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猛(公元325年~公元375年),字景略,青州北海郡人,乃是辅佐前秦天王苻坚的重要大臣,官至前秦丞相。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早年经历:

王猛年少时便有奇才,身材魁梧英俊,喜好读兵书,为人豪迈且有远大志向,交游时对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一概不交往。他曾到邺城游历,当时的人不能理解他,只有后赵大臣徐统发现他的才能,征召他入朝做官,但王猛逃走不应召,前往华山北边隐居。

东晋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东晋征西将军桓温率军北伐攻入关中,王猛穿粗布衣前去拜见,与桓温谈论天下大事,受到桓温赏识。桓温称赞他的才能江东无人能比,暂时任命他为军谋祭酒。后来桓温作战失利将要退兵,邀请王猛回到晋朝,但王猛回到华山请教老师后,谢绝了桓温,留在了北方。

2. 辅佐苻坚:

当时前秦皇帝苻生暴虐无道,民众怨恨,苻坚计划除掉苻生,听说了王猛的名声后,派尚书吕婆楼将其请来,二人一见如故,对天下大事的看法一致,从此王猛开始辅佐苻坚。

前秦寿光三年(公元357年),苻坚杀死苻生并自立为大秦天王,王猛被任命为中书侍郎,掌握机要事务。后因始平治安混乱、豪强横行,他调任始平令。到任后,王猛对百姓申明善恶、严刑峻法,遏制地方豪强,曾将一名官员鞭笞至死并因此获罪,苻坚亲自审问他后,将他比作名相管仲、子产,并赦免了他。

此后王猛屡获升迁,备受苻坚宠爱,一年之中升官五次,担任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等职。朝中宗亲、大臣有人诋毁王猛时,苻坚都将诋毁的人贬职或处死,自此王猛权倾朝野内外。

3. 政治举措:

打击豪强:苻坚刚登基时各地豪强横行,王猛进行了严厉打击。强太后的弟弟强德仗着在朝中的势力为祸一方,王猛将其捕杀后陈尸示众。之后又和中丞邓羌一起,在几十天内杀死二十多名地方豪强,使得各地豪强纷纷收敛,社会风气大为改善,治安状况得到稳定。

整顿吏治:他积极裁撤冗官、精简行政机构,制定对官员的考核政策,定期对官员进行考核,还上书苻坚派人定期巡视各地以检验官员的施政成果,发现贪赃枉法者便加以严惩。

团结各族:前秦为氐族人创立的政权,胡汉关系紧张。王猛推动废除了胡人、汉人分治的政策,主张对各族人平等对待,选拔官员时也不考虑民族,使得前秦民族关系较为和睦,周围各族都前来归附。

重视农桑:北方战乱已久,民生凋敝,关中地区常受旱灾影响。王猛派民夫开凿水渠灌溉,建立堤坝蓄水,改良盐碱地,同时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农桑,使得前秦各地经济渐渐恢复,社会稳定性增加,国力逐渐增强。

兴建学校:王猛推动恢复了先前中断的太学制度,在许多地区设立学校,并明令官员子弟入学学习,大力推动汉学传播,宣扬教化、移风易俗,造就当时前秦人人以读书为贵的风气。

4. 军事成就:

安定周边:

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王猛与前将军杨安、扬武将军姚苌率军进攻东晋荆州南乡郡,俘虏了一万多户民众返回。

建元三年(公元367年),羌族人敛岐背叛前秦,李俨也随之反叛。王猛与陇西太守姜衡、南安太守邵羌、扬武将军姚苌等讨伐敛岐,攻克略阳,迫使敛岐逃走。后来李俨受到前凉皇帝张天锡的大举进攻,被迫向前秦请求支援,王猛率军前去救援,在枹罕大胜前凉军,之后与张天锡议和,将李俨带回,前秦西部边境得以安定。

建元三年底,晋公苻柳、赵公苻双等五名前秦宗室一起发起反叛,王猛于建元四年(公元368年)正月受苻坚命令率军征讨,最终攻破蒲坂,斩杀苻柳,不久后又攻下陕城,彻底平定了叛乱。

灭亡前燕:

建元六年(公元370年),王猛先劝降了前燕武威王慕容筑,取得洛阳,又击退了前来进攻的乐安王慕容臧。随后苻坚派王猛带领镇南将军杨安等十名将领及六万士兵讨伐前燕,王猛攻下壶关后又帮助杨安攻下晋阳,沿途城池纷纷归降。

前燕军统帅慕容评因畏惧王猛而不敢与其交战,开始与王猛对峙以迫使其退兵。慕容评为人贪婪,与王猛对峙时仍借机倒卖物质发战争财,前燕士兵都因此心怀不满、丧失斗志。王猛派兵烧毁了前燕军的补给装备,在交战前慷慨激昂地鼓舞了士气,最终前秦取得大胜,杀敌五万多人,慕容评只身逃走。后来王猛率军包围前燕国都邺城,一路上军纪严明,不骚扰百姓,原先盗贼横行的邺城也因王猛的到来而安定下来。最终前秦军顺利占领邺城,慕容暐被捉住,前燕各地纷纷投降,前燕灭亡。

5. 溘然而逝:

前秦建元十一年(公元375年),王猛患病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苻坚十分悲痛,在王猛入殓时三次去吊丧,并赏赐许多物品,将其按西汉重臣霍光的仪式下葬,谥号为武公。王猛病重时仍上书谈论朝政,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并劝告苻坚不要急于去吞并江南的东晋,而要铲除鲜卑、羌人的威胁。

王猛政治、军事才能出众,在前秦的治理和征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得前秦国富兵强,统一了北方地区,他也因此被后人广泛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