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三省景区,地处贵州毕节、四川泸州、云南昭通三省(市)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旅游胜地。
二狗发现这个景点的票价太感人了,只需要20元。比起贵州别的景点那动辄80元的票价,这个价格真是太香了!
而且这个景点一点都不差。二狗爬上了位于峡谷的高处的观景台,视野极佳,站在其上,可将三省交界处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纵目一观,首先在自然景观上很值得一看。景区内峡谷纵横,赤水河上游的倒流河奔腾而过,两岸悬崖峭壁拔地而起,犹如大地裂开的深邃伤痕。峡谷平均深度达数百米,谷壁陡峭,怪石嶙峋。阳光洒落时,谷壁光影交错,与谷底奔腾的河水相映成趣。
远处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其间;近处河水蜿蜒曲折,像一条碧绿的丝带在峡谷中舞动。现正值夏季,两岸植被繁茂,郁郁葱葱,为峡谷披上一层翠绿的外衣。此景可用八个字来概括:雄奇辽阔,气象万千。
其次,鸡鸣三省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在此召开了“鸡鸣三省会议”。
鸡鸣三省会议比遵义会议时间要靠后。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鸡鸣三省会议召开于1935年2月4日至5日,是遵义会议的继续。
根据遵义会议精神,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中央负总的责任等,进一步扫清了毛泽东思想发展的组织障碍。
所以说,这一会议在危急关头,调整了中央领导集体,巩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为红军继续长征并最终走向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景区内的鸡鸣三省会议会址纪念馆,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文献资料和生动的多媒体展示,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游客得以穿越时空,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二狗他们的房车就停在景区里那一排红军雕像的旁边。这几个红军雕像,日以继夜地站在那里,守卫着这个地区的安宁。老罗笑着说:睡在红军身边,踏实!
鸡鸣三省景区还有一个比别的景点更有名,不是景点的景点:鸡鸣三省大桥。
鸡鸣三省大桥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横跨赤水河上游支流倒流河,连接云南省镇雄县坡头镇德隆村和四川省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岔河村。大桥于2016年7月3日开工建设,2019年7月7日主拱圈合龙,2020年1月21日建成通车。全长286.4米,桥面全宽11.5米,中心点桥面距离河底落差159米。
当年修这个大桥可是太不容易了。大桥所在位置地形陡峭,岩层破碎,滑坡风险较大,且施工区处于鸡鸣三省大峡谷景区内,无法修筑便道,全桥采用悬臂扣挂施工,主拱圈施工周期长,扣锚体系受自然气候、风荷载、振动荷载等影响较大,高空作业面窄,安全风险高。
当初建这个大桥,技术人员克服了许多个世界级难题。所以当大桥好不容易合拢的时候,引来许许多多的人来观看,成了当时一条爆炸性的新闻。
而且看看这个大桥的效率:
建成前,两岸居民到对岸开车需两个半小时,爬山渡河需一个半小时;
建成后,开车过桥仅需1分钟,步行仅300米!
自此彻底结束了四川叙永县、云南镇雄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隔河相望不相连的历史,彻底改变了百姓靠渔船过河的出行方式,消除了水上客渡出行的安全隐患。
同时,大桥有力地带动了沿岸经济产业发展,助推乌蒙山区脱贫奔康,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曾经,这里因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鸡鸣三省景区的开发建设,交通条件大幅改善,游客纷至沓来。
当地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特色农产品也搭上了旅游的快车,走出大山,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旅游开发不仅让当地经济焕发生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鸡鸣三省的独特魅力,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这不,二狗她们这批游人,也慕名前来了。
当夜,二狗她们就住在了景区的停车场,美美睡了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