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3

赵晨心驰神往的对象,其实是那遥远之地盛产的良种马——据他所知,在后世无数名驹之中,不少是由这类品种通过杂交孕育而来的。

等丝路畅通之后,改良马类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大宛不愿意出让顶级马种?哈哈哈,这难道是因为秦刀还无法斩破铁甲吗?

另一边,将军韩信身上的重甲已被助手王平与李昊扒除干净,只剩下一套单薄的白衣。

面对突如其来的冷风,他在墙角瑟瑟发抖。";这原本应是我的战利品啊!”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重甲与佩刀轻易落入父亲手中,韩信满脸懊恼,仿佛遭受了难以言表的背叛。

赵晨瞥了一眼那位正在挥舞新铸环首刀的父亲李昊,不禁哑然失笑。

这环首刀乃是赵晨仿造记忆里的古代造型打造而成。

随着时间推移,它将逐渐取代部队中的青铜剑。

铜矿资源稀缺一直困扰着秦朝,将退役兵器回炉熔炼改铸货币,成为一项重要措施——此举既解决了民间货币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让铜制长剑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若非帝国尊严所在,赵晨差点想直接熔化咸阳宫前巨大的十二金人,以其金属铸造更多通行的钱币!

一旦货币充足,就可以迅速向全亚洲推广新的经济体系。

再说另一边,当两位长官的热情散去之后,他们把重甲和环首刀归还给了韩信,并且重新整理衣冠,恢复了往日庄严肃穆的形象。

瞧见如此变化,赵晨准备领着几人前去参观工业园区的最新成果——水泥。

确切地说,这是一项基于简单原理研制的早期矿渣水泥配方。

使用天然碳酸钙岩石在高温下煅烧生成生石灰后研磨成粉,加入石膏与粘土混合搅拌粉碎,再与铁矿废料混合煅烧,就制成粗略版的建筑材料了。

尽管质量相比后来工业化产品差距甚大,但至少满足当前需求。

开疆拓土之时,尤其针对蛮荒地区建立据点显得尤为重要,而使用这种便捷建材能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比如利用预制板搭配砖瓦建造堡垒等。

相较于单纯依赖征夫人力堆砌夯土城垣,无疑是一次技术革命。

否则耗费太多人力筑城的话,恐怕敌对势力会抢先到达关中地区。

在另一个场景中,一群犯人流露出紧张神色,被披挂铠甲的卫士层层包围。

一位敦实壮汉快步走出并向赵晨拱手行礼:“石窑总管许岩参见大人!”

赵晨随口吩咐:“成品在哪?不如先带冯丞等人直抵现场,以免扰乱工人正常作业。”

徐岩指了指方向:“请君随臣前往查看。”

来到一间棚屋内,众人发现内部摆放了许多布袋,里面装着灰扑扑的材料。

徐岩打开其中一袋展示给众人,并邀请廷尉周海进一步审视。

周海蹲下身体端详了一阵问:“这就是陛下所说的那种新材料?老夫感觉更像寻常糊墙之物,何必如此细致?”

听罢此言,赵晨心中暗自一笑:这便是古人对外来工艺本能的怀疑情绪。

但无需过多辩解,当下由技术人员演示实际用

“这简直太快了……”张辰低声自语。

旁边的王立群等人也纷纷表示认同,轻轻点头。";这就是大秦的效率!”赵明走上前,注视着迅速拔地而起的建筑群,仿佛能看到整个大秦在他的努力下发生了改变。

阳光洒在背对光线而立的赵明身上,光影交织使他犹如降临凡间的神灵。

与始皇帝酷似的面容让王立群等人一时屏息,不自觉地深深行礼到地。

……

南方郡。

绵延不断的原始森林中,一支由数十辆马车、上千人组成的队伍沿着上一年加宽的驰道行进。

身着绿袍、脸色苍白的李晓正坐在马车上,挥手赶开一只指甲盖大小的蚊虫。

岭南湿热的气候加上路途颠簸,使被指派为甜官的李晓身心俱疲。

甜官,是赵明新设的职位,秩千石,专门管理全国的甘蔗种植、榨糖以及糖业专卖事务。

这个名称依旧令李晓困惑,但这已无足轻重。

重要的是,前面马车旗杆上挂着的一长串当地人的头颅,还有路边密林中偶尔传来不明动物叫声,让他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回忆起初时赵明描述那片土地美女的魅力,李晓此刻心中满是懊悔。

若是留在咸阳城中享受生活,为何要来到这种荒僻之所冒险呢?想起当时被陛下三言两语激得热血沸腾的样子,真想立刻给自己一耳光!

身边几名家族成员,心情同样复杂。

若非担心回去后会受处罚,恐怕早已掉头返程。

建立功勋又如何,哪比得上搂着佳人在内室中的惬意?

