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世情爱 > 第383章 加大技术研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意识到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巨大压力后,林瑶和苏墨决定背水一战,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全力追赶行业技术前沿。苏墨深知时间紧迫,在与林瑶商议后,迅速组织了公司高层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苏墨表情严肃地向大家阐述了当前的严峻形势:“各位,我们都清楚,现在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咱们公司现有的技术已经明显落后。如果不尽快迎头赶上,等待我们的只有被市场淘汰。所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迫在眉睫,这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林瑶接着说道:“没错,研发部门已经给出了技术升级计划,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没有退路。接下来,公司的各项资源都要向研发倾斜。”

研发部门的赵刚站了起来,向大家介绍技术研发的具体规划:“根据我们的计划,此次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三个关键领域。一是产品的核心制造工艺,我们需要引进一种全新的高精度加工技术,这能大幅提升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二是产品材料的研发,我们要找到一种更轻便、更耐用且环保的新型材料;三是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升级,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在核心制造工艺方面,我们计划与德国的一家技术公司合作,引进他们的高精度加工设备与技术,但对方的合作门槛很高。产品材料研发这块,我们已经组建了专门的小组,正在对多种新型材料进行测试。生产流程智能化升级,初步打算与国内的一家科技企业共同开发适合我们公司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然而,加大技术研发谈何容易。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难题。尽管林瑶和苏墨已经竭尽全力削减其他开支,但资金缺口依然巨大。苏墨再次奔波于各大银行和投资机构之间,希望能获得资金支持。他向银行信贷经理王强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技术研发计划和未来发展前景:“王经理,您看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稳扎稳打,这次技术研发一旦成功,将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还款绝对有保障。我们已经与德国的技术公司初步接触,对方对我们公司的诚意也比较认可,只要资金到位,合作就能推进。而且产品材料研发小组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方向,生产流程智能化升级也和国内的科技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但王强面露难色:“苏先生,不是我不帮您,银行贷款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目前你们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研发风险,让我们很难批准这笔贷款。你们公司目前负债率较高,而且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太大,银行需要考虑资金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研发团队在赵刚的带领下,也遇到了技术上的“拦路虎”。在尝试引进高精度加工技术时,发现国外的技术供应商对技术转让设置了重重障碍,国内又缺乏相关的成熟技术。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李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和资料室,查阅大量资料,与同行专家交流,却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他满脸疲惫地向赵刚汇报:“赵经理,这高精度加工技术的引进实在太难了,德国那家公司突然提高了合作条件,不仅要求高额的技术转让费,还对技术使用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这对我们来说很不利。而且国内相关技术水平差距较大,自主研发的话,时间和技术难度都难以预估。”

在产品材料研发方面,林晓和她的团队同样遇到了挫折。他们尝试了十几种新型材料,不是成本过高,就是性能达不到要求。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一种看似符合要求的材料,在大规模试验时,却发现这种材料在不同环境下性能极不稳定,导致整个试验失败。林晓沮丧地说:“原本以为找到了合适的材料,没想到还是不行,又要重新开始了。我们已经测试了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等多种类型,但都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问题。接下来打算尝试一些新兴的纳米材料,不过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研发难度会更大。”

尽管困难重重,林瑶和苏墨并没有放弃。林瑶不断鼓励研发团队:“大家不要气馁,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靠近一步。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定能攻克这些难题。”为了激励士气,她还亲自为研发团队安排了一次团建活动,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增强团队凝聚力。在团建活动上,林瑶说道:“这段时间大家为了公司的技术研发,日夜操劳,非常辛苦。但我们现在处于关键时期,只有突破技术瓶颈,公司才能有未来。希望大家能在今天好好放松,调整状态,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后续的工作中。”

苏墨则继续为资金四处奔走。他偶然得知一个由行业协会组织的创业投资峰会,那里汇聚了众多投资人和企业家。苏墨精心准备了详细的项目计划书,满怀希望地参加了峰会。在峰会上,他向多位投资人介绍公司的技术研发项目,尽管大多数人对他的项目表示赞赏,但真正愿意投资的人却寥寥无几。就在苏墨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位名叫陈宇的年轻投资人对他的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陈宇认真听完苏墨的介绍后,说道:“苏先生,我欣赏你们的勇气和决心,这个项目确实有潜力。但我需要更详细的市场调研数据和风险评估报告,一周后我们再详谈。我对你们产品核心制造工艺引进的可行性、产品材料研发的市场前景,以及生产流程智能化升级后的成本效益都很关注。希望你能在报告里详细阐述这些方面。”

回到公司,苏墨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瑶和研发团队。大家都备受鼓舞,研发团队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一方面继续攻克技术难题,另一方面配合苏墨完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报告。李华带领的核心制造工艺小组重新评估德国公司的合作条件,并寻找其他可能的技术引进渠道,同时也开始着手自主研发的初步规划。林晓的产品材料研发小组加快了对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度,与高校的相关科研团队取得联系,获取更多技术支持。负责生产流程智能化升级的团队与国内科技企业深入沟通,细化合作方案,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他们深知,这是公司的一次重要转机,必须全力以赴,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期待能早日突破困境,为公司带来新的生机。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公司上下一心,为准备给陈宇的报告忙碌着。林瑶组织市场部门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进行了更深入的调研,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她亲自参与报告的撰写,确保对市场前景的分析准确且有说服力。苏墨则与财务部门一起,对技术研发的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了详细的核算,制定了多种风险应对方案。研发团队将各项技术研发的进展、难题以及解决方案都详细地整理在报告中。

一周后,苏墨带着精心准备的报告再次见到了陈宇。陈宇仔细翻阅着报告,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苏墨都一一耐心解答。陈宇沉思片刻后说:“苏先生,这份报告看得出你们很用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项目确实有投资价值,但我还需要和我的团队再商讨一下。三天后给你答复。”苏墨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他知道这三天至关重要,公司的命运或许就取决于此。回到公司,他将情况告知了林瑶和团队成员,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最终的结果,在这期间,研发工作也没有丝毫懈怠,大家都希望用更好的成果来增加获得投资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