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午夜杂货铺 > 第490章 延年益寿之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要知道以当前人类的寿命,女人平均不到八十,男人仅仅是七十出头,活到百岁便是凤毛麟角,能活到一百二十岁,也不是没有,不过到了这个年纪,肯定头脑不清,四肢不灵,不可能像徐半仙这样活蹦乱跳。

惊讶之余,我又问:“你爸他多少岁?”

“巧了!再过三天就是他生日,就满六十五岁了。”

“你爸他都六十五岁了?还真是看不出来!”

李佳琦莞尔一笑:“那是我们哀牢山门道术的一大特点,可以延年益寿!”

我倒是听过古代有一种邪术叫回春术,可以通过“采阴补阳”来达到衰老,汉朝有个大官,靠吃母乳活到八九十岁。

要知道那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不过五十岁,能活到八九十岁,也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几十岁了。

还有个更奇葩的,明朝的一个混蛋皇帝,也不知道从哪得到的秘方,专门喝女人的“例假血”,以为这样可以青春永驻,因此害苦了众多宫女,逼得她们造反,差点合谋勒死他。

据我所知,道门延年益寿的方式,主要靠炼制仙丹。

比如前秦时期的神秘方士,据说秦始皇之所以焚书坑儒,就是为了铲除这些方士。

唐太宗李世民和清朝的雍正皇帝便是死于丹药中毒。

由此可见,这种靠丹药延年益寿的方式行不通。

不知道哀牢山道门是怎么延年益寿的。

“好啦!该说的,能说的我都告诉老板了,我真有急事,放心吧!老板你想知道的一切,早晚都会知道,我还是那句话!既然暂时不让你知道,肯定是为你好。”

说完不等我反应过来,直接拉开门闪到了外面。

“你……”

走出七八米,李佳琪又扭过头:“你好好休息一会儿!等我爹安排好了,会来找你的。”

说完转身大踏步离开。

我琢磨她刚才说的话,还是觉得震惊不已。

这个哀牢山门也太神秘诡异了,地处大西南偏僻之处,还掌握着这么高深的道门术法。

问题是这么高深的东西是谁传授给他们的?

我倒是想过一种可能。

中原地区每隔几百年都会有一次大乱,秦末汉初,三国魏晋,五代十国……很多能人异士尽管有力挽狂澜,改变世事的能力,不过不愿意深陷其中,于是选择找个偏远僻静之处隐居。

例如战国时期的鬼谷子。

没准就有这么一个道门能人来到了哀牢山一带,在此传道受业,后来才有了徐半仙口中的那位神奇少年出世。

当然真实情况未必如此,这都是我猜测的。

此前一番折腾,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此时看到干净的床铺,我还真的感觉有些困了。

正准备脱了鞋躺一会儿,视线一转,又看到了墙上的书。

整个一面墙都是枣红色的书架,很是精致,看得出这是木材原本的颜色,并未涂抹,出于好奇,我从乾坤袋内掏出放置阴间丹药的木盒,和书架一对比,竟然是一样的。

是同一种木材?

这是小红檀木啊!这种树当前世界上只有几棵,缅南一棵,越南一棵,大夏国原本也有两棵,不过十几年前,已经先后枯死了。

因此这种小红檀木极其珍贵,收藏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一克小红檀,百克黄金换。

哀牢山门竟然用这么珍贵的木材制作了整面墙的书架,且不说上面书籍的价值,光书架就是无价之宝。

这么一来,我哪还有睡意。

走到书架前,伸手摸了摸书架,硬硬的,凉凉的,和摸丹药木盒的感觉一样。

我刚缩回去,立刻被眼前的一本特殊的书吸引了。

是传说中老子所写的《道德经》。

这本书不过五六千字,却是大夏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只不过眼前的《道德经》,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刻在竹片上的,也就是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段时间的竹简书。

据我所知,竹简书都是西汉之前的,如果眼前的竹简书是真的,那珍贵程度就难以想象。

长沙马王堆曾出土过西汉时期的《道德经》,好像也是竹简的,据说当时震惊了整个考古界和文学界。

因为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和我们今天所流传的《道德经》绝大部分内容不同。

文学界和考古界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道德经》,并非老子原文,而是之后的统治阶级为了愚化世人,进行了多次改编。

甚至有些内容和老子《道德经》原着的思想背道而驰。

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还是在地下,这卷《道德经》保存并不完整,其中三分之一的内容已经无法辨认出来。

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还只是汉朝的,距老子所生活的战国时代,相隔了千年。

由此可见,真正的《道德经》早已失传了。

我随手把眼前的这卷《道德经》拿了起来。

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而且明显看得出,竹简做过防腐处理,由此可见这卷《道德经》极有可能是真的。

上面都是篆体小字,我竟然一个都认不出来,就更确定这是真迹了。

震惊的同时,我视线又定格到了一旁的一摞纸上。

这一摞纸用一块儿玉环压着,略微泛黄。

这玉环有成人手掌大小,通体墨绿,没有一丝杂质。

光这块玉就已经价值不菲了,可见玉下面压着的这摞纸更非寻常之物。

这么一想,我轻轻拿起墨玉,在手里掂了掂,分量很重,冰冰凉凉的感觉直透手心,看见应该是真玉。

把玉石放到一侧,我拿起最上面的一张纸。

这纸握在手里软软的,不过感觉十分有韧性。

再看纸上的东西,我顿时有点懵。

看第一眼,黑乎乎的一大片,上面印着一列列勉强可辨认的字。

摸了一下,我恍然大悟。

这是考古界常说的拓片啊!

一般的拓片内容都很珍贵,因为既然是拓片,那多半是刻在石头上的,基本都是“孤本”。

而且很多内容都是不能让世人知道的内容。

这一摞拓片足有十几页,而且和《道德经》竹简书放在一块,足见珍贵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