……

和同行的宗族子弟懒散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带着一百名士兵骑马前行的刘强。

刘强满脸是对南方之地的憧憬。

如今不过拥有“军爵”的小小军官,但赵明离别时表示:若能招募百名当地人战士,则任命其为小队长;募至千人则成大队指挥官;万人以上,则立即晋升为高级将官,并封赏更高爵位!

呵,伯兄等着吧,再见时便要向你的下属施礼啦!刘强大笑着抽出弓弩,一声弦响,路边树梢上隐匿的一名敌人即刻应声坠下。

随后是一阵乱纷纷的喊叫,无数穿着树皮衣物的当地战士从草丛中现身。";集合!保护宗室公子!”他大吼一声,抛开弩弓交给车夫操作,带兵马疾奔而出。

蹄声响动如同战鼓急促。

瞬间,刘强已到一位敌手面前,探身挥戟直刺而去。

砰!

武器撞击弹开,下一秒,刘强制住马力借力反撩,枪刃上的弯钩干净利落切断对方半截脖子。

那人仰面跌倒,血泉狂喷,四肢在失血过多的剧痛中抽搐。

考虑到沿途需穿过众多地方部落领地,护送队中的秦兵皆精锐之士,其中有十几人曾参与过关键战役的宿将。

当命令下达集结的时候,持盾拿戈步卒马上环围车队列阵防御,全体缩于盾墙之后。

盾牌缝隙里长矛尖端隐隐向外威胁着,内部弩箭准备完毕随时待射。

自高处望去,全阵恰如一头怒视猎物的巨兽等待机会扑杀。

同一时刻,那些逼近的地方武装进入自己的射程范围内。

经验丰富的弓箭手一边奔跑一边放矢。

咚!咚!咚!

多数箭矢都被坚固的盾牌挡住,仅少数技艺精湛者能从缝隙中找到路径射击过来。

幸运地是,骨质箭簇碰到秦军身上的札甲后随即弹开,并未留下任何痕迹。

紧接着秦军发起进攻。

强弩发射出一根根强劲有力铁箭,在盾牌之间闪电飞窜。

噗!噗!噗!

大量身穿皮甲手握石器棍棒的对手被打倒一片。

冲到近前的地方武装也一一倒于盾后的长矛猛击之下。

虽然勇气可嘉,却改变不了这些地方武者在战斗技能装备方面和秦军巨大差异的事实。

14

石头敲打在钢铁制盾上面只溅出星星火光,让秦军战士略感不适而已,根本撼动不了整体防线分毫。

而在防御屏障之内,依令行动的长枪如雷电突刺出去。

每每一道枪影闪现便会有一个地方战士身上多出几个贯穿性创伤。

眨眼功夫,秦军盾牌前方已经是

相较被骑兵长枪刺死,更多的南疆武士是在被战马冲倒后惨遭践踏而亡。

瞬间,秦军前所未有的进攻方式令这些怀着必死之念的南疆武士开始动摇,甚至犹豫是否撤退。

身为沙场宿将,霍将军迅速抓住了这个转瞬即逝的战机。

他命令所有部队放弃防守,全面出击,在骑兵的协助下争取包围这群敌人。

要知道,俘虏同样可以计算为军功以获取爵位。

眼看大势已去,南方部落首领挥舞着手中的祭器大声呼喊着部落语言。

这似乎是明确的撤退指令。

于是南疆武士丢下了仍在血泊中挣扎的同伴,以远超来时的速度消失在丛林深处。

然而,他们的反应终究慢了一步,尤其是这位首领。

王副将在调转马头后飞速逼近,两名高大健硕的随从女性手持石制武器上前拦截。

可惜她们显然低估了马速,直接被撞翻在地。

王副将腾身离鞍向前扑出,将这位部落首领压倒在地,并拔出腰间匕首抵住对方咽喉。

看到这一切,向树林逃跑的武士们不知是该救人还是继续逃命。

结果纷纷被秦军追上击倒并就地捆绑。

这些南疆武士还注意到,秦军士兵看向他们的眼神有些奇怪,带着贪婪,就像是一群饿得眼花的人突然看见一盘美味佳肴。

另一边,秦军骑兵在追击一段距离后及时掉头。

多年前,蒙将军就是因为轻敌深入森林最终丧命于有毒箭矢之下。

霍将军则指挥部下清点战场并记录功勋。";公子当心,这些人善用毒素。";王副将按着刀对前来查看的李少尉说道。

李少尉摇头一笑:";都已经这样了还怎么下毒?";然后对着首领问道:";懂我说的话吗?";

