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威凤赋之李世民 > 第158章 秦王破阵乐(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金刚和他麾下的诸位将领们刚刚狼吞虎咽地填饱肚子,便心急火燎地聚拢到一起,共同商议如何应对来势汹汹、步步紧逼的唐军。

宽敞的营帐内气氛凝重,烛光摇曳不定,映照出众人忧心忡忡的面容。只见宋金刚紧锁眉头,一脸严肃地开口说道:“目前咱们暂且能够藏身于介休城中暂避锋芒,然而一旦唐军的后勤部队及时抵达,那咱们可就要被困死在此处了。待到那时,若是我方粮草耗尽,摆在面前的仅有两条道路可选:要么屈辱地向唐军投降;要么就只能活活饿死在这座孤城之中。”他的话语沉重而又无奈,仿佛一座大山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上。

话音未落,脾气暴躁的大铁头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圆睁,气急败坏地吼道:“宋将军,咱们之所以屡屡败于唐军之手,无非就是一直饿着肚皮与他们厮杀啊!如今好不容易吃上一顿饱饭,难道咱们还要惧怕那些同样饿着肚子的唐军不成?”他的怒吼声震得营帐都微微颤动起来。

紧接着,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着大铁头的话,表示赞同。其中一人高声喊道:“是啊,难道咱们真会害怕那些饿着肚子的唐军吗?宋将军,依末将之见,不如趁着此刻我军士气正盛,果断出城迎敌,如此一来,至少咱们获胜的几率还是相当可观的呀!”一时间,群情激昂,众将士纷纷摩拳擦掌,请战之声此起彼伏。

宋金刚心中暗自思忖着,实际上他对此事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出于谨慎考虑,他决定还是要再好好斟酌一番。毕竟此事关乎重大,稍有差池便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如今局势危急,咱们确实不能将全部希望都寄托于汉王刘武周的援兵身上了。因为汉王的部众已在刘弘基所率部队的支援之下,被李仲文部死死地困在了晋阳城中,根本没有办法出城来援助我们。眼下,这或许是我们唯一能够突破唐军重重包围的机会了。”宋金刚面色凝重地自言自语道。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宋金刚终于下定决心,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好!事不宜迟,咱们立刻着手准备出城列阵,与那唐军决一死战!”随着他一声令下,整个营帐内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开始紧张而有序地整理装备、集结队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场生死较量。

经过一夜之后,李世民这边的后勤和粮草陆续赶到。经过一番忙碌后,将士们总算是匆匆吃了些东西,勉强填了一下饥肠辘辘的肚子。此刻,将领们纷纷聚拢过来,围成一圈,开始商议接下来至关重要的作战计划。

“诸位,本王刚刚所言,你们可都听明白了?我们历经整整五个月的艰难等待与忍耐,方才有了今日这千载难逢的绝佳战机啊!虽然介休城已经被我军围了起来,但此次战役,只允许胜利,绝对不允许失败!”李世民一扫方才吃东西时那稍显和蔼可亲的面容,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肃穆与威严,他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李世绩等人,语气坚定而决绝。

“我等都听得清楚明白!”众将齐声应道,声音整齐洪亮,回荡在空气中,仿佛能冲破云霄一般。

“很好!既然如此,那就出发吧!”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宛如惊雷炸响。众人闻声而动,迅速起身离去,各自奔赴自己的岗位,做最后的战前准备,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整个营地瞬间弥漫着紧张而又激昂的气氛,所有人都深知,这场生死之战已经迫在眉睫。

宋金刚亲率两万余众,气势汹汹地摆开了一座令人瞩目的战阵。这战阵布局精妙,其西面背靠介休坚城,南北方向则绵延长达七里之遥,宛如一条蛰伏待机的巨龙。而此时的宋金刚正虎视眈眈,寻找着最佳时机,企图一举突围而出。

