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顺帝:“哦,那你自己说说,你能否担任着太子之位。”

信王:“父皇,大哥没了,儿臣自认为在诸位兄弟中儿臣年龄居长,能力也不比任何人差。

所以若是父皇选择儿臣,儿臣一定会尽力当好太子,为父皇分忧。

如果父皇有别的选择,儿臣也会全力支持父皇的决定,不给父皇添乱。”

大顺帝:“假设现在就让你当太子了,你想怎么样当这个太子?”

信王:“儿臣一下子能想起来的就是亲贤臣,远小人,仁爱宽厚等。

不过儿臣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学习。

儿臣记得当初大哥刚为太子时,也是很多东西都不会,但大哥经过两三年的学习,已经成为了朝廷大臣们和您都喜欢的太子。”

大顺帝沉思良久后说:“光儿,朕已经决定把太子之位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把这副重担起来。”

信王眼中一亮,小心翼翼地说道:“多谢父皇信任,只是儿子心里实在没底。

如果让儿臣担任太子,能不能让张伟张先生回京来帮助儿臣,儿臣目前能信任的大臣也就只有张先生一位了。”

大顺帝:“光儿啊,父皇现在就给你上身为帝王的第一课,你一定要记住,身为帝皇,千万不能偏听偏信一人,即使你再信任他也不行。

再说了张伟刚升任苏北布政使,现在也不好一下子就把他调到北京来,等过几年再说的。

你放心,朕会给你安排精干大臣来辅佐你的。

至于张伟,等他在地方上再多练历一段时间再说吧,以他现在的资历和才干进到中枢,未必能胜任。\"

信王听见大顺帝这样说,也就不再坚持了。

当然了,他回到自己府上后,还是忍不住激动的心情,给张伟写了一封报喜的信件。

大顺二十五年二月二十,大顺帝正式下旨,立三十四岁的皇次子信王周诚光为太子。

同时为信王这位新太子组建了新的太子詹事府,内阁首想王楠亲自兼任太子太师,内阁副相郭义正兼任太子太傅,由于代如海之前在立储中的态度,太子太保一职所以暂时空缺。

(由于端恪太子周诚耀的死亡,所以之前围绕他主建的太子府和太子三公自然也就取消了。)

以督察院右副都御史严夏为太子府新任詹事,翰林院学士王守礼为少詹事。

严夏和王守礼都朝廷中枢中目前负有盛名的中年大臣。

除了这两位重臣,还安排数位中\/青年才俊来担任太子府的舍人,校书等官职。

武臣方面也重新从勋贵和年轻军官中选派了得力的干将来护卫太子。

总体来说,太子周诚光的规格不比大夏史上任何一位太子差。

随着新太子周诚光的确立,大夏朝堂上的各派势力也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化。

这个变化首先体现在内阁中。

大夏朝内阁的值班房位于紫禁城内乾清门广场的西北角,处于内廷和外廷的过渡地带,紧邻养心殿和乾清殿。

在目前的政治模式下,这里是大夏朝廷实际的运行中心。

大顺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随着朝拜新太子的礼仪结束,内阁众人回到了内阁的值房。

值房内,刚代表内阁给新太子献上贺词的首相王楠,座在自己的坐椅上,对副相郭义正等人说:“唉,总算是忙完了,这一个月来,实在是太多事了。”

郭义正:“是啊,朝廷政事本来就多,这一个月来宫内宫外又出了这么多事,我们几个月都忙不过来了,我看可以向陛下建议给内阁增加两个人。”

王楠:“老夫看可以,要不然我们这几把老骨头不知道能撑多久。“

听完此言,内阁另一名副相代如海接话道:“王相,郭相,老夫有一事要先通报两位及内阁其他同仁,老夫已经向陛下上书,准备辞官回家了。“

王楠:“代相,何必如此,端恪太子固然不在了,但朝廷和内阁还是需要你的啊。

你年纪相对较轻,又身体好,在内阁中也有相当的经验了,实在是内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怎么能轻易谈辞官呢?”

以前端恪太子周诚耀在的时候,王楠最担心的内阁之人就是代如海。

当时的代如海身为太子的老师兼第一心腹,随时有可能取自己而代之,担任内阁首相。

可如今,新的太子一立,在内阁中代如海反而是最没有威胁的一个人,毕竟就凭他之前极力支持宁王为太孙的态度,就没有可能再上位成为内阁首相了。

所以现在的王楠反而希望拉拢代如海,让代如海在内阁中多待一段时间。

督察院的左都御史吕师贤吕阁老接话道:“是啊,代相,你还年轻,才刚六十出头,在内阁中正是能干事的好年纪。

切不可因为一时荣辱而放弃了自己的仕途。

要知道我辈读书人,几十年的努力才有了进入内阁,为朝廷效力的机会。

端恪太子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恩师如此消极模样。“

两人说完之后,内阁其他人也都开口劝说了代如海几句。

但代如海不管其他如何说,反正低沉的脸色不曾展开过,看样子内阁的变动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王楠等人见代如海如此坚决也就不再劝他,反而默默盘算着。

代如海如果真辞官了,那他的副相位置应该由谁来做,这其中又得牵涉到多少人事变动。

大顺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新任太子周诚光第一次以太子的身份上朝辅助大顺帝临朝视事。

三十四岁的周诚光,体格微微偏胖,一副笑脸经常挂在脸上,一般人见了都会认为他是一个憨厚的人。

但深入了解他的人才知道,这仅仅是他在宫里从小练习成就的保护色。

在这张憨厚的脸下,他真实的性格其实不仅不憨厚,甚至还有点腹黑。

当然了,周诚光的性格虽然远没有看起来那么老实,但离大奸大恶也比较远。

大顺帝父子到了大殿之后,朝会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