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 第100章 朝中的异动,会试报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章 朝中的异动,会试报名

大年三十,三朝元老,大夏高宗皇帝遗命的托孤大臣,当今大顺天子的老师,刘老太傅的突然晕倒,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很多权贵之家,因此新年都过不好,他们惶惶不安的等待着朝堂上新的权力格局的到来。

到了大年初一中午,中风晕倒的刘老太傅已经醒了过来,只是还不能正常说话和行动。

他看着奉旨来给自己治病的御医,用手势比画着让自己的长子和心腹幕僚靠近,让其他人员出去。

等长子和心腹靠近,刘老太傅用尽力量说了几个字,“迟了,迟”

见两人还不明白,他又用苍老的手指在纸上写了一遍,这次两人终于看清了,是个“辞”字。

心腹幕僚心领神会,小声的问:“太傅可是要告老还乡?”

刘老太傅点点头。

刘大公子说:“父亲的病已经见好了呀,为什么要辞官?爹,你宦海浮沉快五十年,才做到如今的地位,辞了多可惜。”

刘老太傅心中吐出一 个“蠢”字,然后看向心腹幕僚,让他来解释给自己长子听。

心腹幕僚缓缓说:“太傅是看到皇上派的御医才有退意的吧,大公子,去年太后仙逝之后,就没有人能再管的住皇上了。

太傅病倒的事,我们还没有上本,皇上已经派人来家里了,这说明皇上等不及了。”

刘大公子:“我爹是支持皇上的呀,当年要不是我爹,指不定谁能当皇上呢。我想说的是皇上没必要扳倒我爹呀。”

心腹幕僚继续说:“可是有老太傅在,朝廷大事都要听太傅的意见,皇上想搞自己的改革总是搞不成。”

刘大公子也不是太蠢,到这时完全原来过来了:“皇上现在想独掌大权了,老爷子成了挡路石了?”

心腹幕僚:“皇上已经年过三十了,太傅想挡也挡不皇上几年了,现在皇上把意思表达的这么明显,太傅再不配合,恐有不测之祸呀。”

刘大公子说:“对,对对,现在趁着我爹的面子和情分都还在,咱们主动回老家当个富家翁也不错。“

他继续说:“反正这些年我们家钱也挣够了,爹,张先生,不如我们现在就上告老的折子吧。“

心腹幕僚张先生说:“大公子莫急,太傅这等人物就算告老还乡,也是要体面的,至少要好几个月,何况,太傅走之前也要做一番安排不是。“

刘老太傅满意的点头。

心腹幕僚张先生:”如此,那就请大公子谢绝一切来拜访太傅的来客,一切等老太傅上了告老的折子再说。“

刘老太傅不能正常上朝,可能会告退的消息,很快在京城上层的权贵圈子传播开来。

依附于老太傅的官员们惶惶不安,心怕靠山没了,自己的官位也保不住。

于是开始到处找新的靠山。

有意取代太傅地位的几位大佬,也是心中盘算着皇上的想法,都想试试自己能不能上位。

大顺皇帝听到陈太伴禀报了大臣们的动态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顺十年正月二十,朝堂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恢复运作,一开朝,朝堂上就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很多人都知道的,刘老太傅因病告退,大顺天子自然不许,下诏挽留。

不过明白人都知道,这只是皇上敬重老太傅的表现,让太傅走完三辞的流程。

第二件大事是,皇帝下诏,直接任命了自己当皇子时的待读,如今的礼部侍郎为大顺十年会试的总裁官。

要知道年前刘老太傅在朝时,文官朝臣们公推的会试总裁官是现任的礼部尚书。

这件事在文臣中几乎已经默认为事实,只是时间不到,没有明确公布而已。

没想到形式一变,总裁官就换人了。

最奇怪的事,对于这次大顺皇帝的独裁,没有一个朝廷大佬出来反对。

这些朝廷大事,张伟一概不知,张伟在北京城的第一个新年,除了给邹二伯和邹姑父拜年外,其他什么地方都没去。

甚至直到李玉清拉着张伟一起去贡院报名时,张伟才从李玉清嘴里听到这些消息。

李玉清说完这些,还告诉了张伟一个更劲爆的消息。

当然这只是对于他们这些要参加会试的举人来说更劲爆。

李玉清幸灾乐祸的说:“之前大家都认为礼部黄尚书会担任本届会试的总裁官,大量有消息有渠道的举人都在疯狂的学习黄大人的文集和文风,甚至不少人拿黄尚书之前的文章来临摹写作。

这下换成了礼部侍郎刘大人做总裁官,他们都傻眼了吧? \"

听到李玉清的口气,他之前居然也没有拿到相关的信息,这真是奇怪。

张伟反正是没有从邹二伯和邹姑父口中听到过,黄尚书会担任会试总裁官的任何相关信息。

不过从自己对邹老四邹桐的观察来看,他应该是也不知道任何的相关信息。

不知道是邹家失去了高层的信息资源,还是邹二伯不想出手帮自己的小儿子。

张伟没有哀怨自己为何没有得到相应的照顾,反正他在邹家只能算个边缘人。

所以他对这次更改总裁官也没有特别的感到兴奋或者其他情绪。

对于张伟来说,凭真本事才能考取会试,这是他身份带给他的一贯认知。

当然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礼部的刘侍郎是本届的主考官。

所以他相应的文风还有之前的文集文稿,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张伟也没有必要刻意装清高,去漠视这些信息。

张伟在国子监学习之余,非常随大溜的买了一份刘大人的相关文集,文稿的合集。

张伟还是特别佩服这个时代的书局的。正月十六,朝廷发的圣旨。

正月二十不到,礼部侍郎刘大人的文集,这个之前在文坛名不见经传的素人的文集,就已经摆上了各大书局的最热门的位置。

当然了,这么快的效率代价也十分的昂贵。张伟花了十两银子才买到薄薄的一本文集。

于是张伟在国子监的学习任务又多了一项研究,刘大人的文集。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二月中旬,眼见着会试马上要开始了。

这些天张伟周围的举子们都就得躁动起来,很多人放下的本来,去参加各式各样的文会,其实就是变着法去打听会试的各种小道消息。

张伟对这样的文会一概不感兴趣,他在几天前收到了妻子加急寄过来的家书。

邹若芙在书中告诉张伟,家里一切都好,只是她和孩子们都十分想念张伟。

邹若芙还说考不考中没关系,只要能和张伟尽快相见就行。

收到妻子的信,张伟的心里又安定了许多。

对于现下的各种纷扰,张伟心说,老子尽力就好,成不成的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