另一边,李世民亦是调兵遣将,毫不示弱。只见他果断下令,让智勇双全的李世绩、威猛无比的程知节以及悍勇善战的秦琼各自统领一军,如三把利剑一般直刺向宋金刚部队的北阵。与此同时,沉稳老练的翟长孙与英勇无畏的秦武通则率领另一支精锐之师,向着宋金刚部队的南阵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刹那间,战场上杀声震天,鼓角齐鸣。双方士兵皆奋勇厮杀,刀光剑影交错闪烁,喊杀声响彻云霄。李世绩所部如同猛虎下山,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阵;程知节挥舞着他那长槊,每一挥动都带起一片血雨腥风;秦琼更是身先士卒,手中长枪犹如蛟龙出海,锐不可当。

而在南边战场,翟长孙指挥若定,麾下将士们紧密配合,步步紧逼;秦武通则一马当先,冲入敌群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再看宋金刚这一方,亦是毫不示弱。他亲率尉迟敬德、寻相诸员猛将,迎着敌方来势汹汹的攻击奋勇向前。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震耳欲聋,整个战场已然被硝烟弥漫,鲜血四溅,一片混乱不堪又血腥至极的景象呈现在众人眼前。双方士兵皆是舍生忘死,拼尽全身力气,只为能够一举击败对方,取得这场生死较量的最终胜利。

如此激烈交锋持续了好一阵子,忽然之间,只听得一阵急促的鼓声骤然响起,原来是李世民下达了新的指令。李世绩等人闻令而动,依照先前李世民的精心部署,佯装稍稍退却,有意为宋金刚的部队留出了一道看似可乘之机的突围缺口。

就在此时,李世民亲自率领三千精锐铁骑如旋风般从敌阵后方疾驰而出。他们个个英姿飒爽,气势如虹,马蹄声响彻云霄。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让宋金刚的军阵瞬间乱作一团,原本严整的阵势变得七零八落。唐军趁此良机大肆砍杀,刀光剑影交错间,一颗颗头颅滚落地上,刹那间便斩获敌军首级达三千之多。

面对这般排山倒海而来的猛烈攻势,宋金刚心中纵然有着万般的不甘心和不情愿,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无情地摆在眼前——他已经无力回天了!此刻,那原本浩荡雄壮的军队早已被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而他所能依靠的也仅仅只剩下身边寥寥无几的十余名忠心耿耿的亲信而已。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宋金刚咬咬牙,当机立断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们不敢再有丝毫的耽搁,纷纷跨上战马,扬起马鞭,向着北方疾驰而去。一路上,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阵阵尘土,仿佛是在诉说着他们的狼狈与慌乱。

宋金刚一边拼命策马狂奔,一边不时回头张望,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恨。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精心策划的这场战役为何会输得如此之惨?但眼下形势紧迫,根本容不得他细想,唯有尽快逃离这片战场,才有一线生机。

李世民眼看宋金刚狼狈逃跑,他身先士卒,率领着他那英勇无畏的将士们一路疾驰追杀而来,想要生擒宋金刚。直至来到了张难堡前,此时的他们早已疲惫不堪,身上的战袍被鲜血浸染得斑驳陆离,脸上也布满了尘土和泥泞,仿佛刚刚从地狱归来一般。

然而,就在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张难堡的时候,城墙上的守军却如临大敌般地紧紧盯着这一群显得颇为狼狈不堪的来客。尽管这些人看起来已经疲惫至极,但守军们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之意,更没有要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入的打算。

只见那紧闭的城门上方,守城的士兵们一个个手持弓箭和长枪,严阵以待。他们紧张地注视着城下的人群,心中暗自揣测着这些人的身份和来意。而此时,为首的那位浑身浴血、满脸尘泥的骁勇骑士,则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身上的战甲早已残破不堪,上面还沾染着斑斑血迹,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

守军们不禁心生疑惑:难道说这又是一波前来攻城掠地的敌军?亦或是刘武周麾下的精锐部队?毕竟在这战火纷飞的乱世之中,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而且以目前的情形来看,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位看似狼狈的骑士,居然会是大名鼎鼎的大唐秦王李世民呢?

