代远交近罚是每个势力最常用的方法。

自从柴荣登基后,李璟没有朝拜过柴荣,反而是一直和契丹人保持密切往来。

所以柴荣直接说出这样的话,在他讨伐南唐檄文中,也以这个为名义!

“舍弃华夏而臣事蛮夷,李璟老儿,礼义在哪里呢?”

“以大唐自居,我以他维持。多少将士浴血奋战,驱逐蛮夷……他却侍奉如亲爹……”

“李璟老儿,昏头之辈,好大喜功,该死!”

“若无大周抵挡契丹,尔等早就亡国。”

四周士兵们全副武装,严阵以待,那股肃杀之气几乎可以凝固空气。

柴荣几句话让他们难以招架,毕竟这个时代和契丹结交,不得民心。

而反观柴荣,以残破中原,发兵大战北汉和契丹联军,撑起中华脊梁,以大胜之威号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