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房书吏赶忙在一旁准备记录口供。吴良哆哆嗦嗦地说道:“小人原本和庙里的和尚关系不错,那和尚爱喝酒,小人也是个酒腻子。那天,和尚请小人喝酒,喝着喝着,他就喝醉了。小人劝他收个徒弟,也好有个传承。他却说:‘现在的徒弟可不好找,不过我也不怕,这几年我攒了二十多两银子呢。’他这是酒后失言,小人听了,就问他:‘你这银子藏哪儿了?要是丢了,可就白忙活了。’他说:‘我这银子藏得地方,谁也想不到。’小人好奇,就问到底藏哪儿了。他说:‘咱俩这么铁,我就告诉你,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他这才说出,银子藏在伽蓝神的脑袋里。小人一听,顿时起了贪念,又见他醉得人事不省,就想用斧子把他劈死。回老爷的话,小人平时劈木头劈惯了,可从没劈过人,这乍一劈人,手就发软了。第一斧子没劈重,那和尚也泼皮,伸手就来夺斧子。小人哪肯让他,就把他按住,连着劈了几斧,把他给劈死了。当时闹了两手血,小人左手扶着神背,右手伸进神脑袋里掏银子,没想到留下了手印。如今被太爷神明断出,小人罪该万死啊!”
包公听他招得合情合理,便把从庙里捡到的墨斗拿出来,问道:“吴良,这可是你的东西?”吴良一看,连连点头,说道:“是小人的,小人抽斧子的时候,不小心把墨斗掉地上了。”包公让他画押,上了刑具,押入大牢。
而那无辜受冤的沈清,包公赏了他十两官银,当场释放。
包公刚要宣布退堂,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咚咚咚”的击鼓喊冤声。包公立刻吩咐:“把喊冤的人带进来。”只见从角门走进两个人,一个二十来岁,一个四十多岁。两人来到堂上,“扑通”一声跪下。年轻的那个抢先说道:“太爷,小人名叫匡必正,我叔父开了一家缎店,名叫匡天佑。三年前,叔父丢了一个珊瑚扇坠,重一两八钱,一直没找到。今天,小人瞧见这人腰间挂的正是那个扇坠,小人想借来看看,是不是真的,怕认错了。可他不但不借,张嘴就骂,还说小人讹他,揪住小人不放。求太爷给小人做主啊!”
接着,另一个人也赶紧说道:“太爷,小的是江苏人,叫吕佩。今天真是冤家路窄,这后生突然拦住我,硬说我这珊瑚坠是他的。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拦路抢劫,这后生太可恶了!求太爷为小的主持公道啊!”
包公听了两人的话,伸手说道:“把珊瑚坠拿来我看看。”接过坠子一看,果然是真品,质地温润,透着淡淡的红光,一看就价值不菲。包公问匡必正:“你方才说这坠子多重来着?”匡必正回答:“回太爷,重一两八钱。要是不对,或者有长得一样的,小人绝不敢讹人。”包公又转向吕佩,问道:“你可知道这坠子多重?”吕佩挠挠头,说:“这坠子是朋友送的,小的真不知道多重。”包公回头吩咐包兴:“去把戥子拿来。”包兴答应一声,很快就把戥子取来。包公亲自用戥子称了一下,不多不少,正好一两八钱。
包公看着吕佩,说道:“按分两来说,这坠子和他说的一样,理应是他的。”吕佩一听,急得脸都红了,连忙说道:“哎呀,太爷呀!这坠子真的是朋友送我的,和分两有啥关系呢?我们江苏人可从来不撒谎。”包公冷冷地说:“既是朋友送的,他叫什么名字?老实说出来。”吕佩犹豫了一下,回答道:“我这朋友姓皮名熊,是马贩头儿,这在我们那儿是人尽皆知的事儿。”
包公一听“皮熊”二字,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了之前在饭铺的事儿。他立刻吩咐:“把他二人带下去,马上出签,传皮熊到案。”说完,包公暂且退堂,去吃了点饭。
没过多久,就有人来禀报:“皮熊带到。”包公再次升堂,威严地说道:“带皮熊!”皮熊上堂后,“扑通”一声跪倒,说道:“太爷在上,传小人来有啥事啊?”包公盯着他,问道:“听说你有个珊瑚扇坠,可有此事?”皮熊回答:“有,那是三年前小人捡的。”包公又问:“这坠子你送人了吗?”皮熊连忙摆手,说:“小人都不知道是谁丢的,哪敢送人呐。”包公接着问:“那坠子现在在哪儿?”皮熊说:“在小人家中。”
包公吩咐把皮熊带到一旁,又让人把吕佩带上来。包公质问道:“方才问过皮熊,他说没送你这坠子。这坠子怎么会到你手里?快说!”吕佩一听,神色慌张,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出是皮熊的妻子柳氏给他的。包公一听,就知道其中必有隐情,追问道:“柳氏为啥要给你这坠子?从实招来!”吕佩低下头,不说话。包公见状,怒声吩咐:“掌嘴!”两旁的人役刚要上前,吕佩连忙摆手,喊道:“哎呀,老爷别生气,我说,我说就是了。”
吕佩这才一五一十地交代,原来他和柳氏通奸,这珊瑚坠是柳氏偷偷送给他的。皮熊在一旁听着,气得脸都紫了,自己的老婆居然和别人通奸,这事儿传出去,自己的脸往哪儿搁啊。
包公立刻下令把柳氏传来。这柳氏心里早就恨透了丈夫,在外拈花惹草,对自己不管不顾。所以一到公堂,没等包公多问,就竹筒倒豆子般地说出,丈夫皮熊和杨大成的妻子毕氏通奸,这珊瑚坠就是从毕氏那儿拿来的,在自己手里收了两三年。自己和吕佩相好,就把坠子私自送给他了。
包公听了,立刻出签,传毕氏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