回应他的只有这位首领的一连串方言。

虽听不懂,但大抵是在谩骂吧。

他转问霍将军该如何处置。

霍将军思考了一下:";先把人带回县衙审讯,弄清楚到底属于哪个部落。

既然损失了这么多精锐,不妨趁此机会派兵彻底剿灭!";

李少尉点头赞赏:";不愧是名将之后。";

霍将军拱手回礼:";承蒙夸奖。";随后笑着评价王副将的表现。";你今天表现不错,按照制度应该晋两级爵位到簪袅。";李少尉回答。

王副将惊讶抗议说这么多次杀敌只升两级太少。

霍将军批评道这是僭越言行。

李少尉解释秦律士伍最高只能升到簪袅,之后的功劳可以算给家人;而且作为特别选拔出来的材士和侍卫骑士,你的晋升应该比照军官。

综合考虑今天的战绩,先是击破一路,再俘虏敌人首领,最终可升至六级爵位官大夫。

听到官大夫三个字,王副将的呼吸急促起来。

这一职位对应的特权包括七百亩田产、七所住宅等众多福利。

想到自己的未来财富积累,他不由得把怀里的俘虏当作象征财富的土地房子。

接着众人交流各自爵位等级情况,进一步激励斗志。

同时,经过严格统计后发现此役伤亡小而斩获丰厚,符合重赏条件。

根据秦朝军规,不仅作战士兵可以依据斩首计数提升爵位,整个参与队伍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

军功制爵不仅促进了社会地位的变化,也提供了通过功绩改善家庭处境的机会,例如可以降低家属的刑事处罚程度或将其释放。

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遵循严苛程序,并公开展示三天斩下的头颅作为验证,确保公正无误后上报相关单位予以认证并尽快发放应有赏赐。

随着军队返回途中不断经过的地方展示武力成果以威吓周边部落,整体气氛显得异常凝重又令人敬畏。

夜晚安营时,附近一个归附秦国的土着部落展现极度服从态度:积极承担安全警戒任务同时奉献食物表示忠诚。

这种文化融合的现象引起李少尉的关注。

他拒绝了一名擅自闯入帐篷示好的年轻女子,并记述这段经历推测未来人口变化趋势。

而在另一场关于军事训练的活动中,在特定季节组织大规模狩猎既是传统也是实战演练,其目的在于检验部队战备状态并通过实际行动警告可能持不同意见的大臣们以及欢送重要地方官前往新的工作岗位。

现任陇西负责人杨将军因为之前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失败受到严厉惩罚现在准备重返战场执行任务前必须完成必要仪式从皇帝手中接过指挥权印符正式成为统帅。

当提到边境冲突详情特别是

在此军队中的晋升机会,定不会逊于边疆的部队。

再加上传道受业的是诸子百家的学生?

这简直比待在故乡好上千百倍!

虽说这时秦国完全不识字的人很少。

毕竟除了基层官员需要带着法令向乡民解说之外,每年收税时,管理田亩的官员也要到村里宣布每个人的税额。

因此只要有上进心的百姓,都会学一些字。

可正如皇帝所说,禁卫军可是上万人的新建队伍,皇上从哪里找来那么多读书人呢?

于是赵辰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因赵辰恰好问到胡亥颇感得意的一件事,他挥手示意赵辰靠近,打算详细解释。

没想到赵辰一坐下,肚子立刻发出一阵轰鸣。

赵辰急忙拱手:“臣冒犯了!请陛下原谅。”

胡亥笑着毫不在意:“无妨,朕也正好饿了。

稍后让膳食官送来些吃的,咱们先垫垫肚子,之后还有酒宴呢!”

“谢陛下!”

片刻,陈明指挥几名太监摆上两张长案,上面有几盘腌菜、切块的羊肉和面饼。

大帐中央摆着一只雕有兽纹的青铜火盆,地面铺了一层红色毛毯。

几位乐师开始演奏帝王级别的雅乐。

用餐完毕后,胡亥继续刚才未完的话题。";其实朕也没什么这么多书生,但朕听闻过,儒家有句话:三人同行,必有一人为师!”

“用在禁卫军里也是如此,一位教师,就是讲解的书生,他给一千人讲课,其中肯定有些一点就通的聪慧之士,也有需反复教导的愚钝之人。”

“把这些学员分成上中下三等,老师在传授新知识时,只管上等;而上等学员学会后再去教中等和下等学员。”

“随后,老师只需解答疑问,监督中、下两级的学习进度。”

胡亥微笑道:“当然,等级并非固定不变,每月考核为上等者奖励一石谷米作为口粮,中等不奖不罚,下等则依据军规惩处。”

初犯者打三板,二犯打十板,三犯则‘狠狠教训一顿’。

按胡亥的标准,只要不是弱智孩童,随便就能考入中等。

因为只要求每旬识得三十个字,平均每天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