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了齐家许久的大戏,所以没一会儿帝后就携手来了,宴会表面上看起来还算平和热闹,期间虽有暗流涌动,但也没有太大的冲突发生。
皇后甚至还在宴会快要结束的时候,给大家安排了醒酒汤。
沈虞没有喝酒,但晏屿喝了一些,晏屿拿过宫人手中的醒酒汤,正要往嘴里送的时候,沈虞忽而扯住了他的袖子,低声道:“不能喝,有毒!”
晏屿眸色一凝,就要将刚刚送醒酒汤过来的宫女擒拿,沈虞却是拉着他的袖子没松开:“等等,不是你的这一份醒酒汤里头有毒……”
“这毒不会致命?”晏屿问:“是什么毒。”
若是有人将毒药直接下到醒酒汤里,那只要喝了醒酒汤的人都会中毒,绝对不会有人如此胆大,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这毒多半不会致命。
“会让人精神恍惚,身体乏力的毒,七日过后就会恢复正常,无需解药。”
晏屿忍不住微微张嘴:“下毒之人好生歹毒。”
如今虽然封笔了,但因为权利更迭,哪个官员敢歇着?
不敢歇的人,被人强行要求歇着,若是错失了什么事情,岂不是会被呕死。
沈虞看向上座的皇后。
若是皇后找不到下毒之人,中毒之人的所有怒气,都会涌向她。
沈虞到底对女子还是多了几分心软,她让金盏去提醒皇后。
她没有直接戳破醒酒汤里有毒,是因为对方不是冲着她来的,她提醒一下曾经算计过她的皇后,也算是仁至义尽。
然而,直到宴会彻底结束,皇后都没有开口说什么。
天快放亮的时候,沈虞听到敲门声,墨香的话从屋外传来:“世子,世子妃,不好了,宫中起火了。”
沈虞一惊,宫中为何会突然起火。
那醒酒汤里头的毒,按理说要今日大家都睡醒之后,才会感觉到不适。
晏屿已经起身了,见沈虞也被吵醒,亲了亲她的额头:“你继续睡,我先进宫去看看。”
沈虞已经被吵醒了,便道:“我也进宫看看。”
夫妻二人在门口的时候遇到了摄政王。
摄政王自打沈虞在王府举办了宴会过后,就一直住在摄政王府没有去宫里头住过了。
昨日出宫的时候,三人也是一起出宫的。
那醒酒汤,昨日摄政王也没有喝。
去往宫中的路上,摄政王忽而开口问晏屿和沈虞:“你们说,皇后的宫殿为何会着火?”
是的,宫中着火的地方,就是皇后住的宫殿。
沈虞他们进宫的时候,就看到皇上奋不顾身的想要冲进火海去救人,他身边的宫人和太监围了一堆,眼瞅着就要拦不住了,有人眼尖地看到了摄政王。
急奔而来:“王爷,您快劝劝皇上啊,皇后娘娘还在里面,皇上要冲进去救人,可这火这么大……”
皇后肯定被烧死了。
这话,宫人不敢说。
但只要长了眼睛看的,都清楚。
皇后的宫殿几乎都快要被烧干净了,哪里还能有人在这样的火海中存活?
摄政王同晏屿道:“去把皇上打晕。”
其他人,肯定不敢跟皇上动手,摄政王自持身份也不会对皇上动手,就只有使唤晏屿。
晏屿难得没有跟摄政王对着干,朝皇上走去。
皇上大吼:“你们都不准拦朕,不能听摄政王的,朕要去救……”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晏屿一个手刀砍晕了。
摄政王镇定地发布一系列命令:“去请太医过来救治伤患。”
“再调十对人马过来,加大灭火力度,宫中的水不够了就派人去宫外就近取水,无论谁妨碍皆可直接抓捕收押。”
“尚公公,你去查此番着火是意外还是人为。”
……
一系列的安排下来,原本乱作一团的人都恢复了秩序,也冷静了不少。
这场大火,烧了一个多时辰才被灭掉,等火灭掉之后天都已经亮了。
侍卫从焦黑的屋子里抬出十几具尸体,其中一具尸体的手腕上,残留着一个变形了的金镯,依稀能看到些隐约的凤凰样式。
因着这个镯子,所以这具尸体被认为是皇后。
皇后的宫殿,几乎全部被烧毁了,但死亡人数却很少,大部分都逃了出来。
皇上还昏着,摄政王留在宫中主持大事,他让人去请了贵太妃回来帮助皇上料理后宫,同时帮忙操持皇后的后事。
沈虞和晏屿坐马车回府的路上,皆一言不发,十分沉默。
前脚,有人在醒酒汤里头下了毒,后脚皇后就出事了。
但背着黑锅的皇后活着,肯定比死了好。
她活着,大家就能怨恨她,且有心之人就可以利用这份怨恨让皇上无法坐稳皇位,这也是下毒之人的初衷。
可皇后如今却死了,还是被烧死的。
人死债消,大家就不好再揪着醒酒汤的事情不放了。
这件事情,表面上看受益最大的是贵太妃,所以贵太妃在这些事情里头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摄政王在这里头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去宫中的路上,摄政王的一举一动都说明,他对皇后宫殿着火的事情也感到十分诧异。
啧……
这可真是,越来越乱了。
因为宫中着火的事情,除夕夜宴上齐家和齐秀秀的事情反而没得到太多的议论,毕竟这场火,可是烧死了一个皇后。
沈虞本以为,皇后死了会引起诸多的连锁反应,这段时间都不会太平。
但与她猜测的相反,宫内宫外反而恢复了过去的那种安静。
皇上因为皇后死了,伤心过度一直卧病在床,不是吃药就是吐血。
贵太妃重掌后宫。
沈太傅在朝廷结束休假,恢复办公后,也不再告假,老老实实去上早朝。
苏丞相在过年期间加紧让人把蜂窝煤制作了出来,以不算昂贵的价格售卖出去,收获了一波不错的名声。
宁王也很低调,没有因为贵太妃掌管后宫,皇上伤心就趁机搞事情。
摄政王因为皇上那个样子,只能无奈的代皇上批奏折。
沈虞和晏屿虽然关注朝堂,但并没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那边,晏屿把所有精力都拿来防摄政王和去查先皇后的事情了。
沈虞则是一边收钱组织办水泥工坊,一边去她那个小院子捣鼓她的东西。