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从科员开始问鼎权力巅峰 >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是自己的事就不用心办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是自己的事就不用心办了?

连绵暴雨中覃文斌驱车赶到村里,正赶上当地乡政府的领导跑过来。

都是年轻干部,干劲十足。

覃文斌往山上一看,路上的洪水倾斜而下,二百多斤的人只怕都上不去。

“不能蛮干,得找个能上的去的道路。”覃文斌要拦住上山的干部,先打开手机搜寻周围的信号。

山上的信号没问题,山里的村庄按说不至于完全联系不到吧?

这一问覃文斌顿时起了心思。

那么大的一个村子,乡政府的干部居然没有在村民微信群里。

这党建工作高的简直离谱!

不过想想南岭县还是在他的主持下,各乡镇党委会必须有一个人在村民微信群,乡政府办公室必须精确知道每一位村民的联系方式。

东山县在这方面可就差了不止一筹了。

“这个时候能联系到的人都联系过,没一个能联系上的,所以乡政府判断很可能信号出现了问题。”乡政府干部说。

覃文斌对这种辩解不置一词,现在最麻烦的是没办法知道山上的情况。

他在车里仔细研究了一下当地的地形,发现这就是一个传统文化中十分讲究的老村庄。

四面环山,中间一块海拔在五百到八百米的平台上开辟出一个村庄。

村庄在古代条件下算得上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可现代不怎么便利。

国家修通的村路倒是提供了不少便利,可毕竟不如搬出来在平原上居住方便。

这是基本条件,覃文斌研究发现有一个地方是可以观察到村里的情况的。

那是一面几乎七十度的悬崖,平时人倒是能上下,也有一条羊肠小路,在暴雨天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因为那边的山是向中间低头的,山上的洪水基本上都向村子里面进去了。

如果走这条路,或许可以到山头上看到村里的基本情况。

覃文斌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仔细研究过实时卫星云图,他决定带上两架无人机先上山。

“你们在山下看着,如果发现不对劲我会退下来,你们不要跟上来。”覃文斌要求跟来的人员。

县委办几个工作人员劝说:“这太冒险了,虽说是为了救人,可他们当地的干部是干什么吃的?到现在连个村民的联系方式都搞不明白,这是他们的责任。”

“给老百姓做事没错,不要说这些牢骚话。要知道我们南岭县也才刚拖行下去一些政策,整个江海市在基层党建工作上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不要只怪一个地方。”覃文斌说着收拾好基本的工具就往山里走。

他的判断没错,山上的洪水确实没有从外面山坡上汹涌而下。

而且外面山坡上山路是在泄水渠边上的,泄水渠的水势很凶猛但路上还行。

可这便是黄土,泄洪渠边上的小路不知什么时候就被冲垮了。

覃文斌只能抓紧时间。

他一边手脚并用望山上爬,一边随时注意自己身前身后的情况。

这一路无惊无险,到了山上顾不上喘口气,覃文斌往山里面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整个村子都垮了。

房子倒塌、窑洞倒塌、整个村子几乎被夷为平地。

这是洪水造成了山体滑坡!

覃文斌扑到山头上大声呼喊,喊了几百声才听到山里有人大声喊话:“政府派人来了吗?军队来了吗?”

覃文斌大声道:“后续救援很快就到,村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一个没死,几十个受伤的,我们现在还比较安全,你是谁?”喊话的人询问。

覃文斌一说名字,竟然传来热烈的欢呼声,有人大声道:“覃主任,我知道你,前几天我老婆回娘家我们去找过你。”

“我记得,记得,”覃文斌狂喜,立即道,“大家不要怕,不要担心经济损失,政府会千方百计先给大家安置好生活,一定要注意……”

话音未落,山外传来恐惧的呐喊:“走山啦!”

当地话,走山就是山体滑坡了。

覃文斌回头一看,他上来的路上足足有上完立方米的泥土被冲破泄洪渠的洪水冲击着瞬间向山下冲下去。

这要是他路上稍微慢一点,这会早就被冲进去了。

覃文斌看看随身带着的食物和矿泉水,还好,够他在山上生活两天。

看看手机信号,覃文斌找到山头上祭祀龙王爷的小庙,大概只有十平方的小房子,他准备先去里面给山下打电话。

哪成想更要过去,一声霹雳,一道粗壮的闪电正劈在庙旁边的大树上。

覃文斌吓得连爬带滚窜进了远处的小破窑。

跟山外联系上之后,先通报了具体的情况,覃文斌要求山外的人不要冒着大雨进山,并尽量寻求上级的支援。

他自己开始找手机号码寻找能联系到的村里人。

七拐八拐还真给他找到了十来个号码,但打进去一个没人接,到最后两个,终于有人接了起来,正是刚才跟他喊话说他老丈人家在南岭县的那个村民。

覃文斌详细询问村里的情况,得到确实没有人员损失,但跑的时候大家都没带通讯工具,甚至只有少数人带了一点吃的喝的的具体情况。

更麻烦的是,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现在扎堆聚集在看起来安全一点的几个村民家,谁也不知道这场暴雨到底会带来多大的损失。

那几户村民家谁也不敢保证就一定是安全的。

覃文斌询问有没有村干部和党员,得到的反馈让他绝望。

村两委的人有的是去了外地,有的在外地探亲没在家。

全村两委没有一个干部在。

村里的党员在家的更是寥寥无几,只有村小学的一位老师在。

这也是一个覃文斌能直接管理的人员,他立即让那位还不到二十二岁的年轻老师“发挥作用”。

这一忙就到了半夜,覃文斌一个人呆在山头上,时不时地还有闪电从头顶划过,遮风挡雨的小破窑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塌了。

覃文斌根本不敢睡觉。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连着下了一天一夜的暴雨倒是稍微小了一点,可山外传来的消息称,山路被冲毁,山外的救援物资根本无法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