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 > 第100章 淄州的变化震撼人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章 淄州的变化震撼人心

朱邪赤心,字德兴,朱邪执宜之子。

历史上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朱邪赤心率部参加了唐朝廷讨伐回鹘和昭义镇的战争,会昌四年(844)平定泽潞之后,凭军功升迁朔州刺史、代北军使。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吐蕃联合党项和回鹘袭扰河西,朱邪赤心率部随河东节度使王宰出征。

大中三年(849),朱邪赤心被任命为蔚州刺史、云州守捉使。

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庞勋起义爆发后,朱邪赤心率部随康承训前往镇压,因功被唐朝廷授予大同军防御使,不久之后被赐名“李国昌”,并“籍系郑王房”,即纳入郑王家族一系,拥有了宗室身份,同时升任鄜坊、振武节度使。

自此以后,沙陀部也开始有一镇之地,拥有了比州刺史更大的权力和号召力,可以在辖境内自行收取赋税、征发兵丁,不再受到其他节度使的节制。

这对于代北集团和沙陀部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戍守边疆过程中,朱邪赤心率领沙陀部立下战功,唐朝廷又升迁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单于大都护、御史大夫等官职。

总之,从朱邪执宜到朱邪赤心时期,以沙陀部为核心的代北集团形成并发展,为登上晚唐争霸的历史舞台做好了准备。

本来此时朱耶赤心要去参加讨伐回鹘的战争的。

但是黄巢的到来让这场战争发生了一些历史的偏差。

历史上在开成五年(840年),强盛的回鹘汗国在内乱中土崩瓦解,其部族四散奔走,其中一支南迁唐朝边境,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会昌元年(841年),守边的唐将立功心切,请求出兵讨伐回鹘,但宰相李德裕持反对意见,主张先救济回鹘部众,对回鹘部众实行分化瓦解的策略,避免直接引发军事冲突,为唐朝部署军队争取时间。

李德裕运筹帷幄,边将积极配合,回鹘部众果然发生内变,一部分人投降唐朝,削弱了回鹘的实力。

会昌三年(843年)春天,李德裕正式命令集结完毕的唐军对回鹘发动进攻。

唐军在大将石雄的指挥下,对回鹘发动突袭,在杀胡山取得大捷。

乌介可汗仓皇逃窜,太和公主被迎回长安。

唐朝一举击败回鹘残部,让回鹘在唐朝北方永远消失,彻底解除了边患。

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原淄青兵马使刘悟的儿子)因唐武宗不接受自己献给朝廷的宝马,便怀疑朝廷猜忌自己,要对付自己。

刘从谏为防范朝廷出兵昭义镇,不断招兵买马,增强军力。

当他在会昌三年(844年)去世后,其侄子刘稹按照先前的惯例,秘不发丧,向朝廷请求接任昭义节度使之位。

对于刘稹的请求,很多大臣遵循朝廷对藩镇的绥靖政策,认为唐武宗应该答应刘稹的请求。

而李德裕坚决反对,认为昭义节度使的任命权归朝廷所有,不同于拥有割据传统的河朔三镇。

因此,李德裕主张朝廷讨伐拥兵自立的刘稹。

不过,李德裕为避免河朔三镇支持刘稹,导致战争的规模扩大,特意向河朔三镇做出解释,保证朝廷出兵只为平定昭义镇,不会借机讨伐河朔三镇。

成德、魏博二镇知道它们的利益不会受损,于是积极配合朝廷的军事行动。

最终,刘稹寡不敌众,节节败退,在会昌四年(844年)彻底战败,被部将杀害,昭义之乱于是结束。

此时,由于黄巢乱入唐朝历史的影响,李德裕才刚刚当上宰相,石雄也成了宣武军节度使,所以征讨回鹘的战争才刚刚有点苗头。

至于河北三镇则被黄巢在禹城之战中胖揍了一顿,实力大幅下降,暂时根本没有能力挑衅朝廷。

所以朱耶赤心自然有空闲有闲心来淄州“拉投资”了。

公元843年冬,朱耶赤心终于到达了淄州,这离他上次离开淄州已经整整过去了10年。

淄州的变化让朱耶赤心更加心神动摇,展现在他面前的已经是一个完全工业化的城市。

工厂的轰鸣和商业的喧嚣充斥着淄州的每一缕空气中。

相比于代北(今天的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内蒙古中部一带)的荒凉与落后,淄州仿佛就是另一个世界。

虽然每年都有来自淄州的商队给朱邪赤心带去淄州最新的消息和最流行的商品,但是任何的语言描述都不如眼前的真实来的震撼。

朱耶赤心望着高达六层的淄州府政务中心,张大了嘴巴,久久难以平静。

“少主,少主,咱们赶快去登记吧!”

朱耶赤心的“贴身奴”草头狼小心地提醒朱邪赤心。

此时的沙陀部,只有王族才有姓氏,广大的普通牧民连个姓氏都没有,通常只有一个名。

比如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的父亲名就叫臬捩鸡;后唐明宗李嗣源原名邈佶烈。

而朱邪赤心这个“朱邪”这个姓其实来源于沙陀部落突厥语的汉语的音译。

所以严格来说,朱耶赤心其实也没有姓,他是以族名为姓的。

所以沙陀人对大唐文化有一种从心底里的仰望之情,而此时,来到淄州的沙陀人对淄州的感情就不是仰望那么简单了。

有个词叫“望峰息心”就可以形容此时朱耶赤心的心情,看到淄州的繁华,他心底里那点趁着大唐衰弱,想谋得一席之地的心思在此时就魂飞魄散了。

他是见识过淄州的武力的,那大炮的轰鸣,火枪的齐射,在他的灵魂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但是那些记忆里的东西都没有今天来到淄州之后给他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对于一个一辈子都住不上房子的沙陀人来说,他们是无法理解把水晶琉璃镶嵌在窗户上是什么操作的。

在他们眼里,水晶琉璃这种东西不应该就是当宝石去卖的宝物吗?在淄州怎么就拿来镶嵌窗户了?

而且路边小姑娘手里牵着的小狗为什么要用铁链拴着?

珍贵的钢铁不都应该用来打造武器吗?

怎么在淄州就用来拴狗了呢?

当然让沙陀人最不能理解的就是,狗身上为什么还穿着衣服?

难道狗比人还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