只见李世民稳稳地勒住缰绳,胯下那匹骏马扬起前蹄,长嘶一声后安静下来。他身后那支精锐骑兵部队见状,也迅速止住前行之势,整齐划一地停在了原地。

李世民端坐在马背上,身姿挺拔如松,眼神犀利似剑。他凝视着前方紧闭的城门,然后运足中气,对着守城门的将士高声喊道:“本王乃秦王李世民,速速打开城门!”其声音犹如洪钟大吕,响彻云霄。

然而,城楼上的守城门将士却并未立刻回应。他们警惕地打量着城下这一群人,面露迟疑之色。其中一名将领高声回应道:“你口说无凭,我们怎知你便是秦王李世民?况且你们一个个皆满身尘土、疲惫不堪,实在难以分辨究竟是敌是友!”显然,这些守城将士担心其中有诈,故而不敢轻易开启城门。

李世民对于他们的顾虑心知肚明,他面不改色,只是微微颔首表示理解。接着,他不紧不慢地抬起右手,动作轻柔且优雅地摘下了戴在头顶的头盔。就在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脸上。

那张原本被头盔遮掩的面庞展露无遗,上面虽沾染着些许血迹,而李世民只是弱冠之年,但依旧无法掩盖其坚毅而威严的气质。古铜色的肌肤透出久经沙场的沧桑感,深邃的眼眸犹如寒星般闪烁着光芒,高挺的鼻梁下嘴唇紧紧抿起,透露出一种果敢和决断。

守城的官兵们看到这张熟悉又令人敬畏的面孔时,先是一愣,随即便像是炸开了锅一样沸腾起来。紧接着,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许多人的眼眶瞬间湿润,喜悦的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这些坚守在张难堡的官兵们,在刘武周凶猛的兵锋下已经苦苦支撑了许久。他们日夜盼望着援军的到来,如今终于见到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李世民亲自率领大军前来解救,怎能不激动万分?一时间,整个张难堡都沉浸在了一片欢腾之中。

实际上,张难堡中的存粮所剩无几,可即便如此,激动万分的官兵们依然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他们那为数不多、视若珍宝的小米,精心熬煮成一锅锅热气腾腾的香粥,只为能让远道而来的友军稍微填补一下辘辘饥肠。

“秦王殿下,实在不好意思啊,如今堡内也只剩下这些小米粥可供诸位果腹了,若是招待有所不周之处,万望殿下海涵呐!”负责驻守张难堡的高盛满脸歉意地拱手说道。

李世民见状,赶忙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连连摆动着手,温声宽慰道:“高将军实在是太客气!咱们之间又何必这般生分呢?想当初,贵堡身陷敌军重围之中,却依然能顽强抵抗至今,成功地为我方赢得了这极为难得的战机。这份赫赫战功,着实让人敬仰万分啊!而且,此时此刻我们还能享用到这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小米粥来填饱肚子,本王与众位将士心中都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之情呐!此外,高将军无需担忧,后方的后勤部队此刻已经向张难堡赶来。依本王之见,要不了多长时间,这里的粮草紧缺之困局定当得以圆满解决。”

听完这番话后,高盛恭恭敬敬地朝着李世民行了一个礼,然后缓缓退下身去,轻声说道:“既然如此,那末将便不再叨扰秦王殿下您享用膳食了。”语罢,他转身迈着稳健的步伐离开了此地,只留下李世民与一众将领继续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品尝着美味的小米粥。

成功地解救了张难堡的官兵后,李世民站在张难堡的城墙上,目光凝视着远方。他心中暗自思忖: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追上宋金刚等人恐怕已经不太可能了。尽管心中略有遗憾,但他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毕竟,此次行动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宋金刚的部将们皆已被他们击败并四散逃窜。这些残兵败将如今已如惊弓之鸟,短期内很难再重新集结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量。

想到此处,李世民不禁微微一笑。虽然未能亲手抓住宋金刚这个敌军首领有些可惜,但从战略角度而言,这一结果已然足够令人满意。经过这场激烈的战斗,敌军元气大伤,其对己方造成的威胁大大降低。而接下来要做的,则是巩固胜利果实,进一步扩大战果,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