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穿越炒股之收割美帝 > 第340章 金融危机下的科技公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0章 金融危机下的科技公司

想着想着,李华嘴角露出微笑,收回思绪,发现林宁平正在讲日本的半导体公司情况。

林宁平说道:“-日本的科技公司比较多,半导体芯片行业的代表有以下几个:

尔必达,1999年成立,整合了日立、NEc、三菱电机的dRAm业务,2004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在dRAm领域市场份额位居世界前五。

瑞萨科技:2003年4月正式挂牌开业,由日立除dRAm以外的半导体业务(系统LSI、微控制器、非dRAm存储器等)与三菱的微控制器部门合并而成,成立第一年销售额就超过东芝,成为继英特尔和三星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半导体销售商。

东芝:是日本着名的半导体企业,在多个领域都有布局,是世界第二大NANd闪存供应商。

截止目前,东芝的半导体业务涵盖了存储芯片、微控制器、逻辑芯片等多个方面。

索尼:不仅在消费电子领域表现出色,在半导体芯片方面也有涉足,例如图像传感器芯片等,其生产的图像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手机等设备中。

松下电子:在半导体领域也有一定的业务,产品包括微控制器、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等,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提供芯片解决方案。”

听到这里李华又想到索尼的手机业务,2001年,索尼和爱立信合资成立索尼爱立信手机品牌。

从2003年至2007年,索尼爱立信推出了多款备受瞩目的手机,如2005年发布的以拍照和音乐着称的K750i、w800c,2007年发布的被誉为拍照王者的K850以及配有侧滑键盘的U1i等。

还有p系列融合了全键盘和触屏系统,并搭载了Symbian 操作系统,在当时具有独特的用户体验和先进的技术特点。

然而从去年苹果推出智能手机开始,受到市场上智能手机兴起的打压,索尼爱立信生产的功能手机逐渐失去市场,公司经营一步步滑入亏损的泥沼。

从去年到今年10月,索尼爱立信的手机销量大幅下滑,又赶上金融危机,真是雪上加霜。

加上股市的下跌,索尼市值大幅下滑,日经225指数,从1990年最高的点跌到2008年最低的6995点,区间最大跌幅高达80%。

而当年日本引以为傲的索尼,显然度过了比日经指数更难熬的一段漫长的季节。

作为当年全球科技龙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索尼创下1250亿美元市值的历史巅峰,那时苹果公司的市值仅仅徘徊在100亿美元左右。

根据李华的记忆,2012年索尼最低市值仅剩不到100亿美元,期间最大跌幅高达95%,昔日的科技巨头甚至多次挣扎在破产的边缘。

但故事的下半场更难以令人置信,从2012年最低点开始,索尼开始暴力反弹,公司的股价在10多年间上涨了接近21倍。

远超日经指数的3.3倍,2023年索尼最新市值接近1300亿美元,在日本仅次于丰田汽车位列第二,再一次成为“国之重器”。

然而此时的索尼正好处于快速下跌时期,日本股市跌到了20年最低点,索尼的市值也跌到了低谷,现在大约150多亿美元。

这个体量想要将其拿下还是很有希望的,于是索尼上了李华的死亡名单。

本以为这次能赚到足够的资金将日韩的科技公司一网打尽,但是事与愿违,资金远远不够,因此李华打算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

在每个行业收购一两家技术雄厚的公司,利用其先进的技术打造一批我国的高科技公司。

小日本除了芯片半导体公司,还有很多汽车公司,如丰田、本田,日产等等。

鬼子虽然也强,但是真正强大的还是美国,美国不仅军事强,他的科技自然也很强。

但是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面临破产的公司自然也多。

破产之后也就是被别的公司以白菜价买走,还不如让李华买走,以此为基础建设中国的工业。

李华轻微叹息一声说道:“任重而道远啊,我们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资金还是远远不够,这次本想大举布局一些公司,但是资金远远不够。

因此,接下来你们依旧以赚钱为主,用融资融券方式,双倍买入,满仓融资,追求收益最大化。”

“李总,满仓融资会不会风险太大?”林宁平说道

李华坚定的说:“不会,放心大胆的去做吧,此外要时刻留意索尼的一切信息,比如公司发展情况,股价大跌情况,遇到重大事项,及时汇报!”

“好的,李总,知道了!”

“你们还有其他事吗?”

“没了!”

“好,那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都去忙吧!”李华说着挂断电话。

本来打算收购鬼子的科技公司,但是临时李华又改变了想法,一方面鬼子的科技公司实力强大,技术先进,市场占比较高,虽然在金融危机中营收和利润都大降,但是依然强大,市值较高。

此时收购难度较大,即使收购也需要给小鬼子太多的资金,这不是李华想要看到的结果。

因此李华打算收购欧美科技公司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击垮日韩公司,让其破产倒闭。

金融危机时期的美国,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破产倒闭的公司,或者濒临破产的公司。

李华让施瓦茨整理一份美国最近陷入危机的上市公司名单,这对于投行来说轻而易举,平时他们就对各个国家的大公司都有所研究,施瓦茨很快就送来一份详细的报告。

李华躺在办公室里快速的浏览起来,陷入危机的公司不少,但是李华的资金有限,他需要挑选有代表性的,自己需要的公司,需要精挑细选,不是大水漫灌。

本章完(兄弟们,新年快乐,麻烦写一条5星书评吧,跪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