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是在五天前收到新太子周诚光写给自己的私信。
整封信上只有一句话:”先生,弟子成了,我终于成了。“
没有署名也没有落款。
张伟收到信就知道新太子肯定是信王了。
张伟在为自己弟子高兴的同时,还是有点担心,就信王这样子的,能当好太子吗?
当然了,这种担心完全是担心自己家的孩子表现不好,害怕他人责怪一样长辈般的担心。
到了三天前,张伟又收到了新太子给自己写的一封长信。
信中周诚光仔细讲了这些天北京城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当上太子的过程。
周诚光在信中提到,他向大顺帝建议了要把张伟调回北京来辅佐自己。
但大顺帝以张伟还太年轻,经验不足给拒绝了。
周诚光说自己还会找时机再向父皇推荐张伟的,他一定要张伟来京城辅佐自已当好太子。
张伟看到来信后,赶紧给新太子周诚光回信。
张伟在信中说,太子新立,千万不要急着和大顺帝对着干。
至于张伟自己确实是刚刚担任布政使,封疆大吏的感觉还没体验够,并不急于回北京城。
张伟在信中还特意向新太子周诚光强调了,不要把张伟放在过于重要的地位,以免引起大顺帝的反感。
这下终于收到了朝廷正式册立新太子,并设立新的太子詹事府和太子的辅弼人员,这其中并没有召张伟回京辅助太子,这让张伟总算松了一口气。
更让张伟高兴的是,朝廷终于同意在盐城开埠设立新的通商口岸。
这样一来,张伟这两年的施政重点就有了方向。
张伟收到公文后,吩咐何再道把苏北布政司的高官们都请到自己的办公室来。
不到一会,苏北布政司的左参政朱学海,右参政黄宗高,左参议崔胜,右参议黄东山,还有布政司衙门的其他重要部门的负责官员,都来到了张伟的办公室。
张伟见人到齐了,也不客套,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诸位,我苏北行省今年年初申请的海州和盐城两个港口开埠之事,朝廷已经同意了把盐城港做为新的对外通商口岸!!”
还不等其他人开口,左参议崔胜就站起来道:“太好了,这样一来我苏北行省的海贸一定可以再上一层楼了。“
张伟道:“建了盐城港,海军的北海舰队就会派一支分队来此防守,我苏北的海防压力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右参政黄宗高:“确实是大好事,有了盐城港,我苏北行省的丝,棉,麻等各种布料必将风行海内外。”
右参议黄东山:“有了盐城港的带动,我苏北北部的发展应该会被带支起来,之前海州,徐州,淮安等地区比之南部的苏州,常州,松江等地差太远了。
有了新的盐城港帮上海港分担压力,上海港的货运压力也会小很多。
上海附近的地价,物价也会有所缓解,真是两全其美呀!”
眼见布政司其他官员都说了盐城港好处,刚刚从山东调过来的左参政朱学海对盐城还不甚了解,他讲不出盐城开埠的好处。
于是眼珠一转,拱手对张伟恭喜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大人刚一上任布政使,就为苏北人民拿下如此重要的通商之权,真是苏北人民之福啊。
大人心系百姓,一心为苏北人民谋福祉,值得下官们好好学习。”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更何况朱学海的话的确说到了张伟的痒点上来了。
到了张伟这种封疆大吏的层次,为官一任就想为当地百姓留下的什么,也给自己留下一个好的官声。
所以张伟也笑呵呵的向朱学海回复道:“这也是朱参政命中带喜啊,你一来我们苏北行省就拿下来了盐城港的开埠权力。”
除了张伟之外,其他人也纷纷谈论起了盐城开埠对苏北的好处和影响。
某司长甲:\"盐城港?看样子得去那边提前做布局了。”
某司长乙:\"是啊,盐城附近的房子可以提前买起来了,你看看在上海地区的房价都涨成什么样呢,连我等买起来都觉得十分困难。”
某司长丙:\"你们谁有淮安或盐城方面的直接关系啊,给我介绍一下,我家里的弟弟一直在做建材生意,也许能为盐城港的建设添砖加瓦。”
某司长甲:“某倒和淮安的付知府是同年同窗,不过就是不知道他还给不给面子。\"
某司长丙值:\"懂,我都懂。一会下车后咱们再私聊。您老兄的那一分少不了您的。\"
过了好一会,张伟才叫停了议论纷纷的众人。
张伟:“大家不要光顾着高兴,还是要考虑一下子寸困难和花费的。
先说下困难。“
右参政黄宗高:“这困难吗,应该。是盐城港的升级扩建和周边的交通情况了。依下官看,问题不是很大。“
右参议黄东山:“黄大人,这事看起来简单,实在不容易。
盐城港现有的规模只够做用国内的小批量的商品转运想要升级,得解决土地不足,人员不够等等问题。
当然所有的问题到最后还是银子的问题。“
张伟:“是啊,到最近所有的问题都是银子的问题。
按上海港的投入看,从我大夏开国第五年开始投建,差不多总共投了近十五年,一共花费近六百万两。
盐城港先不要和上海港比,我们计划是总共用十年花五百万两建成盐城港。
这其中朝廷只承担三成,也就是说我们苏北行省,淮安府,盐城县三级衙门一共要承担七成的建设费共计三百五十万两。
大家想一想我们衙门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吗?“
左参议崔胜:“下官分管苏北的财税,我苏北布政司衙门的财税每年最多也就能挤出来个二十万两银。
至于淮安府和盐城县,本官估计根本拿不出银子来投入港口建设。“
右参政黄宗高:“如此说来这银子的确是个大问题。
大人,要不咱们再向朝廷多要点银子吧。
否则光靠我们苏北省,这港口不知道要建到什么年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