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范雎神情得意,话语愈加顺畅:\"如果我们将赵国的求和消息公之于众,不仅能够让赵国无法再联合诸国反抗秦国,还能增强我大秦百姓的士气。让百姓看到秦国的强大,看到了赵国在我面前的屈服,必定能够激发大秦百姓的自豪感,推动国力进一步提升。更妙的是,这一步棋走出,就如同在诸侯国间投下了一颗疑心的种子。\"

秦天负手而立,走到窗前。

他望着远方:\"赵国此举,无异于自断臂膀。不过范爱卿,你可知这封信除了震慑诸国,还有何妙用?\"

范雎略一沉思,忽然眼前一亮:\"陛下的意思是...这封信还能成为我们分化六国的利器?\"

\"正是。\"秦天转身,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楚国必定震怒,认为赵国背叛联盟;魏国必然惶恐,担忧下一个就是自己;而燕国和齐国,怕是要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了。\"

范雎躬身一拜,由衷赞叹:\"陛下真乃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消息传开后,果然在列国掀起轩然大波。

楚国朝堂之上,国君怒不可遏,重重地将青铜爵杯摔在地上,酒水四溅:\"赵国的国君真是傻子!怎么这么愚蠢,放弃了最后的反抗机会,给我和其他诸侯留下了什么选择?现在我们如何出兵支援他们?\"

项燕却在殿下泰然自若:\"国君息怒。依臣之见,与其迁怒于赵国的软弱,不如思考秦国此举的深意?\"

楚王闻言,怒气渐渐平息,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秦国此举,是要让我们自乱阵脚。\"

与此同时,魏国朝堂上的气氛却凝重得令人窒息。

魏王手持求和信的副本:\"赵国的求和使得我们面临一个难题。如果秦国将赵国彻底纳入怀中,下一步必定会盯上我们...诸位爱卿,你们说,我魏国是否也该未雨绸缪?\"

朝臣们面面相觑,殿内一片死寂。

片刻后,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国君,赵国的屈服给了秦国极大的心理优势。若我们此时出兵支援,恐怕战局会更加复杂...或许我们该派特使赴秦,以示诚意?\"

这话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朝臣分成两派激烈争论。

魏王看着眼前的混乱,只觉得心力交瘁。

而在秦国,范雎的舆论攻势已经全面铺开。

他派出能言善辩的说客走遍各个城镇,在茶楼酒肆中传播赵国求和的消息。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谈论此事。

\"听说了吗?赵国那些号称刚烈的武将,现在都成了缩头乌龟!\"

\"可不是么!我听说赵国的将军看到秦军就双腿发抖,连夜写了求和信呢!\"

百姓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军营中的士气也空前高涨。

秦军将士操练时的呐喊声震天动地,每一声呐喊都充满了斗志,个个都渴望在即将来临的战斗中建功立业,彰显自己的英勇。

秦天站在高处,远远眺望着这些铁血战士,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赵国的屈服与求和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敌人的信心已大大动摇,而秦国的士气正高涨。

与此同时,赵国宫殿内,赵王气得暴跳如雷,满脸的愤怒与屈辱。

听到秦国公然散布赵国求和的消息,他心中如同火山爆发一般。

这样的消息一旦传开,不仅赵国的颜面尽失,士气也会迅速下滑,百姓开始怀疑赵国的未来,甚至议论纷纷,是否真的如秦国所说那般软弱无能,无法抵抗强敌。

“好你个秦天,杀人诛心!”赵王怒吼道,双拳紧握,青筋暴起。

赵王猛地转身,看向身旁的廉颇。“廉颇,寡人命你继续与秦国作战!”

廉颇挺胸回应:“国君放心,微臣必定誓死扞卫赵国,绝不让秦国如此轻易践踏我们的荣耀。”

赵王深吸一口气,缓缓坐下。

“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为了上党郡,”赵王低声道,“更是为了赵国的未来与尊严。若我们今天不坚守,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廉颇用力点头,目光愈发坚定。

“国君放心,微臣必定竭尽全力。”他低声回应,心中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调兵遣将,如何布置防线,与秦军一决生死。

赵王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期许,“好,廉将军,寡人相信你!全军备战!”

赵国的各地开始紧急动员,战鼓擂响,百姓也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在得知赵国决心继续抗战后,秦天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冷静的光芒。

他知道,赵国的决心早已下定,战争一触即发,而单纯的攻占已不再是当务之急。

秦国必须稳扎稳打,拖住赵国,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他缓缓开口,指示道:“传令给王龁,留出丹水前方的平坦区域,依山势建立防守阵地。现如今最重要的,不是与赵国硬拼,而是拖延时间,耗尽他们的气力和资源。”

秦天的目光凝视远方,思绪已然飞转,赵国虽然决心作战,但现如今的局势已经不再是赵国所能轻松应对的。

秦国只需控制节奏,让赵国陷入焦虑与无力之中,必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赵国能撑多久呢?”秦天自言自语,语气中满是淡然,“与其与赵国硬碰,不如稳住他们的攻势,逼迫他们自己陷入困境。”

朝堂上,众臣纷纷低头沉思,气氛凝重。

虽说秦国此时如日中天,气势高昂,但秦天的命令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他选择了避战,甚至决定将时间拖延下去。这令许多人产生了疑虑。

赵国既然决意与秦国一战,且已派出大将廉颇准备迎接挑战,秦国为何不趁机出击,一举歼灭敌人,迅速结束这场战斗,打破赵国的抵抗?

一位资深的大臣忍不住开口,试探性地问道:“国君,现如今赵国决意与我秦国一战,为何不趁势出击,直接将赵国一举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